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策略
2020-10-09许莹
【摘 要】群众文化舞蹈属于群众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要内容。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和编导策略能够有效地推动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编导策略
引言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净胜文化需求有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舞蹈应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而生,群众文化舞蹈作为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产物,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将舞蹈艺术元素真正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实现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发展与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群众文化舞蹈,更好的扎根群众,发挥其艺术创作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力,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的需求。针对于此,本文将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简要介绍群众文化舞蹈的几种有效创作及编导策略。
1.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应用策略
1.1贴近群众生活,把握舞蹈创作题材
对于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来说,恰当合适的选题是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核心内容。在进行选题时,需要认清群众文化舞蹈是一种面向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因此,选题必须要把握群众性,选择能够被广泛的人民群众多接受和认可的题材。同时,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还要贴近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符合群众的生活背景、知识水平、审美等需求,这样才能够促进群众文化舞蹈更好的与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相融合。
因此,在实际选题中,群众文化舞蹈可以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从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传统音乐出发,选择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音乐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舞蹈动作的创作中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舞蹈培训或者以助力身体健康为主题的广场舞蹈、健身操等有利于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舞蹈活动,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中去,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广泛参与性。
1.2建立亲和形象,提升舞蹈传播力量
群众文化舞蹈要想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一定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一个良好的人物形象、拟人化的动植物等形象的艺术性塑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性,并且在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一个亲和的艺术形象,还能够有效的拉近群众文化舞蹈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力量。
通过使用一些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的艺术形象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能够增加文化舞蹈的亲和性,而在群众性传统文化宣传过程中,采用扇子、手绢等具有亲和性的群众性舞蹈工具,也能够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到文化舞蹈的宣传过程中去 ,促进群众文化舞蹈的传播。
1.3传达群众情感,促进文化内涵传递
群众文化舞蹈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编排各式各样的形体动作来表达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因此,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应当侧重于情感表达,、反映广大群众的内心世界,从而推动文化内涵的传递。
因此,在对群众文化舞蹈进行创作时,可以通过采用色彩鲜艳有代表性的道具,通过夸张的舞蹈肢体动作来表达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感同身受,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真正完成群众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2.群众文化舞蹈编导的应用策略
2.1把握群众文化特殊性,恰当确定舞蹈编排选题
优秀的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导能够有效的引导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对于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建设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对群众文化舞蹈进行编导时,需要精巧构思,选择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主题,使得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导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除此之外,在选择群众文化舞蹈编导的主题时,还可以选取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处理,在题材上激发人民群众的兴趣,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广泛参与。
因此,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导可以选择区域文化的特殊性,通过深入挖掘当地与众不同的人文特点,将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中常见的特色事物和文化习俗改造成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主题,通过群众文化舞蹈的形式,来表达人民群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生活的变活。通过这种人民群众自身代入的视角,从而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导中更好地吸引群众的参与热情。
2.2巧妙构思编排舞蹈作品,充分发挥即兴舞蹈作用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民群众在舞蹈表演水平上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最大可能的考虑舞蹈创作在人民群众自身上的可实现性和可造作性,只有考虑到人民群众的表演水平,对舞蹈作品的编排进行巧妙构思,发挥即兴舞蹈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传播效果。
在群眾文化舞蹈的编导中,可以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出发,与人民群众的行为特点相融合,根据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和动作特色来进行群众文化舞蹈的动作设计,重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舞蹈创作的能动性,来对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进行艺术升华,真正实现艺术创作与生活行为动作的良好融合,通过适当的即兴发挥,充分展现舞蹈动作的灵动性。
2.3围绕主题匹配音乐制作,提升艺术舞蹈创造境界
群众文化舞蹈的选题和编排完成后,如何对其进行围绕逐日的背景音乐匹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与舞蹈动作完美的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创设群众文化舞蹈的情景,使得人民群众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更好的体验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通过舞蹈作品背景音乐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的改变,还能够使舞蹈作品更具灵魂和思想。
总结:总而言之,群众文化舞蹈不仅仅是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对舞蹈动作的简单设计和编排,也不是人民群众随意的表演,而是一种将人民群众与舞蹈艺术充分结合所产生的文化活动。因此,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更需要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取材,通过对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从而更好的表达出情感。在群众文化舞蹈的编排中,只有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真正做到舞蹈艺术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融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舞蹈艺术的魅力和熏陶作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可如. “群众舞蹈”探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韩旭. 哈尔滨当代社区文化建设下的社会舞蹈创作方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李怡林. 当代社区中老年舞蹈文化现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以云南省的社区中老年舞蹈为例[J]. 大众文艺,2019(04):154-157.
[4]黄咏.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创新[J]. 艺术评鉴,2019(05):71-72.
[5]李怡林. 立足民族文化之根 推进云南舞蹈发展——云南舞蹈发展研究[J]. 大众文艺,2019(05):141-148.
[6]曾川. 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J]. 戏剧之家,2019(34):244.
[7]周晶. 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发展特征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19(12):137-138.
[8]曹艺.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以几个典型时期的群众舞蹈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19(16):144-145.
作者简介:许莹,女,马鞍山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舞蹈创作与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