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关系之新态
2020-10-09孟令悦
孟令悦
摘 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毫无疑问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但我们却不能以二分法来简单割裂它们,二者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相互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在二者的不断矛盾互动中碰撞出了永恒的 “文学”火花。在当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这一全新创作模式和阅读互动关系悄然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网络文学所体现的“民间性”与“个人性”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得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间的水乳交融关系进一步深化。那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什么发展新态、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是笔者所要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文学;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互动关系
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概念界定
要谈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首先要对二者的定义有所了解:“民间文学”是一种由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集体创作的文学范式,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集体无意识”的“口传的文艺”,其主要有四大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作家文学”则是相对于“民间文学”而言的另一种文学范式,即“书本的文艺”,多为作家个人独立创作或编撰,是作家对自身深刻体悟社会人生的有意识的抒发,个人性比较强。不管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其根基均在于社会生活和时实践,在生活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第一部分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明显区别,但二者既然同为“文学”,那必然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段宝林先生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中提到“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公社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在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专业的作家,这才有了作家文学”,这种将民间文学作为作家文学发展基础的观点为学界所普遍认可,也说明二者从原初时起就有无法割裂的血缘关系。
虽然在作家文学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文学都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位置,但其在题材和思想方面,在提供典型形象方面,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方面以及语言方面对作家文学“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却是不可忽视的。
而作家文学,虽说是后起之军,但它却以压倒之势长期占据着文学统治地位,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从文化分层中心态文化层的角度来看,民间文学同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其创造、表演、享有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生活本身的高度浓缩,是人民日常精神与道德最直接最天然最真实的反映,有学者将其归于“社会心理层面”;而作家文学则是经过有意识的挑选加工后的社会心理的深刻剖析,是曲折的艺术的表达,被归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既然文人作家会对民间社会心理进行有意识的曲折表达,那客观上就会有利于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和保存。不仅如此,作家在借鉴民间文学进行写作时也必然会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创作,这就进一步丰富了民间文学的内涵,提高了民间文学的借鉴价值,例如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对民间传说进行搜集借鉴,而在借鉴过程中又对某些传说进行个人再创造,现今流传于浙江一带的王六郎故事便是受其再创造的作品《聊斋·王六郎》影响的写照,又如现当代文学中王安忆依据“大禹治水”创作了《小鲍庄》,苏童在“孟姜女哭长城”的基础上写出《碧奴》等等。当然,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有时也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作家所利用,文人作家因其阶级需要而对民间文学进行歪曲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发展新态
实际上关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前人概述几已详尽,以上总结主要是为了回忆二者在过去时里的关系常态,方便与当下新媒体背景下的关系新态进行比对。
自书面文学的兴起以来,口头文学已呈江河日下之态。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等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这种新的交流工具与方式的出现使得传统面对面的口头对话方式日益式微。有人担忧网络文字交流的便利会进一步扼杀“舌尖上”的民间文学,但事实却是振奋人心的,互联网的崛起不但没有加剧民间文学的衰亡,反而促进了民间文学的复兴,重新唤醒了被精英创作时代打破的民间“自由精神”,可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以互联网为载体首发的文学首先被称为“网络文学”,许多人将其直接等同于网络民间文学,确实其中有一部分仍承袭着传统民间文学样态,面对网络文学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它与民间文学的亲近状态,但这样的“等同”评断是不严谨的。实际上网络文学不仅存有“民间”因子也有“作家”参与,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二者杂糅的基因突变。
