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理念下“跑”的技能教学探析

2020-10-09陆钒

成才之路 2020年25期
关键词:运动技能生活教育体育教学

陆钒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同样,体育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对于“跑”的技能教学,体育教师可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基于“跑”的技能形成条件,在具体教学措施上丰富“跑”的形式,创设 “跑”的情境,注重“跑”的技能的多元化评价,实现动作技能的生活化迁移。

关键词:生活教育;体育教学;运动技能;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116-02

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强调体育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明确指出“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要将传统体育课封闭的运动技能教学与现代学生生活需要相结合,实现运动技能生活化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活中各种体育资源丰富教学,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通过有趣、多样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眼中枯燥的技能动作训练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学以致用,真正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本文结合“跑”的技能教学探讨生活教育理念的应用。

一、“跑”的技能形成条件

运动技能的形成既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通常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可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动作自动化是动作技能掌握的重要阶段和最高阶段,是由运动技能向技术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实现“跑”的技能向“跑”的能力转化,才是 “跑”动作技能的形成标志。

传统的动作技能教学有一定局限性,制约了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一方面,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局限于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动作技能,呈现的是标准化动作技术,即所谓“封闭式”教学,学习过程单一、重复、枯燥。如快速跑的教学,教师往往通过示范、讲解基本动作,让学生重复进行短距离跑练习,被动接受跑的动作技能,难以体验到运动乐趣;在接力跑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练习传接棒技能,学生难以保持积极的参与热情;在障碍跑中,教师通常会利用垫子、跨栏架、标志杆等器械设置障碍,让学生完成爬、钻、跳、跨等基本动作技能,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持久。又如耐久跑,它是一项长时间、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动作单调枯燥、生理负荷量大的运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平时教学多在跑道上进行,学生要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地进行单调重复练习,他们常表现出畏惧、态度不积极、信心不足、厌倦等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运动技能的培养缺失必要的技能迁移,即缺少突破体育本身以外的拓展技能迁移。只有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完整的动作技能教学,才能完善动作技能的形成。

二、“跑”的技能形成策略

1.循生活之源,丰富“跑”的形式

“生活即教育”意味着“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也是人类固有的运动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跑”的活动,“跑”的运动技能也是体育教学基础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要体现“跑”的动作技能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实现动作技能的生活化迁移,就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跑”的内容,发展学生在不同生活环境下的“跑”的能力,将教材内容向生活化方向优化、拓展,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体育课堂中“跑”的技能教学是在平整的跑道上进行的,没有任何条件干扰和阻碍,而生活中所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环境,在场地、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学生动作训练的体能要求、呈现形式也会发生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更加生活化,如进行山地徒步、远足郊游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跑”的拓展方法,如垫步、跨步等不同姿势,向左、右方向的侧身跑,手提书包或拎手提袋的拎物跑,单双肩背书包的台阶跑等,让学生根据场地环境的改变灵活运用“跑”的动作,使学生的动作技能、体能发展与环境所需要的技能相适应。

在遇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学生所具备的生存技能、逃生技能,是课堂中快速奔跑、障碍跑动作技能的应用体现,它需要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不确定性障碍的判断能力,在无准备的情况下用好“跑”的技能。结合生活技能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动作基础上的拓展方法,如进行低重心、高重心跑,躲闪跑、追逐跑,两臂在头后的弯腰跑,多人合作牵手跑,多人合作持竹竿或持绳跑等多种形式;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器械或生活资源丰富课堂中障碍跑的形式,发展学生匍匐前进、避让、滚翻、攀爬、跨、钻、跳、绕等多种障碍跑的能力,增强运动兴趣,使课堂教学的动作技能与探险、逃生等环境下的生存技能相适应。

2.循生活之源,创设“跑”的情境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他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在做上教,学生要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要求学生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其真实含义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因此要使学生将所学的运动技能运用于生活,就必须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获得并体验知识技能。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校园操场上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把课堂学习内容融入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完成训练任务。低年级学生在走和跑单元可以设计“动物王国大比拼” 等情境,模仿各种动物的走或跑,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对于“负重搬运”跑的游戏,可以设计成“抢运书包”“欢乐丰收”等情境,使搬运的形式更加生动;在“障碍跑”教学中,可以将“森林探险”情境引入课堂,利用生活常用物品或器械设置不同的障碍,如坑洼的田野(废旧的轮胎)、雪地(地毯)、独木桥(长板凳)、山洞(废旧的纸箱)、树林(矿泉水瓶)、山丘(梯子、垫子)等,让学生运用跨、跳、绕、钻、爬、滚、踩等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快速通过,提高学生在自然地形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耐久跑教学中,可以设置“定向越野” 情境并利用校园进行“自然地形跑”,通过改变跑的环境、路线,如矩形跑、圆形跑、三角形跑、利用篮球场地跑、加入背景音乐跑等,也可通过改变跑的形式如匀速跑、变速跑、变向跑、定时跑等,尽可能让学生感受跑的乐趣,提高耐久跑能力。

三、“跑”的技能形成评价

動作技能学习的评价是一个综合知识技能和实际运用的评价过程,对于体育课堂“跑”的技能形成评价,则应是对课堂中“跑”的技能在生活环境中的运用,即生活“跑”的能力评价。从评价指标讲,可以从时间差、难度系数、应变能力、集体配合度等方面来设计评价内容。

体育教学评价是多元化的,第一,可以进行个人完成跑的能力评价和合作完成跑的能力评价。如个人完成一套规定动作技能的组合跑;合作完成以持物传递或生活技能(穿衣服、穿拖鞋跑)为接力方式的接力跑。第二,可以进行在操场上模拟生活情境(可以用图片等)等以及利用校外环境完成跑的能力评价。课堂中利用器材或生活物品设置一定的场地,如矿泉水瓶、废旧的轮胎、小栏架、废旧纸箱等,学生要根据所学的技能动作在场地中合理地进行障碍跑,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完成组合技能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障碍判断完成随机的技能动作。另外,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家人的合作、配合完成规定的技能任务,从而获得家人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尤传豹.体育教学的生活回归——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05).

[2]包佶.体育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陈超能.体育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应对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18).

猜你喜欢

运动技能生活教育体育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