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2020-10-09周怡飒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敌后战场;地位;作用
作者简介:周怡飒(1996-)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军事上分为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防御阶段,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为主战场,取得了一些胜利,促使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逐步从敌后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战略防御阶段:锦上添花,协助正面战场作战
战略防御阶段,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广州、武汉失守。在防御阶段中,国民党所领导的的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协助正面战场作战。
1937年7月7日,华北日军挑起七七事变。中方奋起抵抗,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淞沪抗战爆发,全国掀起抗战高潮。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联共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联合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形成。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赴华北、华中敌后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八路军增加到15万人,新四军发展到2万余人,东北敌后战场也逐渐发展起来,东北抗日联军增加到11个军,有4.5万余人。
国民党“以空间换时间”,陆续开辟华北正面战场、华东正面战场、华中正面战场、华南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积极备战,抗击日本侵略。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到徐州会战,再到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粉碎了日军的“速胜战略”以及“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在此阶段,日军集中主力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作战。国民党军队牵制了日军大部分主力,中共才能开辟敌后战场。就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友军之配合,也得不到这样大的成绩”。中共利用日军忙于与国民党作战,后方空虚这一有利时机,深入敌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太原失陷后,中共迅速筹备建立抗日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从山西开始,逐步扩展到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太岳山、晋西南、冀中、冀热辽、冀南、冀鲁豫边、山东、鲁西北、冀鲁边、大青山、苏南、皖南、皖中和豫东等根据地。敌后战场正式形成。之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八路军、新四军配合国民党军队,协助正面战场作战。保卫太原、平型关大捷、夜袭代县机场、忻口战役、支援娘子关、组织抗日武装、徐州战役、台儿庄战役等,敌后战场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山西,八路军出军援助,配合正面战场保卫太原,期间国共联手,平型关大捷,获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励了人民的抗战决心。在代县,八路军的两个连夜袭日军机场,仅以微薄的步兵之力摧毁敌机24架,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忻口战役中,八路军以游击战抵抗日军,收复许多县城,切断许多日军的交通线。积极支援娘子关,巩固后方的安稳。在山东,组织抗日武装,开辟山东根据地,利用游击战积极与日军周旋。在徐州会战期间,八路军400多次战斗,消灭敌军两万多人,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华中,新四军在津浦南段与桂系联合起来,与日军英勇对战。在台儿庄战役中,积极配合正面战场,破坏铁路,发动矿工起义,使日军难以运输物资,最终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
总之,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掩护敌后战场的开辟,敌后战场协助正面战场作战,彼此配合,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推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中流砥柱,敌后战场大放异彩
战略相持阶段,是从1938年到1943年底。在相持阶段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敌后游击战为共产党的主要作战方式。
相持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和后期。前期是从1938年11月到1941年11月。后期是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底。
在相持阶段前期,日军占领武汉之后,改变了对华策略,采用“政治诱敌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日本帝国主义加大力度,在华扶植傀儡政权,渗透傀儡政治,控制沦陷区。一大批傀儡政权相继出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后政权合并,成立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接着,汪精卫投敌叛国,为己私利,投降日本,使日本支持其能够在华成立伪中央政权,在1940年于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行政院长”兼任“国府主席”。另外,虽然抗日战争时期属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联合起来,一致抗日,但国共之间仍旧摩擦不断,特别是在此时期,国民党内部顽固派更是主张反攻,增加了反共摩擦活动。相反,中国共产党此时坚持抗日,反对妥协,反对分裂,充满着夺取抗战胜利的伟大决心,仔细认真打好每一场仗,坚持与日军对抗到底,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维护抗日民族统战线。敌后战场于是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敌后游击战更成为共产党的主要作战方式。
