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卷第16题解析及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启示
2020-10-09郑晓峰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权力平衡,新高考,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7-0031-06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变化是永恒的,但也存在某一阶段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这种稳定是各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平衡一旦被打破,各种力量就开始进行新的较量,直至找到更加合理的力量对比以实现新的平衡。所谓平衡是指矛盾暂时的相对统一或协调,平衡是相对的,与不平衡相反相成,相互转化。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治理过程中,对地方权力的分配和管控也符合这一规律,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长期存在,力量上此消彼长,发展上寻求平衡。2020年天津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卷第16题从唐、宋、元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演变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试题如下:
16.(20分)閱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8分)
参考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态势,违背了初衷,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试题第(1)小问所考查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1中国古代政治部分的主干知识,学生并不陌生。从新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来看,这一问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转化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试题第(2)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是否具备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通过较复杂的情景设置,在较长时段内,从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综合的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及关键能力。
(一)唐代藩镇割据,外重内轻
材料第一部分就点明了唐朝设置藩镇的原因及其演变。唐初,为了镇守边疆,先是设立大都督,戍守边镇,后又赋予其持节代表皇帝的权力,谓之节度使。初始,节度使职权仅限于军事,且多由文官担任,任期3年,期满归朝。但后来节度使权力愈来愈大,至天宝年间,边镇已有10镇节度使,且逐渐控制了当地的行政与财政大权,“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①藩镇驻军加上其他边防军达49万之众,占全国总兵力的85%。藩镇节度使往往兼领多个州郡,渐成地方割据势力。外重内轻局面即成,终酿“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既起,为尽快平叛,并改变外重内轻(指边疆与内地)的局面,唐朝中央政府又给予地方势力或降叛以节度使权力,“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又或相互攻伐,征战不休,“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②
上述可见,唐初设置军镇本为戍边,但失于羁縻,以致外重内轻。及至安史之乱,又在内地广设藩镇,以求内外相衡。怎奈藩镇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极大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二)宋代强干弱枝,利弊参半
宋初,鉴于唐代藩镇割据的危害,以及五代十国“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③的历史教训,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接受宰相赵普的建议,对节度使“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使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得以根本改变。教材中详细介绍了这方面内容,试题也就没有过多着墨,仅从财政措施方面加以补充引领。
北宋初期的各项措施,从实际结果看,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史家也普遍认为由宋之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大规模地方割据叛乱导致的王朝更迭。但是,宋代对地方权力的过分削弱,未免矫枉过正。中央大权集中,强干弱枝,其弊端则是“冗官、冗兵、冗费”的出现以及积贫积弱的国力表现。钱穆先生更将北宋概括为“贫弱的新中央”“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⑤由此可见,宋代在地方治理方面,过于压制地方权力,制度过于僵化,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元代行省,实现对地方的合理管控
有元一代,开创性的设立行省制度,其根源在于元代疆域辽阔,若要实现对地方的有效管控,必须改变宋代的地方治理体制。行省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元史专家李治安先生认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⑥元代的10个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⑦成为具有军政大权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但其行使权力又要受中央节制,正如试题材料所述“(方伯)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从而在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分配上实现了平衡。正如教材所言:“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①
通过对上述历史发展过程评析,学生不仅要对基本史事了解掌握,更要对相关历史问题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现考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的基本素养。同时,在这一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中,透过中央政府在地方治理的演变这一历史表象,归纳提炼并概括出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到,通过历代的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更加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
天津是第2批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市,2020年是方案落地之年。历史学科也以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形式加以呈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一届选课走班的实际学情、《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及今年新冠疫情对教学造成的冲击,都是今年高考所要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限于篇幅,现仅结合天津卷第16题,浅谈一下新高考模式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一)关注高考评价体系,注重高考的引领作用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其权威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必将对今后的考试评价以及教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仅是高考实施的根本指南,是对接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引领高中教育的重要参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地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牵线搭桥,构建人才成长的大通道”。②有鉴于此,无论是考试评价、试卷评析还是日常教育教学,都应该关注这一评价体系的纲领性作用。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就是“一核四层四翼”。
它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做出回答。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地区,只有语数外是高考科目。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其他科目都成为等级性考试科目,但是因其计入高考成绩,因而同样属于高利害考试,同样应该按照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来落实考试目标。天津卷第16题,也因为等级性考试的属性,在“一核”即“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引导教学”方面,有着自然体现,在此不多叙述。下面仅就“四层”“四翼”方面,稍加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相互关联,构成有机整体,突出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体现。
在核心价值方面:16题将唐宋元在地方治理方面的制度演变作为考察内容及情境,引导考生透过这一长时段内地方制度演变的历史现象,总结其历史规律,探寻其历史趋势。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要求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正确价值观和方法论。
在学科素养方面:16题将历史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体现了对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等方面的考察,同时涵盖了对研究探索、语言表达等实践探究方面的能力考核。对规律趋势的抽象概括,又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的要求。在思维方法中,人文思维指标更提到了“能够根据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从多元性、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①这与第16题答案高度契合。需要注意的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素养还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这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稍有不同。毕竟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对考试评价的指导,后者则是中学教学的标准依据。
