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真实的感知”

2020-10-09姚子杨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约瑟夫感知真实

姚子杨

摘 要:艺术发展到今天,它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逐渐缩小,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也在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的感知正在受到冲击,重新拾起那些“真正的感知”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的解读,从他对感知主体、感知对象和感知方式的独特理解入手,浅析这种“真实的感知”,并阐明其具有实现真正自我唤醒的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真实;感知;事物;约瑟夫·博伊斯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3

约瑟夫·博伊斯——一位极具争议同时又负有盛名的艺术家,是二战后西方艺术界中标杆式的人物,他极大地影响了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艺术进程,是当代艺术的源头之一。其“人人都是艺术家”和“社会雕塑”等重要思想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激烈的讨论。博伊斯自然科学的头脑使他建立了一种深刻的艺术理念,这种理念深入到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其出色的艺术作品中更是展现了罕见的思维能力。虽然至今为止博伊斯与其作品依然还是令多数人十分费解且充满神秘色彩,但是他认识事物的方法、理念和过程总是能让我们产生深刻地思考。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博伊斯在艺术理念中关于“感知”问题,来认识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从人到“人”——感知主体的再认识

现在有很多人都愿意去相信什么,而这些人并不想去了解,那么这些人所知道的“真实”仅仅是“表象”,他们丢失了这种“真实的感知”,甚至丢失了原本的感知能力。

首先感知是脑对信息的反应,人作为感知的主体,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对于事物的感知从未间断,甚至动植物也会有类似于“感知”的生理活动。我们是否真正地去思考过“感知”,比如以室内的一盆花为例:我们是把它作为一种生命来感知,还是作为一种装饰图形来感知;我们把它当作一个生命来感知的时候,我们是真正观察到了生命运动,嗅到了花的香味,还是仅仅感受到了从书本里得来的生命的概念;当你真正感受到生命运动的时候,你是真正地感受到了这一盆花的生命运动,还是说你感受到的是你记忆里的“植物运动”。就好像每一个植物都是在做一模一样的运动,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并不是说这里的有些“感知”不是“感知”,而是说那是“真实”的感知吗?你所感知到的是从系统化的知识中调出来的“文本”,还是真正的作为一个“人”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生理器官接受这株植物的刺激,在大脑中真正的处理这个刺激。反过来讲我们是否有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可以这样去感知”,这本来就是我们与生俱有的能力。在博伊斯的艺术理念中这些东西都是十分基础且十分重要的,博伊斯也曾讲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当你有意识地在行走,不是以那种习惯性的方式,而是在行走中注意到你是如何站和走的,也就是说当你感知和意识到这些的时,那么你就已经真正在体验这种热。”[1](博伊斯认为我们自身就是一种热实在,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直立行走的热实体)这种理念会对我们的思考产生影响,最后我会或多或少的重新认识“自我”,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还要认识到我们的感知是可以训练的,通过一定的训练,我们可以获得一种超越感觉器官的“感知”。在一次有关“热”的访谈中,博伊斯对一个观点表示赞同;“我拿着蜂窝,感觉他,比如从某个方面来讲他有点像我的皮肤。或者我也可以直接把他同热联系在一起……我是如何感受到这种热的呢?我完全是以超感觉的方式感受到的,比如说在同情中、在关注中。”[1](博伊斯认为的“热”不仅仅是一种肉体感受到的温度,更是一种“热能量”,我的所以工作生活都与此相关)这个问题中他对于“热”的感受,完全就不是通过通常的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通过对蜂窝联想、想象、同情和关注来“感知”这种“热”,而且博伊斯认为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感知”。同时这也是作为感知主体的我们应当去认识到的。

博伊斯的这些理念都是从生活中的例子展开思考和讨论的,虽然许多问题都是在“艺术”这一个大主题下讨论的,但是博伊斯扩大了这个范围,他并没有说这是从艺术家这一单个群体出发的,相反博伊斯非常反对类似于“这些人是艺术家,而那些人不是艺术家”的看法,正如他所讲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观点。也就是说这种“真实的感知”是具有普遍性的,他不仅能带来艺术工作者的思考和反思,同样也可以让每个人反思自己,进而得到提升,真正的重新认识作为感知主体的“自我”。

