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0-10-09马海文

成才之路 2020年27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马海文

摘 要:思维品质是学生学习英语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提升的意义,探讨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英語阅读教学策略,指出教师要利用标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精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23.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62-02

思维品质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之一,这就体现出英语阅读教学一个新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时代向关注学生学科素养时代转变。这一转变需要英语教师改变英语阅读教学做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提升的意义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提升不仅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的重要路径。

1.促进课程目标达成

英语课程标准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指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还要关注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进一步扩展英语阅读教学功能,让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阅读技能的同时,在英语思维能力方面获得协同发展。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习得上,对于其英语应用技能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缺少足够的关注,导致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能打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现状,使英语阅读单向输出的现象得到有效扭转。它重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调动思维,不仅关注英语阅读文本的知识性,而且关注英语阅读文本自身的逻辑性,使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学会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将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3.引领学生自主阅读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围绕英语知识对学生进行单一化的灌输,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现代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调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经验和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英语阅读的主人。

二、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英语阅读中思维的提升点,从文章的标题入手,结合文章内容精选比较的角度,发挥英语阅读的文本资源效应,引领学生掌握思维建构的方法。

1.利用标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关注文本细节,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其中标题就是文本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文本标题资源挖掘,只是简单地停留在理解标题意思的层面,然后就进入到文本阅读。这种做法不利于充分显现标题的资源价值,也让学生失去了思维训练的机遇。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标题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是对这篇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学生通过标题能够透视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小见大,利用文章的标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利用标题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文章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英语阅读文本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标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所以他们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根据文章标题打开思维,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推理。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认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2)利用标题提高学生预测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利用标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预测和猜想,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利用标题进行预测不是胡乱预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文章标题,提炼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猜测,对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猜测。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入文本,去阅读和体验。由于进行了预测,学生阅读的针对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目的性更加明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无形中将自己的预测与文本内容进行对照,有效激发了自己的阅读期待感。不仅如此,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传统读者的身份向读者、作者的双重身份转变,并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猜测,进行比较验证,有效提升了思维能力。

2.精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目前,一些比较教学法的运用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教师对比较阅读教学进行优化,精选比较角度,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升级,使他们逐步深入文本内核。

(1)宏观比较,提高学生宏观建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渐进性,引导学生围绕英语文本开展宏观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宏观建构能力,让学生将不同的文本之间关联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文本主题开展同主题阅读学习活动,精心选择与文本主题相似或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求同或者求异比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掌握这一主题文本的阅读方法,形成系统性阅读思维。教师也可以进行求异比较,让学生掌握同一主题文本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不同点,打破常规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微观比较,提高学生微观思维品质。文本比较的角度既要注重宏观视角,又要关注微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微观比较时,要从文本精选一个细节,开展深度比较。例如,关于节日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语用领域的节日文化和中国节日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到中外节日起源、习俗等,以及节日背后深层次文化底蕴,把握中外节日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而感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思维品质。

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认知特点,并深入挖掘文本教材资源,根据文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比较角度,引领学生在比较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使文本阅读打破单篇文本孤立化的阅读现状,向纵深处推进。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训练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同时,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思维训练点,教给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还要利用标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精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宁之.落实阅读文本,关注阅读策略和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基于“湖南省2015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思考[J].英语教师,2017(07).

[2]丁翠.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18).

[3]刘伟.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的思考[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19.

[4]余秀敏,朱庆田.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19(20).

[5]周丽萍.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7(34).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