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仙镇年画艺术特色与创意衍生品的开发

2020-10-09孙同文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6期

孙同文

摘 要:朱仙镇年画是我国木版年画中的鼻祖,它构图饱满、左右对称,线条粗犷豪放、明暗对比强烈、简练流畅,形象夸张、风格古朴、装饰性强且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画面色彩艳丽、亮丽浑厚,艺术特质独树一帜。文章尝试研究和开发年画衍生品,结合当代文化元素,嫁接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借助中国木版年画语言符号、精神,对其进行继承性开发创新。

关键词:创意衍生品;朱仙镇年画;木版年画

朱仙镇年画是我国木版年画的鼻祖,起源于唐,兴起于宋代,北宋灭亡后经年战乱逐渐衰落,到了明代进入鼎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特殊环境的影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载体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行业一度凋零。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打造文化市场,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传统艺人大力扶持,并积极探索经营宣传方式,使这一传统工艺再度繁荣兴旺,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以饱满的构图,艳丽的色彩,古朴夸张、粗犷简练的线条和人物形象反映了民间百姓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蕴含了淳朴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地方色彩,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第一,构图饱满,左右对称。朱仙镇木版年画吸收了民间砖雕、木雕、绘画等传统艺术的布局手法,构图紧凑饱满、匀称巧妙,画面讲究“圆”和“满”,严密匀实。留白地方少,具有圆满、吉祥的寓意,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相一致。年画中的人物造型顶天立地,从头到脚都出现在整个画面中,人物周围的留白完整且错落有致地布置着吉祥纹样以及装饰,整个画面饱满且富有张力。朱仙镇木版年画尤其是门神画大多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有很多优点,一是使用价值,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讲究对称,年画巧妙地满足了传统建筑门的对称形式。二是满足了人们“好事成双”的美好寓意。门神年画以门缝为中轴线,年画人物脸对脸,其姿态、动作、色彩、装饰均是左右对称,只有脸部和头饰的色彩呈现不同的变化。这种左右对称,变化中找统一,统一中求变化的构图形式,使人觉得生动有趣的同时又庄重威严。

第二,线条粗犷豪放,明暗对比强烈、简练流畅。从事朱仙镇年画绘制的民间艺人们大多是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承,几乎没有收到过专业训练,在绘制线条时充分吸收了中原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富有别样的自然乡土美感。年画中人物脸部线条多以刚劲有力的粗体为主,栩栩如生地将人物或可爱、或慈爱、或威猛的特征表现出来。其雕版刀法犀利洒脱,所成线条匀称坚韧,充满流利的刀质感,具有北方民族纯朴、健壮、豪放之风格。

第三,形象夸张,风格古朴,装饰性强且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人物造型不按常规,不求比例,推崇“以大为美,以壮为美”的观念。以年画中的门神为例,主体人物身体比例,头身比例一般为1∶4,严重不符合科学逻辑,且人大马小,巧妙地符合了年画造型的意象化特征,手法简约又给人匀称适度的观感。年画中人物脸型多为国字,表情夸张且正义凛然,眼睛多呈平行四边形,或微怒或威风凛凛,充分展示出人们心目中忠良和威猛的武将形象,体现了人们希望通过年画镇宅纳福、抵御鬼怪、护佑平安。同时,朱仙镇年画中的人物造型和服饰设计深受中原戏剧的影响,具有程式化和脸谱化特点,使朱仙镇年画中的人物面相看起来更加朴实无华、温柔敦厚。

第四,画面色彩艳丽,亮丽浑厚。朱仙镇年画基于人们欣赏习惯一般采用红、绿、黄、紫、橙、蓝等大量颜色为主导色系的高纯度色彩,运用直接平涂的手法,在色彩应用上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有助于渲染节日气氛,而且还善于运用补色,注重画面的整体协调。如黄与紫、红与绿、蓝与橙,使画面醒目、对比强烈,简单质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乡土风格,更符合中原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中原地区民俗普遍认为蓝色和黑色属阴色,不吉利,所以年画中几乎没有蓝色和大面积的黑色,而是采用紫色代替蓝色,寓意紫气东来、吉利祥和。年画中人物的眼珠、鞋以及服饰的色彩也统统采用紫色代替黑色。红色、橘色等暖色作为喜庆、吉祥的典型代表色在朱仙镇年画中备受重视,几乎任何一幅年画都以红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

在颜料的选取和配制方面,朱仙镇木版年画所用颜料多采用中草药为原料并以民间传统工艺炮制而成,用色非常讲究。如黄色,俗称“槐黄”,是用黑槐树的花泡制提取,比橘黄要暗,比土黃要稍亮,色泽沉稳且经久而不褪色。其他如苏木红、铜绿、葵紫色也均采用传统方法用松烟、广丹、铜绿、金箔等作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制作流程手工磨制而成。因而朱仙镇木版年画色调典雅稳,重色彩艳而不俗、沉稳醒目且无虫蛀、不脱色、不跑色,具有现代工业颜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

二、朱仙镇年画创意衍生品开发与研究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原地区地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独特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原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性名片,它的艺术特质独树一帜。基于时代的变迁,人文环境的不同,我们将木版年画独特的视觉语言结合当代文化元素切入到木版年画的创意衍生品的开发设计中,对其进行继承性创新,不仅可以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还能为中原经济区打造特色文化注入新的设计动力,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表现力。

创意设计富于特色、品种多样的旅游产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产品简单未形成本地独有的特色,旅游产品特色并不明显,因此必须集合优势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它可以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地出场,也可将木版年画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局部、情节以顺应已变化了的习俗、审美情趣的形式出现,使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中,使之更具时代气息。此外,朱仙镇木版年画多采用谐音、借代等象征手法传递美好、吉祥的寓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可以在设计礼品的包装时应用包含喜庆、祝福的吉祥图案,使礼品更具情感和喜庆色彩,使其能够作为“名片”成为城市或地区政治活动的形象礼品,走进城市消费市场,为生产者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造型夸张,形态生动,可以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将年画中门神类、戏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等角色简化提炼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卡通形象,将其应用于胸徽、拼图、挂件、灯饰等产品中。雕刻模板的艺人们篆刻技艺高超,可充分利用其优势,开发生产以年画为主题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从而形成特色纪念品产业链。也可用拼图、玩偶等形式培养青少年对年画的兴趣并宣传木版年画,加深人们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印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对于弘扬中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线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线条粗犷豪放,尝试将其雕刻模板的抽象图案应用于服饰设计中,利用嵌印、勾绘等手法和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对面料进行改造,将版画模板的抽象图案装饰于服饰各个部位,借助这些传统的年画元素来展现线条美,凸显服饰的大气与时尚感。

朱仙镇年画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简单质朴,选用帆布包这种新的载体不仅可以体现出帆布布身厚实,软硬适宜及布纹的粗犷性,同时这种新的肌理效果也可使得朱仙镇年画醒目、振奋、活跃的风格得到强化,具有生活气息以及浓郁的乡土风格。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三要素之一是最先展现给人的元素,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追求淳朴自然,朱仙镇年画淳朴大方的色彩搭配便是服装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任重而道远。研究和开发年画衍生品,完善旅游发展的产业链,结合当代文化元素、嫁接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借助中国木版年画语言精神、符号,对其进行继承性创新。力图使朱仙镇及其木版年画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讓更多人们关注、喜爱朱仙镇年画,使之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部分,进而促进朱仙镇年画在现代的传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凌士义.民间艺术的瑰宝:朱仙镇木版年画[J].装饰,2006(2):34-35.

[3]崔影.朱仙镇木版年画装饰特色与文化价值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