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种储油套筒的自主设计
2020-10-09杨高轩
杨高轩
摘 要 某汽车制造公司总装车间使用扭力加红印油确认完成装配点,在通常以扭力连接套筒,套筒内加装适量的棉花及红印油,员工使用扭力扳手或电动扳手对紧固点扭力后,红印油会附和在紧固点上。其减少了扭力后使用红油笔点油的工程工时,但在一线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扭力紧固后,红印油逐渐出现模糊,需要员工不断地对扭力扳手或电动扳手内的棉花增加红印油。生产过程中产生无用的工程工时。
关键词 稼动率;成本;人员效率;品质确认的效率提升
前言
在汽车制造行业如某汽车制造公司1、某汽车制造公司2、某汽车制造公司3、某汽车制造公司4、某汽车制造公司5等总装装配领域中,螺栓紧固确认通常以扭力加套筒,套筒中加装红印油,扭力完成后,红印油自动附和在螺栓上,该手法已在各大车商应用,以削减扭力扳手扭力后使用红油笔点油确认步骤。基于各大车商手法相同,暂无借鉴方法,本人从现场出发,自发改造套筒以适用于高节奏的生产节奏,削减加红印油的次数。该项技术具有水平展开面大、易推广的优点。
1汽车厂商的紧固螺栓工艺介绍
各大汽车制造厂商中,螺栓紧固通常分为两道工序,第一工序通过使用风扳对紧固点预紧(此时该点螺栓达到力矩范围),预紧后第二工序使用规定力矩的工具加套筒,对紧固点进行扭力(此时螺栓达到作业标准力矩)或员工通过将螺栓预拧入螺纹,使用电动扳手一次性打紧(电动扳手具有角度监控、力矩监控,出现异常状态报警的功能)以上步骤完成作业后员工需目视确认螺栓的红印油不能过多或过少,针对红印油过多、过少的螺栓需二次添加或擦除,还会产生额外的工程工时[1]。
2调查现场存在不足
以后制动钳螺栓打紧为例,是通过员工安装制动钳后,再预拧制动钳螺栓到制动钳螺纹上。使用电动扳手一次性打紧,由于电动扳手具有监控的功能,电动扳手连接的套筒内存在棉花与红印油,电动扳手垂直固定架与套筒朝下,操作打紧的过程中红印油附和在螺栓上。该岗位存在以下现场困惑:
2.1 生产过程中添加红印油次数多
以每天产能1050计算,追踪岗位添加红印油次数达到105次,约10台车(20颗螺栓)添加一次红印油,加油时将红印油倾倒在加油螺栓上,再将加油螺栓吸附在套筒,待套筒吸附红印油后,将加油螺栓放下。每次添加红印油工时3秒,每天8小时工作中共有5.25分钟添加红印油。
2.2 添加红印油时存在品质隐患
员工在工作期间增加红印油过多导致车体流通过程中红印油滴落,造成车体黏附红印油。不添加红印油导致后工序质检难以确认,相应增加工时。
2.3 红油瓶倾倒速度不一
紅印油瓶开启时,油量较多,倾倒速度较快,红油瓶使用一半后倾倒速度变慢,故综合添加红印油工时约3秒。
根据以上现场困惑全面调查,发现所有操作扭力扳手与电动扳手进行紧固的岗位,都存在该项问题(共23个岗位,每次加红油使用约8~14台车,约使用20颗螺栓,添加红印油占用工时120.75分钟)
综上,现场存在不足,调查其他汽车厂商工序后发现,其他厂商都存在该项困惑,并无可借鉴的经验,基于此,本人萌发对现场困惑加以分析[2]。
3现场困惑优化试验
针对现场存在困惑,安排一名员工对制动钳螺栓紧固岗位进行现场试验:
3.1 添加红印油工时优化
要求岗位员工添加红印油时加快动作,试验跟踪100台车中,每次添加红印油减少0.65秒,平均2.35秒。试验中员工被要求加快动作,造成工程编程率提高,容易产生其他品质隐患,增加员工精神与身体压力,试验中测试约8~14台车添加一次红印油,试验效果添加红印油台数与未改善效果一致。
3.2 自制夹具固定红油量
基于现场困惑,自主设计一款红油瓶,使用前需将红印油导入红油瓶内,通过手捏红油瓶,瓶子利用空气的不断压缩,红油按设计量流出,红油瓶既能保证流出量又可减少员工感官的判断控制。跟踪试验100台车,试验结果与方案1效果类同。
4电动扳手、扭力扳手红印油使用周期分析
