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0-10-09黄修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黄修泉

【摘要】观察当前国际教育领域发展趋势可知,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主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学问,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如何让学生接受并认同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成为一大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传统文化;合理传承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地域的空间距离,间接导致了地域文化的淡化和同化。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也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必须要具备的思想道德观念,诸如此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本文主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选择原则以及实施措施做出分析。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青少年一代的质量决定了民族发展的高度,应培养学生礼让自强的民族气度、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废寝忘食的学习毅力。在面对困难时,学生应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这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更是在面对困难时必备的品质。勇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方能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发扬光大。在生活中不能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生活中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懂得知足,是我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撑。当处于贫寒境地时也能因为得到精神的满足而乐在其中,追求人格世界而安然自得。在学习中,懂得学无止境,不断以丰富的知识技能充实自己,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儒家历代仁人志士提出做人应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学生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应注重培养其集体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所作为,报效国家。

二、关于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入原则

(一)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章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阅读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选择不同难度的经典篇章。传统文化经典教学要注意因材施教,不恰当的文本选择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厌倦心理,完全做到充分并正确地把握经典难度很大,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籍更不可取。要注意選择既可以凸显传统文化全貌又容易被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吸收的传统文化典籍。此时,在阅读过程中就体现出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经典阅读中不仅需要教师做出努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觉能力,教师在经典阅读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引导以及解惑。师生配合之下,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选入重点应是思想精神文化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所以,选入校本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经典的重点应与思想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建设联系。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以及思想认识水平至关重要,教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教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选择中国传统文化面向世界的先进文化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强调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为了得到“古董人”,而是要从根本上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培养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将传统文化引入校本课程更是为了培养可以面向世界、具有现代视野的人才,从而获得能在国际竞争中走得更快更远的勇气与力量。

三、实施措施

(一)情境性阅读

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学生在理解方面不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可选择部分趣味性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其写作背景,查询相应的故事作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带学生走入诗词。中国汉字经过了六千多年的磨砺,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发展,蕴含着先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传达了中国伟大的哲学思想,学生在形义联想的过程中,也会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

(二)合理运用传统节日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学校教师组织活动,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节日的由来、相关历史人物、传达的意义以及庆祝方式等等,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撰写报告、制作手抄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结果,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兴趣。在传承节日文化的同时,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升。教师要制定清晰的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分配任务,节约时间并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是有意义的。

(三)趣味训练

趣味训练是语言学习中的必要手段,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中国汉字举例,汉字的演化时间较长,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汉字活动来引发学生兴趣。汉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写法、生僻字的识别以及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等都是汉字魅力的体现,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点。既传承了文化,也增加了学生的汉字储备量。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不同的书法大师笔下的同一汉字表现的风格迥异,表现出了其他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见字如见人并不是空穴来风,一个人的精神态度在汉字书写上也会有所体现。

四、结语

校本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助力,二者相辅相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巧妙利用,一定会对现代人产生深远影响。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应注重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努力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大展异彩。

参考文献:

[1]罗型芳.校本课程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课外语文(上),2019(9):165-166.

[2]杨潘升,王兴立.基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63-65.

[3]郑本瑜.浅谈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4):207.

[4]李悦.基于地域传统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1):202-203.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