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0-10-09杨秋霆邱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课新课程

杨秋霆 邱玲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主阵地,其内容和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发展和健康成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标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理念和内容更为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也更趋多样化。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新问题、新内容不断涌现,一些体育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理解和把握的程度深浅不一,加之缺乏可遵循的教学模式或成熟的经验、自身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不强等原因,造成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估计不足,所采取的方法与措施缺少针对性,直接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下滑。如何站在新课改的高度,加快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和探索,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同时,更是体育教师如何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现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教学认知的偏差,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玩耍耍的游戏课,多数学校里体育课被当作一门副科,学生在内心深处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从而在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敷衍了事。多数学生在上自己喜欢的内容或游戏、比赛时,注意力还比较集中,思维活动也比较活跃;而一旦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感觉动作难度偏大或认为技术动作较为复杂时,学生就不愿意参加练习,行为懒散,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一般来说,体育教学在室外进行,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教学和纪律约束,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无从谈起。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必须迅速而合理,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顺利进行。现实情况是,体育课缺少组织,纪律松散,集队出现你推我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还有的不按要求完成活动内容或干脆不参加。在服装、考勤等非教学方面,浪费时间,从而给体育课堂教学额外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体育教师很难把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很好地贯彻落实下去。

3.学生上体育课爱偷懒,高年级尤为明显。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甚至没病装病,只为逃避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等。活动中,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一些动作,缺乏勇敢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如,长跑项目的运动时间长,枯燥乏味,运动量相对较大,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上这样的课;对于对抗性运动项目,技术基础薄弱,缺乏拼搏精神等。另外,体育课易受天气影响,冬天怕冷、夏天怕晒,这些都给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常采用的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经常涉及到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想突出个人,而不愿意参加集体的活动。一有失败就相互埋怨,推卸责任,经常出现同伴不和而拒绝或消极参加运动的现象。另外,同学之中不爱劳动,怕脏怕累也较为普遍,课堂教学或练习用到体育器材时,往往想用却不想搬运,练习结束时也不愿意归还,你推我躲。不爱护公物,不能正确地使用或遗失器材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拿放体操垫、跳高垫、跳绳时,将垫子或绳子放在地上拖着走等,此类情况经常出现;时常学生中还会出现以强凌弱,霸用活动器材或只愿意和要好的朋友合用,不愿与其他同学共享,歧视“潜能生”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5.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新课改的最大亮点就是“目标引领内容”。把课的设计、内容组织,课前的准备、教法的选择等下放给教师。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对内容的选择一脸茫然,对新课程一知半解;组织教学站位不合理,口令发出,学生还在议论纷纷,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追逐、打闹;分组练习时,口令一发,学生就四散奔跑,根本不按教师要求进行分组练习。另外,有些体育教师遇到特别活泼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容易情绪化,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从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或者是组织教学时动作要领讲不清楚,示范动作勉勉强强,保护帮助的措施不到位,频频出现教学伤害事故,等等,都会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积极有效的对策

1.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观念是行动的引領,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尽快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目标引领内容,结合实际,依据“三维目标”指导课的设计,做到运动技能、参与、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有机整合,注重全面发展,培养体育兴趣,因材施教,促进“体艺2+1”项目发展的达成。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防治出现竞技化、训练化倾向;要熟悉学生,要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理解和接受动作能力的强弱,年龄、个性特点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要考虑到各校场地、器材、学生的差异和自身能力等因素,才能更好地合理安排内容、手段和场地器材,才能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做到有的放矢。

2.上好引导课,奠定良好基础。很多教师往往不是很重视引导课的作用,其实“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此,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个详细的了解,在引导课上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例如,在认识方面,首先,老师必须端正学生态度,用鲜活事例介绍体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把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和组织纪律强调在先,并加强训练,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抓好常态管理,提高教学效率。为了使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能够稳步提高,光靠一堂引导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工夫花在平时的管理上,必须把引导课上的要求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在组织纪律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考勤、严格管理。遇到违反课堂纪律如无故迟到、上课不认真,应合理引导,正确教育,坚决杜绝;对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要善于调动情绪,多表扬、少批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意志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此,应多安排一些合作性的集体练习,对只想到个人,想不到别人和集体的学生,可尝试让其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再说服教育,合理巧妙地引导,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找到突破口,注意以情动人,以爱育人。

4.善于总结,让课堂充满新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面镜子,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善于总结反思,既总结学生也要总结教师。不断从实际课堂教学中汲取经验教训,认真总结,打破教师主导天下的陈规陋习,经常从学生的立场或角度去设计、组织、修改自己的教案,消除认知偏见,努力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能力,在正面教育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加以诱导,不断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艺术性,从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在意志品质方面,教师更应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对于那些有不良行为或习惯的学生,避免感情色彩浓烈,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必须考虑得全面一些,必须严格要求、找准原因、耐心教育、巧妙引导、促其转变。

5.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素养。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如,技能教学特别是动作难度相对较大时,教师的正确优美的示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换言之,教师不能规范地、漂亮地完成示范动作,会在主观上给学生一种误导,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怀疑,从而给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另外,不仅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更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不仅要听本学科的优秀展示课、汇报课、研究课,还要听其他科目的优秀展示课,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課堂教学不断积累经验;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训练知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要合理运用教育现代化成果,将多媒体教学巧妙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做好理论和身体的储备。

总之,“有效的方法取决于超前的理念”,面对新课改,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找准问题,认真实践、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与深化。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课新课程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体育课上的“意外”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讨厌的理由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