本人初步对现场困惑进行优化无果,针对困惑中红印油使用8~14台车进行深入分析,监控后制动钳添加红油的手法发现,由于电动扳手与套筒是固定在架子上的,红印油添加完成后,是通过套筒内的棉花吸附的红印油,棉花吸附红油量越大,使用的周期越长,但添加过多的红印油,棉花无法完全吸附的情况下会产生滴落的现象,通过拆除套筒中的棉花查看,棉花被挤压在狭小的套筒内,实际上吸附的红印油区域少,约占棉花三分之一。现场中由于套筒是垂直向下固定,无法实现红印油完全吸收。尝试调整了棉花的密度,虽整个棉花都均匀吸收红印油,但由于棉花的密度变大红印油流出量也变大。基于此,生产领域中若扭力扳手套筒、电动扳手套筒固定位朝下,导致红印油吸收不完全,红印油存在套筒内使用的周期往往较短[3]。
5自主设计一款储油套筒
鉴于以上试验及分析,扭力扳手、电动扳手固定位朝下时,无论如何调整棉花密度与红印油量,均无法增加使用周期与削减加油工时,所以本人自主研发了一款储油的套筒并导入试用:
本项技术方案中对常规套筒进行改造。运用该方案能适用于所有扭力扳手、电动扳手套筒储油,达到一个班次约500台车(1000颗螺栓)不需要添加红印油。
以电动扳手操作打紧制动钳螺栓岗位使用的套筒为例:该岗位中,电动扳手是配合外径17规格的螺栓,使用内径17的套筒,长度150mm。
5.1 套筒打紧部件改造
通过使用M6钻头对套筒打紧部件开孔,穿透部件的表面,再使用M8的钻头加大孔位。
作用:用于从上往下倒入红印油。
5.2 设计内置分割截面
打紧部件共50mm,在打紧部件内侧25mm处,设置了一个0.5mm的铁块固定。
作用:用于分割出套筒打紧部件上部与下部。
5.3 分割截面开孔
在截面中使用M5钻头开孔。
作用:打紧部件上部的红印油通过截面的孔位流到下部的棉花中,通过孔位大小与棉花的密度配合,有效控制红印油的流量。
技术要点说明:实施本项技术方案,摒弃以往常规的电动扳手套筒的加油方式,采用自主设计并改造分离套筒打紧部件空间,实施套筒可储存红印油功能,并依照截面的孔位大小与棉花密度的配合。利用红印油压力达到自动流入棉花功能。依照引力红印油不断流入使棉花充分吸收,达到添加一次红印油后长时间不需要再操作(约8小时生产稼动的500台套产品车)。
6自主设计储油套筒试用
针对現场不足,自主设计本项技术投入到后制动钳安装岗位使用,试验前将红印油倾倒在套筒打紧部件的孔位处,红印油通过孔位流入设置的内置面,红印油完全填充上部内置面,随分割截面的孔位流入到下部棉花处,利用电动扳手套筒是垂直向下这一特性,红印油流入后从上至下填充于棉花。通过分割截面孔位及棉花密度的相互配合,棉花整体填充红印油,上部内置面还储存着的红印油备用,增加红印油的使用周期。
6.1 现场导入自制的储油套筒,追踪左后制动钳安装岗位红印油使用周期如下
每天两班次生产,各520台车,每天首台对储油套筒进行添加红印油。
跟踪试验A班使用500台产品车共1000颗制动螺栓。
跟踪试验B班使用500台产品车共1000颗制动螺栓。
6.2 效果对比
左后制动钳安装岗位改善后每天添加红印油次数从105次下降至1次,添加红印油次数从5.25分钟下降至3秒,试验结果大幅降低线上员工重复添加红印油。
7储油套筒推广使用
针对储油套筒在左后制动钳安装岗位使用中取得较好的成果,联合工艺组统计出共23个岗位中存在同样困惑,水平推广到各岗位使用,同样取得成果,实绩节约工程工时约120分钟,削减后降低各岗位工程编程率且大幅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为工艺组提供了整合工程的可行性。
8结束语
基于现场不足本人首先从现场出发,把握、了解并深入研究行业内使用的常规套筒在工序内存在不足,其次对同行业工序展开调查,了解同行业内亦未能解决问题。自主推进该项目,通过同行业首创改造套筒有效解决效率低下及品质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超勇.汽车制造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1.
[2] 朱正德,刘攀.适应汽车柔性化生产方式的检测技术[J].汽车工艺师,2017(4):27-28.
[3] 汽车总装柔性化生产线的设计探讨[J].科技传播,2014(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