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

2020-10-09何欣禹

新华月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梭梭治沙沙漠

何欣禹

第一次去甘肃民勤,是个严冬。漫天飞雪落在戈壁与沙漠,落在叫不出名字的枯黄植物上。司机朱师傅鼻子冻得通红,用手指了指近处大约半人高的一棵树,“这就是梭梭,远处那片黄色的林子,就是梭梭林,夏天,它们就绿油油的”!

一棵成年的梭梭树,能固定10平方米沙漠。在民勤,这样的梭梭林到处都是。许多年来,种梭梭,已经成为民勤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防止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为了保住陇原大地上的这方绿洲,一代又一代民勤人防沙治沙,注水节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方沙漠绿洲如今什么样?民勤人生活怎么样?记者探访了甘肃省民勤县,看这块土地上勤劳的人民,如何将沙子变成绿洲。

“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一定要治住沙患”

日头刚上,一缕缕阳光洒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石述柱和村民早已用毛驴车把大水缸拖到沙漠边缘。种梭梭要水,水缸拖不进去,只能换成水桶,由人一担担挑过去。

“那时候没有水泵,也没有机械化设备,只能靠人力。”85岁的石述柱对记者说。上世纪60年代,身为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石述柱,决定带领村民在村西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建林场。

为什么要建林场?“民勤有句老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石述柱说,“庄稼种上后,十种九不收。因为风沙大的时候,连根都卷走了,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

收成差,百姓穷,沙进人退,宋和村的老百姓纷纷逃荒。“西走新疆,北走内蒙古。过去我们村的小伙子都处不上对象,姑娘也往外嫁。”这些情况深深刺痛了石述柱的心。“如果不治住沙,我们就不能生存,不能过日子。”为此,石述柱下了一个决心:“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一定要治住沙患。”

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实验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石述柱知道,想要治住沙,还得靠科学。于是,他三天两头往治沙站跑,和技术人员交朋友,向技术人员请教治沙技术。石述柱对传统的固身削顶式治沙模式进行改革,将黏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结合,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栽种各种树木,把沙窝围起来,在沙窝中间再种上庄稼。如此,向沙漠要回了一块块宝贵的耕地。

这种治沙模式随后在全县推广,被民勤人称为“母亲抱娃娃”。民勤县每年用这种方法成功压沙2万多亩,得到国家林业专家肯定。科学家竺可桢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

在沙漠里负重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十分辛苦。石述柱为此落下了腿病和肩病。“只要能治住沙,再苦再累我也值得。”大人都进沙窝了,孩子没人管。石述柱和妻子就把娃娃放在抬水用的木桶里,一路颠簸抬到沙窝,让孩子自己玩。“娃娃还小,抓起沙地里的羊粪蛋子、兔粪蛋子就往嘴里塞。可我们压沙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石述柱说。

压沙栽树,步步为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沙造林,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栽植白杨、沙枣、梭梭等防风固沙林达7500亩,固定流沙8000多亩。一道长9公里、宽2.5公里的固沙林带如同一座绿色长城屹立在风沙线上。沙退人进,宋和村人留住了。

这道绿色屏障是民勤县防沙治沙成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民勤县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和山水林田湖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 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79.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如今的17.91%。

要想治住沙,还得先治水

“近些年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张世虎介绍说,2001年至2010年,民勤县沙尘暴平均天数为10.9天。自2011年起,沙尘暴天数明显减少,降至1次甚至零次。

沙尘暴远离了这座县城,离不开民勤人近半个世纪压沙栽树的努力。如今,在民勤种梭梭,是一种全民行为。每到春秋两季,忙完农活的村民、县里的职工干部、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志愿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沙漠里压沙种梭梭。“在民勤,现在都找不到一块大面积的沙地种树了。”张世虎笑道,“因为差不多都被种完了。”

每到盛夏,连片的梭梭林集体变绿,从空中看,仿佛沙漠中的“绿海”。然而,这葱绿的梭梭林背后,远不止种下一棵树那么简单。

“民勤年降水量只有11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达2600多毫米。全国其他类似的地方,像内蒙古、新疆,种植条件都比我们好。民勤实在是太干旱了。在内蒙古能存活的毛条、花棒,在民勤的存活率只有20%至30%。”张世虎说。

民勤缺水,民勤人对这一点了然于心。民勤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且境内仅石羊河一条地表径流。

要想治住沙,还得先治水。“不然,种下的植物还是会因为缺水而枯死,植被生长周期和恢复速度都很慢。”民勤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师王希鹏说。许多年前,民勤县境内的地下水位骤降,最深处竟达50多米。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民调工程、关井压田、水權水价改革……一系列与水有关的措施逐渐落实推进。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民勤县每年都从黄河和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西营水库调水,在农村严格采用IC卡定额用水,每家按人口、农产、牲畜种类与数量向政府提交申请,按额度定量取水。为了遏制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民勤县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并腾退耕地,将更多的地用来种树造林。

