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0-09常强

文存阅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常强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问题。针对现状,迫切需要社会,学校,政府等拿出切实行动来支持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上过分依赖于学校

在教育上重智轻德,重身轻心。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农村家长过分依赖学校,认为自身能力有限,只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就放心,削弱甚至放弃自身应尽的教育职责。另外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身体好、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忽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智育上,又过分关心分数,分数代表一切,忽视孩子智力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不健全的教育观念更加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行为习惯等系列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占据了一定比例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兴趣不大,基础知识不扎实,自我约束力差,缺乏进取心,学习成绩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普遍偏低.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通过走访学校的班主任,做了一个统计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5%,且70%以上的成绩中等或偏下,有25%学习成绩较差。留守儿童在全校学困生中的比例占80%以上。

(三)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多

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介入很少,尤其是祖輩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教育观念陈旧,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家庭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人数达2300多万的群体的问题了,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把寄宿制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规划,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与和谐工程,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扩大寄宿规模,改善住宿条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寄宿便利,使他们能够无条件地申请寄宿,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的家园。作为我镇学校就在镇实验小学实行寄宿制,并且从2019年开始,我县小学推出了课后延时服务。这样可以较好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无人疏导、学习无人辅导、校外活动无人指导及往返学校安全等问题。

(二)加强学校工作,关注留守儿童

针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偏差的现状,有计划地着重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帮扶活动。同时学校是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又聚集大量教育人才资源。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的教育课,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为他们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理交流的环境,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重视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的父母、临时监护人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学校确立重要帮扶对象,配备帮扶教师,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设置“亲情电话”,向留守孩子及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监护人和教师四者之间的联系。

(三)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学生一入学班主任老师应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享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有的放矢地作好工作。可以清楚地知道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在外父母的去处和联系办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与临时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根据每个留守儿童不同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校要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研究[J].法制博览.2015,(24):215,214.

[2]吴宇新.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及法律问题研究[J].职工法律天地.2018,(4):269.

[3]刘诗波,郑显亮,胡宏新.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补偿探索——以江西A县B小学的实践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