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思路分析
2020-10-09李媛媛
李媛媛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各个行业的信息呈现出爆炸式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简单的物质生活很难满足大家的实际需求,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群众文化舞蹈是大众文化艺术的关键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能力、表演能力,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发展,文化馆必须注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思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编导思路
引言
舞蹈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样性特点,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了群众文化的魅力,促进了文化娱乐领域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广场舞等群众舞蹈文化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影响力、表现力越来越强,但存在舞蹈编排时间不合理、舞者基础薄弱等问题,文化馆需要大力拓展编导与创作思路。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思路。
1.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中存在的问题
1.1群众舞者基础薄弱
通常情况下,群众文化舞蹈演员普遍都没有舞蹈技巧,很多舞蹈演员都是中老年人,其未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舞蹈形式训练,舞者的动作水平、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导致群众文化舞蹈创新、编舞面临着很大挑战。因此,在群众文化、舞蹈的引导下,文化馆需要深入分析题材选择、音乐配合、舞蹈应用、实际教学等内容。
1.2对编导重视程度不高
在群众文化舞蹈中,大众文化编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创作中,需要利用不同身体语言塑造舞蹈形象,充分展现舞蹈的问题。在编舞舞台中,舞蹈演员需要利用自身的身体、情感表达完成这项工作,极易产生枯燥心理。另外,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缺乏一定的平衡性,受幕后引导工作的影响,社会大众很少参与编导工作,缺乏对编导工作的认识,无法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
1.3舞蹈表现力不足
现阶段,群众文化舞蹈已得到大家的广泛喜爱,其能够准确表达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引起大家的共鸣。但在实际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过程中,大众文化舞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身娱乐需求,大家比较注重将目标转变成习惯,突出了大众文化和舞蹈的独特诉求。但是,在大众文化舞蹈的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就导致大众文化和舞蹈作用突出了身体动作,缺乏实质性、表现力特点,严重影响着大众文化和舞蹈的实际发展。
2.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思路
2.1合理选择舞蹈题材
通常情况下,舞蹈艺术题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其创作目的是突出题材的群众性,联系群众的日常生活。优秀的舞蹈作品应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接受,具有艺术排他性特点,但很难将人民群众知识水平、审美兴趣等进行融合、充分表达,无法得到大家的广泛青睐。因此,创作人员需要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活背景、精神需求,突出题材的生活性、通俗性,使大众积极参与,实现舞蹈创作的预期目标。
2.2提升舞蹈传播力量
为了提高群众文化舞蹈表现张力,舞蹈演员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舞蹈表演的亲和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了解亲和形象的相关内容:舞蹈的亲和力指的是以舞蹈运动作为重要表现方式,既突出主观者的情绪,又可以塑造典型身体特征的动态形象。但是,很多舞蹈演员缺乏专业的舞蹈学习经验,在塑造舞蹈形象时需要注重亲和力,塑造人民群众喜爱的形象,这样大家在观看舞蹈时会产生一定的喜悦感。另外,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将情感作为基础,添加具备亲和力的效果,确保舞蹈创作深入人心,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感,提高大家的审美水平,为群众舞蹈文化的传播提供保障。例如,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毕节市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服务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进行送文化下乡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宣传党的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不仅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热爱本土文化的热情,还将各种优秀的作品送到了基层,有效地提升了舞蹈传播力量。
2.3根据实际进行舞蹈动作设计
群众舞蹈演员和专业舞蹈演员的差异性比较明显,人民群众很少有时间、精力积极参与群众文化舞蹈训练中,大众文化舞蹈属于社会娱乐活动,现已得到广大社会人士的高度喜爱,这也是大众文化舞蹈的来源,其主要目的并非健身、休闲、娱乐。因此,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编辑既要注重群众文化舞蹈的美感、表现力,但不能局限在复杂、有难度的运动中,还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设计有难度适中、美感、有力的动作,为群众模仿、掌握提供便利。
2.4合理营造舞蹈意境
人民群众的表演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编导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创作的可操作性、传播性,合理编排、构思舞蹈作品,充分发挥出即兴舞蹈的作用,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人民群众的行为特点、日常行为习惯等内容,合理设计舞蹈动作。并且,编辑应注重人民群众创作的主动性,引导大家主动将行为习惯渗透到舞蹈动作设计中,这样才能够确保人民群众得到艺术升华,在即兴发挥的情况下,将艺术创作、生活创作融合起来,突出舞蹈创作的灵活性。在完成舞蹈主题选择、编排构思工作中,需要制作音乐营造良好的意境,音乐必须和舞蹈动作进行高度融合,尤其是音乐伴奏必须和舞蹈队形的协调性、统一性,明确舞蹈作品的主题,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参与体验。同时,舞蹈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音乐可以提高舞蹈的情感性、审美价值,将其和舞蹈情感、主题、动作进行协调,为营造舞蹈艺术境界提供支持,引导人民群众加深对舞蹈内涵的理解,这就需要将舞蹈作品编导和展示融合起来。另外,在选择音乐形式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具有协调性、时代性的音乐,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2.5装饰道具布景
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过程中,音乐与道具布景装饰都是其中的关键内容,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道具布景,突出舞蹈作品的艺术性、装饰性,确保舞蹈构思的直观性、具体性,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创作高质量的作品。同时,舞蹈道具具有辅助性特點,应突出辅助性符号意义,一般舞台上普遍应用绸缎、雨伞等生活道具,通过这些道具的应用可以将艺术和生活进行融合[3]。另外,舞台布景可以突出舞蹈作品的多元化社会意义,更好地表达作品情感和思想内涵,突出一定的增添修饰效果。因此,舞蹈编导应合理地应用辅助道具,做好舞台布景装置工作,充分发挥出附加要素的装饰作用,进而促使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群众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群众文化舞蹈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潜移默化受到群众文化引领和激励,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丰富了业余生活的娱乐。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和编导过程中,必须注重舞蹈主题思想、情感、动作等内容,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馈,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促进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丽.试论全民艺术普及——群众文化舞蹈的普及和开展[J].大众文艺,2017(05):17.
[2]李灿娜.舞蹈编导在舞剧创作中的主观意识与自我表达[J].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8,000(007):1-1.
[3]安元忠.现代舞舞蹈编导中的创作思想及创作结构[J].戏剧之家,2019,301(01):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