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美学的观照方式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积极意义

2020-10-09任斐祥

艺术大观 2020年1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

任斐祥

摘 要:所谓观照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在我看来艺术中的观照就是一来一回的过程,艺术家或观赏者将自己的目光投射到事物上,再映照回观者眼帘并进入内心,眼中景与心中境在内心中相互交融,从而产生启发或反思或升华。这一来一回的交互之间,启发产生创造,反思产生哲学,升华产生艺术。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古典美学的观照方式、观照心理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对当代艺术创作带来些许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观照方式;当代艺术;传统美学;文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3-0-02

一、古典美学的观照方式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们提出了各式各样艺术观照的方法论,阮籍讲“以大观小”,讲究的是 “自小视之,则万物莫不小;由大观之,则万物莫不大”。郭熙讲“饱游饫看、三远”,讲究的是“身即山川而取之”。王羲之则讲:“仰观俯察,游目畅怀”等等[1],他们通过自己的观照方式践行艺术,创造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反观历史上各种观照方法论,其内在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贯穿美学史的观照方式成就者伟大的艺术作品,单用散点透视来形容根本无法解释和概况。

中国哲学、美学浩如烟海,如要一一赘述,恐怕仅仅整理出大纲也要数十万字。通俗地讲,中国哲学的起点在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朴素哲学。自然山水是传统艺术表达的重心,体现着中国艺术家的文人胸怀。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哲学、美学向来有含蓄和暗示的色彩。不管是神话故事,还是机锋寓言都充满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从神话故事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到阮籍的《达庄篇》,甚至明末清初的石涛美学理论都暗含着以气为核心的宇宙观。“天地原本混沌,横来一画,带来了气的流动,万物在气的流动中开始形成,从此月东出,日西入,随以相从,解而后合,从此升谓之阳,降谓之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凝谓之冰;形谓之石,象谓之星;朔谓之朝,晦谓之冥;通谓之川,回谓之渊;平谓之土,积谓之山。从此天地合其德,日月顺其光,自然一体,则万物经其常。一气盛衰,变化而不伤”。这就是道,也是中国先贤认为的宇宙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而这种宇宙观与中国传统观照方式之间有着必然性的联系性。

时至今日,中国人口中从事农业的比例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有余,可想而知,中国5000年发展历史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围绕着土地而展开。土地是千古恒长且无法移动的资源,所以生活在这儿片土地上的人世世代代如同坐标一般留守在这片土地上,去观察着世间变幻,斗转星移。中国美学的自觉说到底是土地意识的自觉。农耕文明对自然是无比依赖的,自从孔子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美学便与自然美牢牢地联系起来。当然一方面,士农阶层为主导,以耕读传家为自豪的传统文化下,农民阶层靠天吃饭,一直与自然打交道,他们热爱自然、赞美自然,显现着对自然的淳朴热爱。另一方面士族阶层在本质上与农民阶层一致。文人作为士族的代表,在文化、修养等方面要高出农民阶层,于是将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带入到美学范畴之中。[2]这也是为什么山水在中国艺术中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现实原因。

这种自觉意识在心理层面上与中国美学观照世界的方式相呼应。便产生了中国人定点环视宇宙,是将万物尽收眼底的观照法,中国画被认为散点透视也是这种观照方式的体现。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云:“仰观宇宙之大,俯瞰品类之盛”。这仰与俯之间,看到的是大和小,是天和地,是阳和阴,是宇宙万物,气在其间不停流转,流入万物,又流出万物。气汇入人的体内,人便有了神,人用这种灵气游目畅怀,又使用这种精气去创造、去抒发,从而回馈给万物,从而一起运化,周而复始。文人们在观照时恨不得将周围目光所及之处全部纳入眼帘,上下左右饱游饫看,尽管如此还是觉得不够,甚至将目光投向看不到的远方,要将无也纳入观照之中,将心寄托于看不见的虚空。他们认为足够远才能看到宇宙的真,并将这种真称之为象外之象,在这空灵状态中的感受称之为意境。在感受天地之大、宇宙之广阔间,文人的观照胸怀得到滋养,如此大胸怀之下才会出现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艺术作品。[3]

