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与不似”
2020-10-09刘阳
刘阳
摘 要:部分绘画者认为,中国画的独创性在于其写意性,对写实与形似不加以重视。但笔者认为,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所描绘的物象造型与写实精神一直都是不可轻视的关键点。本文试图通过宋代李成与范宽的绘画实例来分析写实性在山水画中的表现,浅谈笔者对于山水画中写实精神的理解,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写实精神在现当代山水画中如何实现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写实;创作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0-00-02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是否要注重形似,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从逸笔草草、不重形似的文人画,到梁楷挥笔写意的《泼墨仙人图》,再到徐渭纵情潇洒的《墨葡萄图》,写意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似乎贯穿了中国画发展的始终。
实则不然,写实作为绘画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中应予以适当运用,纵观中国绘画史,有很多支持写实的美学言论,且在传统中国绘画中,注重画面物象造型的画家更是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以写实的手法在画面中还原自然中真山真水的形貌特征,塑造出可游可居之境,更能满足士大夫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山水画中物象造型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画论中,诸多画家、美学家都认为物象造型在绘画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自己的美学理念。
“应物象形”,是由南朝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的重要美学观点,为“六法论”中的一法,作为品评中国画的重要准则,“六法论”在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同样适用。谢赫将物象造型的摆在了绘画的第三位,强调了中国绘画中形似的重要性,虽说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风景画对于物象造型严谨的造型方式,但山石树木的造型的确是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五代时期的荆浩在其《笔法记》中,提出了“度象取真”的美学观念,他认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自然与物象的观察,更是要将所观察到的自然加之自身的理解与改造,从而达到“真”的艺术境界。“度象取真”,贵在一个“真”字,而“真”的表达,也离不开画家的写实精神。
许多画家认为,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神达意,满足士大夫的精神需求,而物象造型、写实精神都是传情达意的“附属品”,针对这一问题,明代画家王履在其《重为华山图序》中,表明了自身的立场。《重为华山图序》中,王履开篇就论述了“形”与“意”的关系,不同于倪瓒“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作画心境,他认为,绘画的根本目的虽然在于达“意”,但“意”的传达要依附于“形”的塑造,如若对所描绘物象的造型不够重视,画面一定没有办法很好的传达出“意”。若山水画家在创作时完全抛弃写实精神,又怎样向观者传达山水画真正的意趣呢?[1]
由此可见,写实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模式,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极为重要。无论是严谨精细的青绿山水,还是纵情挥洒的泼墨山水,创作时都离不开对于真实物象的观察,对造型的把控,以及写实的表现手法。
二、宋代山水画中对于写实精神的体现
山水画中写实精神的必要性,不仅仅体现在美学理念之中,具体到绘画本身,以写实精神为出发点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宋代山水画中,写实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推崇。
《读碑窠石图》是北宋山水画家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同时也是在创作过程中秉承写实精神的典范之作。不同于其他采用高远、深远式构图,作者采用平远的构图方式,平缓的坡地中,肆意的生长出几颗枯树,一座古老的石碑耸立在树丛后,一位老人骑着骡,默默的凝视着石碑,宁静而淡然。画面中着重描绘了前方的枯树,形态各异的枯树占据了画面中大部分的空间,作者先用线条描绘树木轮廓,再以墨色渲染,树枝部分采用了李成独创的蟹爪树法,纵横交错,苍劲有力;伫立在枯树后的石碑庄严而古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整体色调以墨为主,更加烘托了幽静的氛围。画面中刻画的虽然景物不多,但前实后虚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的纵深感极强,也为观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2]
《晴峦萧寺图》是李成的另一幅代表作品,虽不同于《读碑窠石图》平远式的构图,但整幅作品还是充分洋溢着李成的个人色彩。画面主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低矮的山丘,山丘间树木丛生,植被茂密,树枝造型同样采用了李成独特的蟹爪式;潇寺、房屋掩映在山丘与树林间,特别是处于画面正中心的塔楼格外突出,作者以细致的笔法勾勒了塔楼与房屋顶部的飞檐,每一笔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匠心;山丘间行旅的人物行色匆匆,似乎正要走过山丘间架起的木桥,故事性极强。山体结构虽皴差不多,但山峦的层次、明暗表达十分分明,飞流而下的瀑布更加突出了画面的高远之境。作者将刻画的中心都集中在了画面中间部分,寺庙、房屋、木橋、枯树作者一一悉心描绘,于大气中见精微。[3]
宋代绘画大师范宽,其山水取李成荆浩之所长,后更加注重对景造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其《雪景寒林图》描绘了冬日雪后的场景,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场面恢宏;画面整体以墨色为主色调,用留白的技法突出了雪意,山峰的外轮廓以线条勾勒,加之雨点皴来塑造山体结构,山体的形状各不相同,结构严谨,却不呆板;对于远近虚实,作者的处理也十分得当,树木由大及小,逐渐将画面推远;远处的山峰相较于主峰,体积稍小,相对于主峰对远山的皴擦也相较于少些,突出了画面的主体;无论是画面中的房屋古寺,还是积雪的桥面,都充满了人文气息;山峰间穿插着缥缈的云气,生动地表现出了深远之感,范宽此作,不愧为山水画中描绘雪景的教科书级作品。
宋代画坛的对于写实精神的追求,值得我们新一代画人去深入探究,也正是因为对于李成、范宽等画家对于写实精神的大力推崇,才使得北宋山水画的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高峰。
三、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如何实现写实精神
徐悲鸿之所以主张改良中国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徐悲鸿认为,山水画的创作应以自然精神为主,山水画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产物,并非士大夫消极避世的途径。因此,他呼吁画家应该回归现实,提倡现实主义,认为这是复兴中国画的最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