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20-10-09朱俊灵
朱俊灵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由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基准,开发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这样才能够推动新课程理念与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才能够使得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切实地革新办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课程,这样才能够使课程更加有针对性、灵活性、实践性。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方向展开讨论,旨在优化高中数学课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1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1主体性原则
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校本课堂是基于学校自身情况以及学校办学理念开发的课程,两者的结合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都需要在实践教学当中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尤其是在高中教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高考必考科目,也是一门基础应用性结构,教师更应该注重核心素養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内容、优化体系,进而进一步地拓展和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保证数学能够真正成为一门,提升学生涵养的学科,以此才能够真正地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性。
1.2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原则,是指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高中数学的教学规律,切实体现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中数学的发展。当前有一些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时往往会刻意去突出校本特色,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意义,所以就使得校本课程实践起来存在阻碍,要么就会与高考直接脱轨,正是由于与高考结合性太强,所以限制了数学这门课的内涵。这无疑使得校本课程的价值打了折扣,甚而还有一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过分地强调数学素养,进而使得数学校本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困惑,给教学带来了阻碍,导致学生未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让学生备战高考,所以在校本课程上必须要以高考考点体现高考的意志和价值,否则再好的校本课程也无法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紧紧把握住命题的原则和思路,结合高考的考点,这样才能够在研发上,结合高考教学大纲,体现高考与校本的统一性。同样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引领下,学到真知识,能够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课程。
2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策略
2.1选取课程内容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所以要选择与核心素养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抽查、抽取和提炼,分析其教学内容与内因和外因的核心素养,并且研究如何在教学实践当中培养学生这部分素养。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函数”时,首先应该呈现函数的起源,让学生学习函数的起源,理解函数的定义,并且通过函数的定义去了解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为了培养学生其他素养,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基于函数的运算法则,以此让学生在练习过程当中逐步培养逻辑推理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而且学生在运算的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数学运算素养。
2.2构建学习目标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学习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维目标,而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所有数学学科素养设定为目标,基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制定学习目标,实现对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和超越,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坚持指向人,以学生为基准构建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奇函数和偶函数”时,不仅要引领学生掌握基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还应该将多元化的内容引入其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瑞士数学家名著的偶函数、奇偶性的概念以及奇偶性的困惑和失误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感受奇偶函数从具体事件中变为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进而能够建构出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体会数学当中的巨大价值,领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学习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初步设定为了解奇偶函数提出的原因,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并且基于早期数学家的理解,讨论奇函数、偶函数的性质。另外,教师还能引领学生确定奇偶性质的含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而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2.3设计学习活动
高效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教师以及授课统一的机制,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想基于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成长,就应该呈现教学活动,让课堂除了有教师讲授的知识,更有学生亲身经历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当中去理解知识的含义去构建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前应该设计好问题,好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问题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问题之间要有层次性,这样才能够使问题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材料,才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数学学科逻辑思维修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有效地将合作探究等不同的学习和活动引入其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束语
简而言之,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下确定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时,应该使校本课程有章可循,从而使校本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这样才能够为教学提供新思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建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22):11-13.
[2]李国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