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2020-10-09赵玉宁

辽宁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赵玉宁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已经进入智慧化和数字化的新阶段,基于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中小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供应链金融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发掘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参考对策,对于商业银行创新优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 风险控制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1.供应链金融概念。供应链金融,指资金方、物流商、信息系统服务商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提供方,以真实贸易为背景,以核心企业资质为信用担保,为其及上下游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偿性的贸易融资方式。按担保物划分,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和信用融资四种基本形态,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是当前最主要的业务模式。

2.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起初的形式是以银行为主导,以核心企业信用评级为基础的贸易金融。而后,银行开始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参与者合作,使物流、资金流、商流紧密地汇集在一起。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又推动了传统的线下模式升级为综合化服务平台模式,融入了多元信息流。当前,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全球大环境下,多项政策相继落地,供应链金融呈现出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趋势。自2018年商务部等八部门下发有关文件后,全国范围内269家企业、55个城市陆续开始了创新应用试点,供应链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3.不同类型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目前,商业银行是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资金提供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业务规模和服务客群上具有很大差异:大型国有银行掌握着雄厚的客户资源,依靠政府支持,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18年末,其已为3200余条供应链、12000余名客户放款超10000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如民生银行依托其创新推出的综合金融产品已经与85个核心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截至2019年末,其直接服务民营企业超5000户,授信余额近2700亿元;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客群主要分布于小微企业。以上海银行为例,至2019年末,其供应链金融贷款投放834.15亿元,贷款余额为357.35亿元,较上年末增幅65.26%;电商系民营银行,相较传统银行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运用。以苏宁银行为例,2019年末其供应链金融累计交易量近300亿元,余额为110亿元。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大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具有明显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但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特点的中小银行,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

二、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1.银行间业务联系较少,业务范围较局限。大银行依靠资源优势,服务范围集中于大中型企业;中小银行则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但由于规模和资金限制,业务模式还有待成熟。客群差异及较为独立的业务发展模式,阻碍了行业深耕供应链金融的脚步。在2020年2月银保监会举行的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曾指出,目前全国约有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2000万户,商业银行的贷款覆盖率仅为20%左右,說明数量上占主导的小微企业尚未被有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所惠及,大小银行在拓展业务范围,发展业务模式方面缺乏合作。

2.风控体系尚不健全。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多、融资程序复杂,风险防范要考虑整条链的各个环节。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有: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目前,对于信用风险,大部分银行尚未建立专门的评估模型和风控体系;对于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还缺乏有效的识别方法,伪供应链金融事件频发。我国现正处于经济下行期,加上疫情的影响,即使是以往表现不错的风控手段也不能完全抵御目前的高风险,银行现有的风控体系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3.业务模式仍需完善。国际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有经销商融资、装运前融资、BPO等八种,几乎涵盖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而我国目前只有四种模式,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比例为83.1%,说明银行可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远不及企业的贷款需求。此外,供应链金融业务惠及的行业领域中物流及大宗商品占据大部分比例,快消品、农业、绿色环保等非传统领域涉及服务的程度不深,需要银行提供更为专业的行业定制化服务。

4.金融科技应用深度有待加深。随着供应链金融智慧化和数字化的业务要求,金融科技已逐渐应用到银行风险管理、数据分析、成本控制等各环节,但总体应用程度不深。如多维度信息的收集、对交易单据真实性的核验、对动产的高频监控等耗费大量人力与时效的工作内容,还不能完全依靠金融科技执行,需要进一步的研发与融合;大数据、AI技术在风控环节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商业银行完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对策

1.加强银行间合作,扩展业务范围。大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广、资金实力雄厚,小银行依靠互联网运营,风控基于平台大数据,二者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如大银行购买小银行的信贷资产,通过转贴现等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小银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供小微企业的实时信息,帮助大银行进行数字化风险管理。基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二者可以联合推出综合供应链金融产品,对应于各个环节和场景,从而将服务范围扩大至供应链的第三圈、第四圈,甚至更广。

2.单设风控部门,加强体系建设。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风险管理,重点在于与传统信贷业务区分,单设风控部门,建立全角度、全过程的风控体系。在信用风险管理上,银行应注重数据库积累,加强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在进行风险控制时,可以通过加强贷前市场准入进行风险回避,也可以进行风险转移,即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或与科技公司、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联合开展风控。另外,合理投保贸易信用险,利用保险公司的数据库也是可选择的风控手段。在操作风险管理上,银行需成立专业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严格的操作准则和监管流程,防止因内部管理疏忽与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3.专注行业细分,完善业务模式。商业银行首先要对行业特征进行专业化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ERP服务企业合作。二是将产业细分更有利于银行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识别。在产品设计上,民生银行通过基础产品的特殊组合创新推出了医药通、车销通等系列产品,形成了“供应链服务+行业解决方案+融资与结算”的全方位行业服务体系。参考此模式,银行完成专业化分析后,将通用性适中的基础产品进行差异化组合,既满足了对应行业的需求,又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

4.融合金融科技,发挥协同效应。在应用金融科技时,商业银行需要将其融合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以发挥协同效应。如在获取信息时,运用大数据及AI技术实时接入和整合客户交易信息,做到动态、海量信息地快速处理;在分析数据时,运用云计算技术对场景变化进行移动边缘计算;在共享数据时,运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金融系统与企业ERP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集中化处理;此外,金融科技还可以应用到物流、仓储等具体环节中以降低操作风险,提高业务效率。

总之,为了尽快适应供应链金融的新特征,抓住新阶段的发展机遇,促进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帮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商业银行应加紧相关业务的优化升级。同时,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开展也需要全社会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相互推动、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良好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