网络文学中的“民间性”特征极其明显,这是它容易被归于民间文学的缘由,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作家文学因素。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是“口头性”,这并非意味着没有书写,“口头性”的理解不能字面化,更重要是指文学风格的“口语化”,体现在作品的框架、情节、人物、节奏等方面。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晦涩难懂的作品在网络上并不受欢迎,一些影响巨大的网文作家,例如痞子蔡等,也会使用通俗易懂甚至带有幽默调笑意味的口头性文字,有的作品甚至出现了直接表现心情的颜文字,这使书面文字也带上了口头交流的表情。即使是要求狭义的“口头性”,当下互联网的连接功能也早已能满足。这种网络“口头性”还能将民众“面与面”的沟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化。旧时的口承艺术或许是活跃在一个小村镇,新媒体技术则能将交流范围扩大到整个“地球村”。不仅是空间上的扩张,时间上也被延长。旧有的口头交流方式只能在双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实现,而现在各种网络APP的推出早已使人们得以延时交流,交流内容也可以被保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口头”接触的途径和机会。
不仅是“口头性”,网络文学的“集体性”也体现的十分明显,并且还是升级了的民间文学“集体性”内涵。由于网络文学对于发布作品的门槛并不高,“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可同台上演,民众自然参与众多。但此“集体性”非彼“集体性”,网络文学中的“集体”是由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网民”群体构成,其中不乏一些精英作家。通过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作家之间得以互相沟通、分享创作;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作家即时发布作品,读者即时反馈评论,网文的写成过程就像是口耳相接的表演过程,即使是精英文化取向的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也无法摆脱读者集体思想的影响,读者不再是传统作家隐私创作过程中揣测的假想对象。读者与作者的界限被模糊,写手群体性代替作家个体性,“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结合日益紧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集體性与个人性的对立范畴。
网络文学的稳定性自然低于作家文学,但其变异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变异也并非完全相同。传统民间文学是不可避免的不自知的变异,依靠记忆的口头讲述者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讲述内容难免会发生变化;而网络文学的变异则可能是作者为了适应读者的某些新要求而对已有作品加以创新,这是一种更具个人性的有意识的变异,“有意识”使变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减弱的。此外,网络文学更新换代之快并没有凸显出“传承性”的特点,进一步说明网络文学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传统民间文学。在“匿名性”方面,网络小说也呈现一种新变。民间文学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其创作者大多无处寻觅,并且这里的“匿名”是被动的,作家文学作为一种个人创作,作者拥有署名权、发表权等著作权,因而作者是谁大多是明确的,当然少部分佚名除外。现今网络文学中作者的署名则是五花八门的,作者确实是署了名的,但读者却基本无法从中获取其真正的个人信息,这应是网络作家为了方便自由的创作而采取的主动“匿名”。
以上主要是从与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基本特征进行比对的角度来分析网络文学中的“民间性”与“个人性”,接下来笔者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首先,网络文学作家在创作时或许很少考虑自己的作品要归属于哪一类文学,特别是在网络文学产生的初期,对经典作家文学的改编与创作现象突出。即便是当下,在一些宫斗、玄幻、修仙的网文领域中也能很明显的找到借用经典诗词或是《周易》《道德经》等经典文献的痕迹,不过网文整体风格渐趋大众化也是事实。另外,一些以孤高来标榜自己传统精英型作家近年来也纷纷开启博客,注册论坛,与广大群众交流创作心得,一些甚至直接签约了網络文学公司,进行网上作品连载,成为网络作家中的一员。这种发布方式的转变并非单向进行的,网络文学作家会选择将其代表作以传统形式出版成书或在报纸期刊上连载,优秀的网络写手加入线下作协也成为常态,2019年仅江苏一省就有10位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协,文学疆界因此大大拓宽。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一直以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但随着历史发展,口成社会与书写社会间的隔阂却日益加重,书写社会占领了绝对高地。在这种发展日益不平衡的情况下,现代文化产业和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二者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一定要利用好这种新型“口成”形式,不仅要挖掘保存已有的口头文学,借用网络扩大其传播范围,还要实时留意 “网上冲浪”的民众的心声,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文学的价值。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种复杂的新态也造成了网络文学秩序的混乱,由于“板正”的传统文学风格在网络平台上并不受欢迎,导致一些文学作品的改编创作过于随意,甚至在商业资本的推手下“胡编乱造”,过度凸显民间文学的娱乐、发泄、消遣功能。因此,把控好“民间性”与“个人性”的平衡是关键,这要求文学作品既要是有内涵的娱乐,又要是大众化的经典。
就像民间谚语所说“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也是相互关联、彼此缠绕的两种不同文学样态,但种下他们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分辨的,只要照顾它们健康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得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日益难分难解,我们谈论二者间的关系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相对权威的僵化概念,更重要的是在理解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促使它们携手并肩、取长补短,让文学能够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浪潮中挂帆前行!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五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黄悦.论当代网络文学对中国神话对创造性转化[J].西北民族研究,2019.
[4]张熠.网络文学:改变作者构成和文学生态[N].解放日报,2018,1.
[5]徐钊.从网络民间文学看民间文学对发展与回归[D].暨南大学,2006.
[6]杨新敏.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J].苏州大学学报,2003,1.
[7]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J].民俗研究,2019,2.
[8]徐赣丽.再论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与作家文学相比较[J].民间文化论坛2013,2.
[9]肖群 郭郁烈.文化分层中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J].甘肃社会科学2012,1.
[10] 张春梅.冲突与反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J].中国文艺评论,2017.
[11] 王青.互动的生命 常青的艺术——从《聊斋志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动关系[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