二、“物”——感知最基本的层面

博伊斯生命里的每一个事件对他的艺术都很重要[2],他一生都在感知每一个与他发生联系的“具体的物”,物质性也是博伊斯艺术生涯中贯穿始终的关键词,他对事物的感知和研究是要用他自己独特思维方式深入到对象中去,正如博伊斯所说:“比如你想要更加深入地去体验和感觉这些砌在墙中的石块,那么你就要研究他是如何塑造成形的,他现在又在承担怎么样的功能……”[1],也就是说博伊斯所讲的“物”不仅仅是一个表象,对它的感知要深入到他的形成过程、现在的状态和发展态势中去。同样地对“物”的感知也绝不是静态的,我们要着手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像博伊斯曾提及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点燃一根火柴来感受整个“热”过程,首先整个燃烧的过程肯定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火柴燃烧过之后留下的黑色物質也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它同样也是对“热”的另一种“感知”,其冷却的过程也是对热的另一种理解。博伊斯对于“物”的感知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在这里,我们对这个黑色残留物的感知同样不能停留在一种“教科书式的状态”,就好比如果让化学老师来讲,他会告诉你整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最后他会告诉你那些残留物是一种碳物质,他对于这个“物”的感知也就在这里结束了。这当然也是一种感知,是人类随着文明的发展获取知识后的一种更深层的“感知”,但是博伊斯所讲的“感知”并没有在这里结束,也许我们应该进一步地去探究这种碳物质的意义,当然这种“感知”不仅仅是在物理和化学的层面,更多的是运用博伊斯所讲的那种超感知的方式。当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类似思考的时候,这就是对感知的一次练习,这里的“物”还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在现实中很多类似的问题都被忽略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更加仔细地去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我们必须深入地去感知他们,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1],如果我们真正地去面对这个感知最基本的层面,面对生活中这些具体的“物”,去体验和感知那些和我们发生关系的“物”,我们就可以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一直讨论下去,去发现这个问题中的多样性,甚至我们会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博伊斯也曾提及:“这只是我工作的结果。每个人现在都可以来检验,这究竟真实的,还是不是的。”[1]这也说明了博伊斯的这些列子不是感知事物的固定办法,而是让你自己通过思考去真正的认识这些“物”,去更广泛深入地“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自己去验证和体会这些具体的事物,真正理解这个感知最基本的层面。

三、博伊斯的“感知方式”

首先,对于事物的感知不能停留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给我们带来的总是“碎片化”的形象,博伊斯对事物的感知关键在于我们要突破惯性思维,真正有意识地体验和感知,当我们真正有意识地感知事物時,我们也就进入事物中去,只有在现实事物中我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讨论“什么是色彩”这个问题时,博伊斯同其他人组织了一个练习,在这场练习中他们尝试将自己置身于色彩现象中。例如他们把整个房间涂成一样的颜色,再用灯光照亮整个房间,他们坐在这个房间内感受色彩对他们的影响,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最终发现这些感受都趋向一致,这场练习中他们把自己置身于真正的现实事物中去,这种感知才会是真正真实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回到面前的事物,不带有任何的偏见,不轻易地相信任何人对你的说教或是宣传。它是完全不同于我们对色彩的表象认识,不管感受到的东西是旧的,还是新的,这种感知都会给你带来反思和改变。其次,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关键点——交流。按照博伊斯的话来讲;“我还是要让其他人也接近这个事物,也就是说我必须立刻同他进行交流,听听他的意见;因为我不能确定,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所认识到的都是客观的,而且从任何方面看来都是正确的。”[1]也就是说这种交流也是“感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他也证明了这种“真实的感知”并不是主观的偏见,而是以一种“接受质疑”的姿态来展现,他希望你可以自己去亲身体验和验证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

博伊斯还有一个与“感知”无法分开的理念,他认为事物发展是有一个方向的,但是人们不能简单地看待事物,也不能确切的谋划什么,同样的这也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更为具体地来讲,博伊斯称其一生都在一种“准备”的状态中。这既不是在讲事物要顺其自然,也不是对事物预先设计,而是让自身处于“有计划的准备中”,这种状态让那些从博伊斯这里产生东西远比一些未经准备的东西要正确的多。这个理念同样也包含着“感知”这一部分,这也是“感知方式”的重要方面。其实我们一直在受到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东西的影响,这完全是真实的,它不是强迫性的,有时候我们也确实处于一种“完全进入的状态”但是由于我们对这种“感知”的缺失,我们就无法发现那些脚边的真理,这种“准备”和这种“感知方式”其实正在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告诉你要如何自己去“感知”,而不是深陷于那些被告知的“真实”。

四、结束语

面对这种“真实的感知”,也许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能够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对一个简单的事物进行反复地观察,我们会不自觉地运用直觉和想象力来理解事物。但是随着我们开始接收那些系统化的知识,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我们是否发现了有一部分感知的能力在慢慢地丢失。同样的在现在当我们习惯处于一种被告知的状态,你是否有想过自己真正地去感知和思考。很明显这也是当下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笔者的真正的出发点,在约瑟夫·博伊斯哪里存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这种感知方式实实在在有着教育性,而且它的适用对象是每一个人,这种“真实的感知”有着“真正唤醒自我的可能性”,这正是它所蕴含的巨大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在这个层面来讲艺术将不再是纯粹的、独立的门类,而是以其本身的发生、形态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3]。此时笔者似乎可以看到未来,看到了博伊斯那种激进理念的可行性,那种关注将主体的内在变革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推广至世界,实现“社会雕塑”的理想[3]。至少笔者在这种“真实的感知”中确实地看到了。

参考文献:

[1]福尔克尔·哈兰.什么是艺术?[M].韩子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伊莉娜·麦凯勒瑟斯,薛菁.我是一个传播者——约瑟夫·博伊于斯[J].世界美术,2006(04):58-63.

[3]马杰.永远的乌托邦:“社会雕塑”——博伊斯的艺术世界[J].美与时代(上旬),2014(07):71-74.

猜你喜欢

约瑟夫感知真实
偷懒发明的铁栅栏
童话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日安,白天
Getting a Job初入职场的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