在關键能力方面:第16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形式,也体现了对知识获取能力群,应用写作语言表达的实践操作能力群,以及归纳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思维认知能力群的考查。
在必备知识层面:唐宋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的主干知识,是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面都具备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的属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指出,四翼不仅是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基本维度,也是评价高考质量优劣的基本指标。②
在“四翼”方面,天津卷第16题考查内容属于主干知识,从而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把唐宋元地方治理结合起来,构成相对复杂的情境,考察其变化及内在联系,体现出学科内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历史渊源,中央对地方治理规律的总结归纳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从历史演变中总结规律,探究趋势包含着对不同时代地方治理的反思及评价,需要考生在合理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探究性任务,这又体现了试题的创新性。
一道试题不可能覆盖高考评价体系的全部内容和要求,以上仅是尝试分析试题与高考评价体系的契合度,以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与考试评价的一点借鉴。在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中,不再回避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明确了其“引导教学”这一核心功能,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领会,与课标相互结合,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上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评价的指导文件,而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指导依然是课程标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教育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至今已有3年,绝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对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耳熟能详,在日常教学中也能积极加以贯彻。天津卷第16题在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在此也不做逐一比照。只想从时空观念角度对相关问题加以阐述。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更多关注史事发生的具体时间、空间,而忽略了把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就是在评价上忽视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天津卷第16题涉及的唐朝藩镇问题,由于受篇幅所限,在教材中直述为“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上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往往发展成割据势力”,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学生就会直观地认为节度使的设置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坏制度,这种认知判断就是忽略了藩镇出现的具体时空条件及历史背景。试想哪个政权会专门设计一个制度来削弱自己的统治呢?在这一点上,新版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给出了更好的表述:“开元年间,边境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加强边防。”④一句话就点明藩镇的出现是应时而生的,其设立出发点也是好的。何况唐初“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①但随着边疆危机加剧,加之朝政腐败、财政困难等多种因素,使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权重势雄,独霸一方,使内轻外重之势渐成,安史之乱后更是出现割据局面,大唐盛世一去不返。
这种时空观念之下,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藩镇设立的初衷及其后期演变,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又如“九品中正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多强调九品中正制的设立导致世家大族把持政权这一消极后果,而忽略了它设立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目的。这于《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有着更为准确的阐释,在此不再多叙。
以上两例意在证明,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解释史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说明五大核心素养更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历史发展脉络,善于总结历史变化及发展规律
天津卷第16题以唐、宋、元三代地方治理措施为情景,考查了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价值观念,对历史教学有重要引导作用。唐、宋、元中央集权的发展,在教学中属于主干知识,通常我们更关注的是每一阶段各自的发展状况,缺少归纳和总结。即使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我们会通过专题复习模式,引导学生重视历史发展脉络,也往往是知识梳理多,归纳概括少;史事陈述多,抽象思维少;线性发展多,规律趋势少。这样的教学复习往往使学生更多停留在知识记忆层面,难于在理想信念、世界观方法论、知识整合以及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上有所提升,更难在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有所升华。
仅就天津卷第16题而言,知识点就是教材上的基本史实,如果我们教学中稍加提炼就可以抽象出历史上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长期斗争、此消彼长以及在动态平衡中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通过这一较长时段的历史演变,能够总结出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以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歷史趋势。通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归纳提炼,我们就会看到,人们总是在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从历史中寻求借鉴获得新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代的各国贸易保护、关税壁垒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从国际联盟的全体一致原则到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机制,都体现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和镜鉴作用。
(四)了解学术成果,拓展历史教学思路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在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史学发展及研究成果,对于开阔我们眼界,正确理解和解释教学内容,有重要帮助。比如对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演变这一问题的探究,南开大学李治安教授就提出过“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②这对我们认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改善教学颇有助益。
又如天津卷第16题所涉藩镇割据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老师讲“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权,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这一结论乍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存在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偏差。如果我们仔细研读教材,就会发现,无论是高中必修1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都只提到“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而没有说加速唐朝灭亡。这是因为藩镇割据之下,唐朝依然延续了100多年的时间。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第25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唐朝后期的藩镇数量在50个左右。前文已述,众多藩镇出现的原因,一是尽快平叛,二是改变内地与边地力量对比失衡的状态。这些藩镇并非都是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都服从朝廷的指挥,向中央贡纳赋税”。①割据性质的藩镇,主要集中在河朔以及河南地区。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张国刚先生就在其《唐代藩镇研究》中将唐代藩镇分为割据型、防遏型、御边型、财源型四类。正是由于不同类型藩镇的存在,才在削弱中央集权的同时又维持了唐代后期100多年的存续。了解上述学术成果并非是要在课堂上全部补充给学生,而是避免我们自己在教学中望文生义、妄下断语,从而造成对历史理解和解释的错误。
2020年高考是天津落实新高考方案元年。今年的高考既要体现新高考的要求,又要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全国卷及自主命题省市的高考和等级性试卷都会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其深入的分析研究还有待于广大同行见仁见智,我在此仅是抛砖引玉。我们应该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高考评价体系、新的选课走班学情等因素,深入思考我们的考试评价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
【作者简介】郑晓峰,中学正高级教师,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