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及风格特点的分析

2020-10-09金英淑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民族声乐发展

金英淑

摘 要:我国经过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汉族语言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而我国的民族音乐也是以汉族语言为基础,并通过自己民族的改良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腔调和表演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在我国具有独特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发展到现已经形成了比较完美的表演形式,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中也包含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程以及风格特点。

关键词:民族声乐;发展;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02

我国的民族声乐是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声乐类型,民族声乐不同于传统的民歌和说唱,也与戏曲演唱有明显的不同,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了一些传统的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吸取传统民族艺术的精华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除了吸纳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外,民族音乐还结合了西欧的美声唱法等歌唱理论优点,从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兼具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歌唱艺术。中国的民族声乐是在1920年以后开始逐步的兴起并得到快速的發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我国的民族声乐已经成为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包含了各个不同民族特色的演唱艺术,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同时在世界交流的过程中,民族声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了中国声乐文化与海外声乐文化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纽带与桥梁。[1]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对传统音乐元素的继承

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光辉和灿烂的历史,民族声乐的持续时间很长,同时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以及内涵。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在世界声乐历史发展中也是不多见的,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继承和发扬了很多的艺术形式,比如民歌、歌舞大曲、唐诗、宋词、明清戏曲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继承和发展,从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首先,我国的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歌与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同时也是体现各族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歌的歌词非常通俗易懂,同时具有鲜明的特点,体现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风貌,反应的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我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中民歌的种类和演唱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各有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民族声乐有了新的发展,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在继承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将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同时兼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体裁形式,比如秧歌剧和新歌剧等。[2]

其次,我国的民族声乐中也有曲艺和说唱的元素。曲艺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是利用语言来表现演唱内容的艺术形式,因此说唱具有明显的民族音乐艺术气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我国的说唱类型众多,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方音乐色彩。比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山东琴书和四川清音等,这些说唱类型无论是在吐字发音、演唱风格、歌唱技巧还是在表演形式上都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提供了更好的经验借鉴,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最后,我国的传统戏曲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戏曲最初是由“参军戏”和“杂剧”等发展起来的,戏曲在我国各族人民群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受众面。戏曲的种类众多,比如有京剧、豫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不同的类型,各个戏曲类型之间相互吸收和借鉴,在表演技巧上和演唱方法上特别重视用嗓的方法,比如在戏曲中的“真声”和“假嗓”就是明显的例子。在戏曲表演中强调以声传情,戏曲语言讲究抑扬顿挫、长短音,通过演唱中的语气、声调从而达到感人的效果。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风格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北方戏曲的豪迈、嘹亮和南方戏曲的温柔、婉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族音乐对戏曲的这些特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同时在吐字、内涵、韵味和表演技巧方面也体现出了雅俗共赏的特点,通过继承戏曲的优点并做了进一步的提升,让民族声乐的表现日趋完美。[3]

(二)对西方音乐的借鉴和创新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民族音乐逐渐的传入我国。尤其是西方的歌舞剧和艺术歌曲等在我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西方音乐的出现导致了新式音乐教育方式的普及,同时我国也借鉴西方歌曲演唱的形式和技巧,对我国的声乐文化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声乐文化。现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流行音乐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

美声是西方音乐的演唱方法。美声在我国的传播与我国最早建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具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的建立也让美声唱法成了一门教育课程进入到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音乐学校经常聘请外籍的音乐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这些都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声乐在演唱形式、表现方法和教学管理中的改革,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为我国的声乐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抗日战胜时期,延安鲁艺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声乐风格特点的演唱艺术家,比如郭兰英和王昆等,这个时期的民族声乐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当时的民族声乐演唱感情质朴、旋律朗朗上口,真正地体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新的民族声乐作品层出不穷,演唱人才辈出,提升了民族演唱的总体水平。

从1930年开始,我国一大批声乐人才选择去国外进行深造学习,回国以后从事民族声乐和以西方音乐唱法为基础的教学,尤其是在声乐的唱法、表演中,都与西方的声乐产生了对比和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声乐与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让民族声乐在唱法上声音更加圆润,音域更加宽广,共鸣腔体更加的突出,同时在声音的表现技巧、理论创新、实际处理和审美培养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不断向着更加多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迈进。

二、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都不相同,因此不同民族的声乐都与该民族的特点有直接的联系,尤其是民族语言的音韵特点决定了民族声乐的特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语言,这也决定了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也各不相同。

(一)民族声乐的特点

我国的民族声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音色自然甜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民族声乐中,重要的审美原则就是民族的音色。我国的民族音乐对于作品意境的描述十分看重,在民族声乐唱法中讲究甜、脆、润,要求声音自然、洪亮、结实,尤其是与各个民族语言相结合的咬字发声、呼气吐纳都具有行腔圆润的特点,代表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演唱风格,首先是受到了不同民族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方青山绿水,因此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比较柔美;北方山河壮丽,四季分明,因此声乐演唱中表现出浑厚刚劲、意境高远的特点。其次民族声乐的特点还体现在了各个民族的语言上,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在演唱中推广普通话以外,其他的少数民族比如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等民间团体基本上都是采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唱,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同时,每个民族也有各具特色的歌手,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演唱特点。个性化的演唱也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较强的艺术气息,尤其是讲究字正腔圆。声音流畅完美,极具艺术感染力。

(二)民族声乐的审美特点

我国的民族声乐首先表现出了音律美的特点,民族声乐的行腔特别有韵味,歌唱者根据民族声乐的高低、力度和音色,采用颤音、抖音和滑音的特點,利用不同的呼吸方法对音色旋律进行修饰,从而让民族声乐表现出完美的效果。我国的优秀民族特色音乐与民族语言高度融合,从而形成了明亮优美的曲调,产生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其次是唱腔美。民族声乐可以根据自己特有的审美习惯对唱腔进行修饰和润色,同时能根据音乐中的词意对人和物的情感从韵律、节奏、音色以及变化方面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完美的呈现,让民族声乐演唱既委婉又具有艺术效果,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最后是民族声乐具有意境美,我国的民族声乐中具有较高的意境,通过真实感人的情感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艺术追求。同时能够将意境蕴藏在韵味当中,韵味又从意境中展现,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三、结束语

我国的民族声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及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民族优秀文化,让民族声乐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红.浅析民族声乐教育中民族性的价值与贯彻[J].北方音乐, 2019(23):155+164.

[2]陈建.高校民族声乐的演唱教学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20(02) :78-80.

[3]支慧.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作用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116-117.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民族声乐发展
区域发展篇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图说共享发展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图说创新发展
浅析东北秧歌的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