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戏剧音乐游戏指导策略探讨

2020-10-09方秀梅

成才之路 2020年27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综合素养指导策略

方秀梅

摘 要:教师通过儿童戏剧,能引导幼儿运用肢体与表情、声音与语言进行感知、想象和表达,实现幼儿综合素养的提高,而音乐游戏的融入能让儿童戏剧更加有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介绍儿童戏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戏剧音乐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将音乐游戏融入到儿童戏剧中进行论述。

关键词:儿童戏剧;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G61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106-02

儿童戏剧包含了人类众多的艺术形式,它独特的魅力能激发幼儿的潜能,使幼儿通过这些游戏增加生活体验,并在精神上获得愉悦之感。但在现今的儿童戏剧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不能满足儿童戏剧教育的需求。重视儿童戏剧,并且将音乐游戏融入其中,能够点燃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本文对如何在戏剧教育中加入音乐游戏,以提高课堂效率,健全幼儿心理人格进行论述。

一、儿童戏剧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关于儿童戏剧的教育活动与课程从北宋年间就开始出现了,但是这些戏剧活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只是在幼儿园课程中有较少量课程中包含了相关戏剧活动。有研究人员就幼儿园儿童戏剧表演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在戏剧中加入相关背景音乐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直到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儿童戏剧研讨会才真正深入探讨了我国儿童戏剧的发展,认为儿童戏剧不仅仅是要融入课堂,更要以学生的兴趣发展和综合素质为切入点,根据儿童心理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尽管如此,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仍处于摸索期,很多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另外,教师没有认识到儿童戏剧的重要性,对儿童戏剧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戏剧音乐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他们语言表达不够丰富和流畅的情况下,“假装”是幼儿最擅长的“语言”,如假装睡觉、假装骑马、假装成超人、假装打妖怪等。幼儿这种“假装”的天性,正是戏剧天性的生动展现。因此,在孩提时代,幼儿需要戏剧的滋养,需要戏剧教育的启发。更为重要的是,戏剧是幼儿把握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与艺术是两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将游戏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戏剧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社会性的有效活动形式之一。幼儿可以根据自主意识来进行表演,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展现不同的特点。近年来,儿童戏剧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无论是国内自有还是海外引进,儿童类相关剧目演出活动展览日益增多,剧目演出的质量越来越高,观演人数呈持续性增长。从通常的定义来说,儿童戏剧游戏包括想象游戏、模仿游戏、造型游戏、音乐游戏和表演游戏。本文探讨的是音乐游戏,是指儿童在音乐和歌曲的伴唱下进行的自由游戏。

三、戏剧教育中音乐游戏的指导策略

1.提升教师素养

虽然理论戏剧教学适用于任何课程,但还是要从中文、英文开始,然后到常识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最后延伸到科学、数学等学科。在戏剧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戏剧知识,而且要具备利用游戏开展教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清楚戏剧游戏的玩法、重点与难点,捕捉幼儿在细节上的表现,给予幼儿更多自主体验的空间。教师在戏剧教育课程中还要开发自身创造力,将所学应用于与幼儿的互动,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带动幼儿艺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2.幼儿戏剧游戏音乐材料的选择

想要开展幼儿戏剧音乐游戏,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材料。首先,教师要明确戏剧音乐游戏的目的不是习得性的技能传授,而是通过世界名曲、中国传统民歌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其次,教师选择的音乐材料要反应音乐要素,使设计的游戏体现出节奏、音高、音色等的简单区分。再次,教师选择的音乐材料还要结合一定的故事性、文学性、戏剧性、艺术性。教师可以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为基础,开展特色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以及我国的戏曲有哪些种类。音乐游戏不仅能让幼儿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的内容,还能强化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最后,教师选择的音乐材料要体现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让幼儿通过聆听音乐,体会音乐之中的情感,体会人性美,学会同理心。

3.儿童戏剧音乐游戏的应用原则

在儿童戏剧音乐游戏中,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开展教学。首先,教师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来选择角色、游戏等。其次,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每场戏剧,让幼儿明白无论是主角、配角、背景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再次,教师要让幼儿充分表达参加戏剧音乐活动后的感想、对角色的看法等,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和特点。

4.儿童戏剧音乐游戏的具体运用

教师要让幼儿进行课前热身,包括身体各部位及感官的热身活动,让幼儿快速进入状态,训练幼儿的观察、模仿、合作等能力。教师可运用美式戏剧教育里面适合中国幼儿玩的游戏,训练幼儿的语言与沟通能力、自信心、表现力、逻辑思维能力、艺术表达以及认知世界的能力,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艺术表演的兴趣。教师还可通过词句训练、记忆训练,引导幼儿把剧本中的歌词、台词背诵下来,使语言表达不再是表演的障碍。教师应配合台词、歌词专门编排的原创舞蹈动作,让幼儿通过肢体语言正确表达歌词的含义以及内心情感,掌握正确的情绪表达与疏解的方法。教师要让幼儿能够透彻理解歌词、台词的含义,并将其理解真正转化成表演,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创造力以及对戏剧和多元文化的鉴赏能力,帮助幼兒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可通过天性释放练习、个人表演练习、对手戏及集体戏的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同理心、情绪管理能力、专注力。教师可通过歌舞同步训练、情感演唱法、情感舞蹈结合、唱跳演综合演绎法等方法的结合,让幼儿体验戏剧过程,从试音、选角、训练、排演到舞台正式演出,全方位地训练幼儿,让幼儿在戏剧中学会表演,锻炼语言、肢体协调、社交等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5.加强戏剧游戏的评价与反思

目前幼儿园对于戏剧教育的测评很少,教师应从表演技巧、情感表现、造型设计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教师可对不同的幼儿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幼儿在戏剧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不善于表达的幼儿,促进戏剧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自然开放的氛围中,教师通过韵律、对白等形式,带领幼儿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进行戏剧的创作和表演,可以让幼儿获得游戏的满足和多种有益的成长经验。在戏剧表演中应用音乐游戏时,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选择合适的幼儿戏剧游戏音乐材料,了解幼儿戏剧音乐游戏的应用原则,合理开展幼儿戏剧音乐游戏,加强戏剧游戏的评价与反思,让幼儿在感受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知识和情感等的渗透,使幼儿在戏剧音乐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谭旭东.中国儿童戏剧发展与史论研究的思考[J].中国戏剧,2019(07).

[2]庞贝贝.幼儿园戏剧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倪娜.传统文化素养主题下的儿童戏剧教育论析[J].艺术科技,2019(05).

[4]余茜.欢乐“游”“戏”畅享童年——创意戏剧融入幼儿自主游戏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8).

[5]郑悦.戏剧游戏在教育戏剧中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综合素养指导策略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