位于民勤县夹河镇的黄岸滩,是全县实施关井压田最大的区域,累计关闭机井275眼。关闭机井的效果立竿见影——不再抽取地下水了,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竟自流成泉。

“当时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人说自流井是我们人为制造的,都不信。没想到,后来又冒出了几口自流井。谣言不攻自破。”夹河镇党委副书记何兴宏说。

在一口井边,记者看到,清澈的泉水从井口汩汩冒出。井旁立有一块1米见方的碑,碑上清晰地刻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关闭机井”。眺望四周,芦苇成片,梭梭、沙枣等植被生长旺盛。“这里以前全是耕地,关井压田后,种上了沙生植物。”何兴宏说。

从黄岸滩向北行驶一个小时,便是青土湖,这也是民勤县的最北端。因为地处两大沙漠的夹角处,加上上游来水减少,青土湖一度被风沙吹成了一片沙地。2010年,干涸50年之久的青土湖恢复来水,之后水域面积逐年增加。如今的青土湖碧波荡漾,两岸芦苇随风摇曳。冬季还有候鸟来此越冬栖息。

距青土湖不远处,有一尊红色的高大雕塑。雕塑正面写着“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烫金字。

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做到了。

沙子正在变成金子

“人在民勤/走在路上就能晒太阳/而且民勤的沙子正在变成金子/在民勤装一鞋窝沙子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民勤的每一粒沙子/都是一个县的名字/粒粒都叫民勤/仁者爱民兮/天道酬勤。”诗人高凯在民勤写下这样一首诗。

民勤是农业大县,过去,民勤人大都种麦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关井压田,治沙治水后,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不能受影响。在民勤,记者看到了很多温室大棚。这些大棚节水高效,是民勤县多年来大力推行的成果。大棚里有人参果、西红柿、蜜瓜、沙葱……不同的农作物展示着同一条致富路。

叶长炼是当地的“沙葱大王”,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沙葱基地忙活。他吃住都在沙葱基地,“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出货了。”叶长炼往炕上一坐,黝黑粗糙的皮肤诠释了他这些年有多忙。

沙葱本是一种长在沙漠里的植物,形似韭菜,口感清脆多汁,又有几分葱的辛辣。过去,每到沙葱生长季节,就会有人跑到沙漠里去摘了出售。沙葱味道好,爱吃的人多,可是,还没有人吃过人工种植的沙葱。

2007年“关井压田”后,叶长炼便开始探索沙葱的人工种植,那时候,内蒙古已经有棚内成功种植沙葱的案例。

叶长炼拿出家中几万元的积蓄,搭建10座日光温室,迈出了种植沙葱的第一步。这在当时需要很大勇气。“设施农业刚推行时,没人愿意尝试。政府给补贴都没人愿意搭棚,更何况是没人种过的沙葱。”叶长炼说。

第一年,沙葱并没有如愿长起来。叶长炼的钱看样子要打水漂了。

“那一年温度没掌握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年就成功了。”2009年3月,沙葱出苗,长势喜人,叶长炼的沙葱也越种越好,产业越做越大。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如今发展沙葱日光温室450余座,露地沙葱500多亩,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民勤县有14个镇、74个村、1000多农户开始种植沙葱,种植面积达1560亩,带动务工农户2000多户。

不过,叶长炼并不满足于种沙葱。“一方土壤老种一种作物,营养就会流失,得换点别的种。”叶长炼说,自己正准备种黄桃,苗木已经嫁接,节水设施也铺好了。

沙葱、肉苁蓉、文冠果、中华钙果……一个个沙漠奇珍变成沙农的致富宝贝、当地的致富产业,人沙和谐的治沙理念也因此逐渐成为了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如今,民勤人在与风沙博弈的过程中,学会了将沙子变成金子。这里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立体滴灌栽培,充分落实节水理念;這里发展起乡村旅游,靠近红崖山水库的红旗村,成了红旗谷生态旅游村,游客来到这里可采摘、可观光、可体验农家乐;这里还建起苏武沙漠大景区,连续两年举办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在沙漠上开出艺术之花……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人沙和谐”,一代代民勤人在这块土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一个渐绿渐富的“新民勤”正在脱胎换骨、迎来新生。

(摘自6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猜你喜欢

梭梭治沙沙漠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沙漠之旅
木垒县沙漠区域提高梭梭成活率的几点建议
走进沙漠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走进沙漠
穿越沙漠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梭梭的叶子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