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以艺术手段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2020-10-09袁晓昀

艺术大观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艺术教育思政教育

袁晓昀

摘 要:大学的文化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文化育人体系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它与文化自信、文化复兴的大趋势紧密相连,其主要内容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以强化高校生思政教育,为社会培养爱国家、爱学习、爱社会的人才。本文意探究以艺术手段为载体,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以及现实性。

关键词:艺术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5-00-02

笔者自艺术设计学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高校辅导员,并兼讲艺术教育方面的高校课程,旨在将传统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在担任《民间艺术》这门课程时,通过讲解剪纸艺术,带动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对于春节的了解和热情明显提高,在学习艺术的同时,继承了传统文化,让学生不再只是热衷于洋节,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我认同感。以此为契机,笔者利用本文以学习传统节日文化为出发点探索以艺术手段将传统节日文化通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和实施思路。

一、艺术教育的功能

艺术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美国艺术资助机构在《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中指出: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赋予青年人以艺术美,培养创造力,赋予青年人有效的沟通力,提供所读、所见、所闻对象的工具。”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强调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其特有的方式承载人类文明的使命。利用艺术的手段,可以从另一角度传递思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教育的目标与艺术教育的手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目标,同时又能为学生所接受。[1]

艺术的表达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近年来,洋节在我们国家风行,使得传统节日黯然失色,追其本质,是洋节显著的艺术符号,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比如圣诞节的圣诞树、情人节的玫瑰等。如今,高校教育普遍缺少对传统节日的普及教育,尤其是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

二、传统节日下的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

传统节日中包含的艺术内涵可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正是高校生应该传承的,也正是我们高校思政教育目的的重要部分。比如端午节,是人们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纪念他为了国家正义,甘愿一死爱国情怀,伴随端午节,流传下来的不只是粽子,还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袭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等可歌可泣的诗词歌赋,无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爱国情怀。而这些教育内容,恰恰是高校思政教育所需要的。过好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休几天假,更是在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爱国情怀。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艺术品行是经过了百年的传承和风风雨雨的洗礼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对于思政教育来说,有向导性和继承性。[2]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领并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艺术教育更多地是让人经历美好事物的体验,从而提升鉴别和领会事物或者艺术品的美感,让人知晓何以为美何以为丑、何以为善何以为恶,才能有效形成学生完善的人格,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一致性。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正派的三观做基础,而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這为个人良好三观地形成提供基础能力。我们学校的思政教育很难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我们用授之以渔的理念,教会他们审美,教导他们向善。而优秀的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辨识能力,提高他们对复杂多端文化的接受能力。当今互联网社会,万象丛生,青少年上网又难以被老师所全程陪伴,需要他们尽快掌握辨识本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受外来文化和商家炒作的影响,坚定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情操,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3]

三、以传统节日为育人内容的意义

首先,具有现实紧迫性。如今,洋节被商家过渡炒作,我们的青少年涉世未深,还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喜欢跟风攀比,在对传统节日了解未深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舶来文化占领价值观的高地,不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形式,组成节日的诸多元素比如:仪式、装饰、饮食等,以其鲜明的特色为我们保留下来很多珍贵的文化财产和精神财富,以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继承传统文化。张永康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的价值意义与实现路径》中提到,青少年作为节日庆祝与消费的主要人群,对其进行传统节日的宣传与普及,则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法。

其次,传统节日的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年轻人接收和吸收,并可以积极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也逐渐多样化,手头有钱了,就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将是对文化的精神消费。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主力之一,手上的零花钱可能会占据一个家庭的一半以上,因此,抓住年轻人的胃口,既是一种方式也是势在必行的。洋节能够“后来者居上”被年轻人热捧,是有其原因的,我们要“师夷长技以自强”,文化建设同样重要不可落后,大多数洋节有其鲜明的艺术象征,比如圣诞节的圣诞树,情人节的玫瑰、巧克力等,这些符号相比我们传统节日的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其实,我们的传统节日同样有着他们自己的象征与符号,我们要在课堂上、班会上、校园设计赛上等方式,多角度地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及艺术,适当创新,让学生更容易去记住、接受它,从而让传统节日成为校园文化新时尚。同时还要学校用心耐心加以校园文化方面的培育,打造独特的校园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比如举办校园文化节,我们每个校园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这样可以增加学校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

最后,是弘扬民族自信的需要。传统节日蕴含着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有端午节屈原的爱国精深、七夕节的浪漫爱情、九月九重阳节的尊老爱幼等,其丰富的文化和精深内涵就像一部彩色电影,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文明史。

四、关于实施路径的思考

挖掘传统节日中的艺术元素,以艺术教育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并让他们掌握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在这个过程中,把握高校教育的原则尤为关键。高校文化育人体系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净胜,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其次,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这个方式既要能讲清内容,又能被学生所吸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网络、管理、服务等方面高校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切实调动高校工作者积极性,使得学校的政策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

关于具体实施路径,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活动入手,全方位地将文化育人灌输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一些艺术、文化、思政课上,加入传统节日教育内容,由老师将有深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二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主要是着重于宿舍卫生、环境的改造升级,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多关于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可以通过举办卫生比拼、宿舍节日装扮等,培养学生讲卫生、树新风的生活面貌,不仅保证面子要亮,里子同样要有讲究;三是丰富学生日常生活,主要由辅导员带动,通过班会、举办征文、绘画大赛等,增添节日气氛,为学生提供施展手艺和思路的平台与机会,使得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进一步巩固其文化素养。这样三位一体,通过全面实施与推进,保障文化育人的顺利实施。

从傳统节日着手,深入推进文化育人,通过向在校生普及传统节日,培养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敬畏心和浪漫情怀,最终唤醒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树立其爱国、爱学、爱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育人全过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升上去”的文化育人观念,为他们走入社会打好思想政治基础。高校教育的参与者不仅仅是高校教师,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者、生活的监督服务者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节日中艺术教育,既可以在课堂上实现,也需要辅导员老师以特色主题班会、艺术作品大赛等更为多元、活泼的形式展开。而课堂外的实践,则需要整个院系或者学校的统一安排,好的校园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

参考文献:

[1]林嘉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研究[J].教育观察,2017(02)91-92.

[2]黄佳,黄振洪.探析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J].智库时代,2020(09):198-199.

[3]张永康.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的价值意义与实现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16-17.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艺术教育思政教育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