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途径探究
2020-10-09焦子
焦子
关键词:学校思政;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途径
红色文化产生于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极具中国特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青年学生面临的考验增多,思想不断受到外来文化或国内文化的冲击,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青年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利用红色文化,能够使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可以从以下角度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顺利发挥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
加强红色文化专业渗透,紧抓理论学习
现阶段高校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学术水平,在专业学习中不甘落后,沉浸在对学术知识的探求中,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上进心,但另一方面也表示学生会出现个人学习与生活重心的偏移,在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认识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有所减少。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专业水平较高,但思想认识较为浅薄,这部分学生面对价值选择时,做出错误选择的几率也会有所上升。高校解决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与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之间矛盾的关键,还是要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
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探索红色文化顺利渗透的途径,可以选择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利用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与红色文化产生相关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加与红色文化的接触机会。同时,高校学生也能够在红色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过程中加深自身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增强红色文化的学习效果。高校的这一教育举措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理解,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紧扣现地教学
学校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重点是在理论层面开展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使高校学生增加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如何吸收红色文化产生的影响仍旧存在一定的困惑。红色文化与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以及生活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被其中的文化内涵所感动,但并没有体现在日常行为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较为有限,对学生个人思想认识的引导作用也受到限制。高校应当对红色文化参与学生实践的方式多加探究,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活动氛围,不断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刻印象。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立足红色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与学校文化特色相融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融合,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生活的活动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远去而淡薄,而是仍旧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高校可以组织高校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参与到帮助人民群众的社会工作中,体会通过自身努力减轻人民群众生活负担的成就感,对红色文化中具有重视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等优秀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会由于亲身参与实践而印象深刻,并在成就感的驱使下,由学校要求的被动状态转变为生活中的主动要求,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体现出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内化引导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印象。
提升网络技术利用效率,拓宽思考范围
网络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高校学生带来便捷的学术信息获取渠道以及知识探究渠道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娱乐生活。网络技术深度参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对高校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容易受到其中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消极落后思想的误导,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价值选择都带来干扰。网络技术在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身独有优势,关键在于高校利用网络技术的手段与方式。
高校在利用网络技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从网络技术自身的两面性出发,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以红色文化在当前阶段的发展与传播为主题,开展系列辩论活动,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到红色文化的思考与探究中,利用整体氛围增加红色文化在学生之间的讨论度,不断吸引学生产生新的思考。在此期间,高校学生之间的讨论也不断增多,能够使学生避免个人思考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展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考范围与理解深度。
红色文化自身特点决定了这一文化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地位,高校在利用红色文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以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多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紅色文化,从中吸收精神营养,不断提升本、硕、博不同学术层次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献策.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构——以广西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06):38-40.
[2]李艳,马婧.遵义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融入高校教学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