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10-09温莲峰

成才之路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数学教学

温莲峰

摘 要:教师创造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能让学生通过情境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应善于利用情境设置进行课前导入,利用实践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教学;实践;故事;问题;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9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达到情感上的提升。数学学科看起来枯燥无味,充满定理与公式,但实际上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这个科目,对于抽象的概念公式难以理解,教师应当找出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做到真正地将课堂和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方面都进行了转变,但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深深影响着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单方面地输出知识,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中,简单的记忆并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断思考才能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怎么做,而应该启发他们,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而有的教师对情境教学不认可,不愿意在情境创设上花费时间,从而导致情境教学无法走进课堂。实际上,情境教学能够改变以往课堂上学生只是聆听者的现状,让学生通过自身表达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理解,和同学一起进行探讨和交流,在探讨和交流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二、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的策略

1.善于利用情境设置进行课前导入

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容易在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还不能迅速做好上课的准备,需要一些过渡时间。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课前导入,不仅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还能够順利导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因此课前的情境导入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猜个谜语:“三个兄弟,个子不同,小弟最高跑得最快,小弟跑了 60 步,二哥才能走一步,大哥最矮,走得最慢,二哥走了 60 步大哥才能走一步。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呀?”通过这个谜语,学生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再通过故事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

2.利用实践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所接触的数学知识还处于比较浅显的层次,大多数都能对应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想要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实践类的课堂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在上课的时候发给学生,让学生比一比这些卡片的边长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一样长,或者有哪些边相等。这样,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很容易就能得出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在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出“正方形周长=4×边长”这一公式,而长方形也一样,是对边相等,就能得出“长方形周长=2×(长+宽)”。通过这样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对周长和边长之间的关系掌握得更加牢固。

3.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枯燥的数学理论,故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因此,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故事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用这种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学到关于数学的一些常识,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个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圆周率的概念之前,先给学生讲一讲发现圆周率的小故事,如我国古代第一位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利用课堂中插入的简短的故事,可让学生对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有初步的理解,也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田忌赛马”“曹冲称象”等故事入手,通过简明的语言以及一些小的道具为学生呈现这些有趣的故事,并让学生对这些故事的情境产生思考,进而理解其中的一些数学知识。

4.设置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因此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大多是以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模式进行,这样的师生互动模式毫无新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并不利于学习。想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还不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余数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乘船或者乘车等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去过兴庆公园吗?那里的景色可美了,还能划船呢,你们想去吗?”学生给出回答以后,教师随即提出问题:“现在我们班里有23个人,要租船去划船,每条船可以坐5个人,要租几条船才能让我们23个人都能够去游湖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得到23 除以5等于4(条)余3人。教师再次提问:“现在怎么办呢?余数3表示剩下3人,剩下的3位同学不能乘船了,没有人想被留下来,那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谁来想想办法?”马上有学生说3个人可以再租一条船,这样全班23 人都可以去游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且完善:“3个人可以再租一条船,所以需要 4+1=5条船。”这样的教学情境十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在这种实际情境中能产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在知识的理解上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5.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有所升级,许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使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为学生做现场的情境模拟。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立体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点时,只凭借板书是无法展现这种立体感的,学生可能会搞混这些面的对应关系。教师可以通过PPT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全方位地观察图形的各个面,从而加强对图形的理解。这些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拉近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从数学学习伊始就给予足够的重视,用积极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好的数学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构建多样的情境教学课堂,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发挥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班树峰.问题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2]杨林建.开掘情境教学空间,发展学生数学素养[J].江西教育,2019(36).

[3]魏富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

[4]孟祥真.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

猜你喜欢

故事情境教学数学教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