在相持阶段后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中国也对日本宣战,以英国、美国、苏联、法国、中国等26个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日本处于弱势地位。1942年后,反法西斯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进入反攻阶段,国民党方面应英国请求,任命罗卓英为司令员,派遣十万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支援英国与日军作战。东吁保卫战、彬文那作战、救援仁安羌被困英军、缅东作战,雖然仰光、东吁、彬文那、腊戌最终失陷,但是中国远征军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史不容忽视的。然而在此时期,国民党内部,一党专政,政治腐败,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混乱不堪,虽推行新县制、行政三联制,政治上依旧腐败不堪;虽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战时经济仍然陷于困顿,社会危机出现。相反,此时共产党统治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政治上加强民主建设,推行普遍选举制,建立参议会,施行三三制,更接受了党外人士李鼎铭的建议,在中央推行“精兵简政”;经济上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一元化领导加强。总的来说,共产党敌后根据地良好的发展,稳固的后方建设给敌后战场与日军的对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促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迅速发展起来。八路军加速扩大华北的敌后根据地,建立冀中、晋冀豫、冀热察、山东、冀鲁豫根据地,并在根据地进行反“扫荡”作战,击破日伪军的“扫荡”意图。八路军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最值得提起的一次战役。这是由八路军领导的华北地区的一次非常大规格的交通破袭。“百团大战”经过三个阶段的紧密作战,,于1941年1月底迫使日军退出根据地。当时八路军总部公布的《百团大战总结战绩》称:毙伤日军20654人,毙伤伪军511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俘日军武装移民56人,消灭日伪据点2993个,缴获大批武器器材,破坏铁路948公里、公路3004里,破坏煤矿5所,伪军反正1845人。除此之外,新四军也在华中地区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建立了苏南、皖东、豫皖苏、淮海、鄂豫边敌后根据地。
虽然相持阶段敌后战场为主要战场,国民党也开展一系列反共活动,也经历了皖南事变,但共产党依旧不计前嫌,仍然坚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中条山会战期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承担交通破袭任务,有效控制日军,并部署大规模的游击战,阻断日军的交通线,拔除日軍据点,牵制日军兵力,掩护了国民党的撤退。总体来说,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国民党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也歼灭了一些日军,牵制了日军一部分兵力,配合了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战。
总之,在相持阶段中,虽然国共之间有摩擦,但联合抗日的心是不变的。敌后战场在此阶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大获全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战略反攻阶段,是从1944年初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反攻阶段中,共产党积极反攻,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一时期,敌后战场优先转入反攻作战,这为国民党正面战场进入反攻阶段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一直拖延,不肯进入反攻阶段,只想等着日本投降,直到1945年5月后才有了一点反攻。所以敌后战场在反攻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反攻阶段,日军后方空虚,共产党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敌进我进”方针的领导下,向敌后发动了大规模攻势。1945年后,中共发动春季攻势、夏季攻势,收复失地,解放人口,扩大根据地。反攻桂柳,收复了广西省,也收复了福建、浙江、江西地区的失地,发展了根据地。在豫湘桂战役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采取了“敌进我进”的方针,积极面对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中共积极的大规模的配合,分散了日军一部分兵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的压力。正面战场虽然已注定了最后的溃败,但也吸引了大量日军,共产党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攻入日军空虚的后方,发展根据地。虽然最终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但它激起了全国人民夺取胜利的决心。共产党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积极主动争取国共关系的缓和,但国民党并未同意。尽管这样,共产党仍然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军投降,这也标志着中国获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是最为坚定的抗日派,始终坚持抗击日军,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打持久战。在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思想的指引下,仔细研究持久战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作战中贯彻持久战略。持久战略的一系列优点更是在相持阶段体现的淋漓尽致,再加上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游击战,最终支持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总之,在不同时期,共产党充分发挥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在防御阶段,一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一面发展自己,开辟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相持阶段,始终坚持抗战,永不放弃,撑起了相持阶段的抗战大局。最终迎来了反攻阶段胜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第九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4]胡德坤.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战略支持.[J].武汉大学学报.2015(04)
[5]阎治才.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8 页。
[2]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1.
[3]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第九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