而这些极具天下意识的观照方式放在当今的艺术创作中也应该有其价值。

二、当代艺术创作的现状

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的现状,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其一,大多数的青年艺术家,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其所受到的艺术教育背景基本都是西方式的模式。大多数艺术院校通过西式的考核标准选拔人才。青少年经过数年的素描和色彩训练,对定点透视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基本都有很好的掌握,通过逼真描绘事物的量感、质感和空间感,来再现周围的世界。他们了解艺术之前以升学为目,并理所应当的认为西式观照方式的唯一性。对艺术中的写实和抽象表示认同,却对传统的写意精神和古典观照方式不理解,造成青年一代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时觉得苦涩难懂的状况。其艺术创作更倾向于对传统的漠视和反叛,全盘西化的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当然其中还有世界政治、经济、流行文化和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当代艺术创作不应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应该具有传承性和前瞻性。

其二,中年艺术家掌握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在20世纪的改革开放大浪潮之下收获了物质财富和名利,他们的成功具有时代性。可能随着年龄、认识、阅历的不断丰增长,这批艺术家表现出回归传统的倾向。他们重新回到传统的语境之中,然而知在天命的年龄重新面对传统这座巨大山峰表现出了无力感。作品在当代形式的外壳下,要么是传统元素的枯燥嫁接,要么是传统内核的认知偏离。有些人可能会成功,而一些人可能会退出艺术的舞台。

三、中国古典美学的观照方式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有一类艺术家我们可以用当代文人称呼他们,其作品具有传统文化内核又在当代语境中显得充满魅力。作品中抹去了传统与当代的对立关系,显得静穆与和谐。以艺术家黄胜为例,黄胜老师在创作和教学中坚持“文心游艺”理念,将文人之心融入日常生活,艺术创作不是有感而后发,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文人之心游于艺使生活具有美学意义,知与行在生活中合一才能在艺术中合一。[4]他在作品中没有刻意施展西式的雕塑技法,而是运用中国的传统意韵塑造,突出山水写意性中“大道无形”的哲学意蕴,通过自然的形体和简练的线条表达作品的气韵。

黄胜《问道》系列作品以山为媒介,这种对山水的依恋从魏晋开始一直成为文人们逃避现世纷扰,寻找心灵净土的途径,如图1所示。山代表着“隐逸”“超然”。自然审美化的精神生活是中国文人最突出的特征。但是,今日的城市高速发展,阻隔了人与自然非常本质的交流。当代艺术倡导个性、自由,但它更需要一种精神层面的支撑来观照当下的社会生活,引导社会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的状态。

人与自然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艺术家通过作品反映自身的修养与内涵,作品才不至流于形式。真正的艺术是艺术家文化深度的体现和延伸。在任何时代都有可以抒发各个时代的意,古代有古典的意象,今朝也有当代的意象。用中国本土的观照语言抒发胸中意气,这不仅仅是当代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符合国情需要的顺势而为。身为艺术家在当代社会不应仅仅追求生命中小我对真美追求,也应该提倡大我对善美的弘扬,而这也是我们要从古代文人身上学习和吸收的。

总之,所谓 “观”就是观者投出目光之方式、方法及目光所及之處;所谓 “照”就是眼中之景映照在心中之境。景、心、境三者合一升华而谓之观照。怎样的观照方式成就怎样的艺术形式。而当代艺术观念先行,观照之法和艺术形式没有唯一标准。加之传统的包容性之强。相信当代艺术只有具备民族性才会具有世界性,也相信用传统观照之方式表达当代生活之精神必定是未来中国艺术发展之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黄胜.风向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赵强
赵强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
西安美术馆中心成立 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