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因素分解与达峰路径研究

2020-10-09李红梅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碳排放

李红梅

【摘  要】首先分析新疆地区直接碳排放行业特征以及集中程度和类型,随后分析间接碳排放行业总体特征,并对不同行业间接碳排放量进行对比研究,在明确各行业领域碳排放量差异的基础上,新疆碳排放达峰路径进行分析,明确差异化的碳排放量管控措施。旨在为地区行业碳排放量合理管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新疆地区;碳排放;行业特征

引言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需要能源作为保障,而化石能源燃烧生成的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减排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碳排放进行合理控制,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性地分析碳排放相关领域内容,有助于掌握排放和循环机制及特征,能够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完善和优化奠定基础。尤其是从不同地区碳排放情况出发,形成差异化管控措施,对于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1.新疆地区直接碳排放行业特征

1.1总体特征研究

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地区的能源消耗直接碳排放量随之上升,并且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加速。整体来看,第二产业直接碳排放高出第一和第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属于能源消耗量显著增长的领域,也是导致新疆地区直接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电力、水和燃气生产供应行业,也呈现出直接碳排放量显著增长的态势,且碳排放量和强度并未实现脱钩,排放强度的降低未促使排放总量随之降低,反而出现了迅速增长的状况。新疆地区经济产业机构当中,第二产业属于能源消费的主体,技术发展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碳排放量降低,但其节能减排的效果较为有限,应当针对性地采取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

1.2直接碳排放行业集中程度及类型

以直接碳排放量和强度为基础,可以将新疆各行业进行分类,I类行业是直接碳排放量达到200万t,强度达到1t/万元的,包括石油化工、化学、水电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等。II类行业直接碳排放量达到200万t,强度不足1t/万元。III类是直接碳排放量不足200万t,强度低于1t/万元的,包括设备制造、金属加工等,属于相对低碳行业,但行业规模较大。IV类行业是直接碳排放量不足200万t,强度达到1t/万元的,包括电器制造、木材加工等。

新疆地区的直接碳排放总量方面,首位是石油加工、炼焦与核燃料加工行业,之后是水电气生产供应行业,第三位是金属冶炼行业,之后是化学行业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以上五个行业属于地区直接碳排放的主体,呈现出显著的行业集中特征,少数的高耗能行业属于碳排放主体,并且行业集中程度有加剧趋势,石油加工、水电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均是能源密集行业,能源与资源投入均较大,并且属于新疆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较高的行业。此类行业消耗的能源中煤炭占比较高,现有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碳排放量与排放强度均相对较高。制造行业中,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的企业属于高科技和经济效益领域,并且能源消耗较低,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类型企业,其能源利用率也相对较高,对于煤炭资源的使用和消耗较少,其直接碳排放量与配方强度较低。家居制造、木材加工和纺织等劳动密集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煤炭能源消耗较多,能源利用率尚可,加之行业规模较为有限,使其碳排放量与强度较低。

2.新疆地区间接碳排放行业特征及分布研究

受到中间投入品的影响,间接碳排放量明顯较高,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从不同行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对比来看,第一,农林牧渔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是直接碳排放量更高的类型,其生产运营中的碳排放量大产品需求小,反之其他行业对此其产品需求大,造成直接碳排放量相对较大的状况。这两个行业属于新疆地区产业增加值较为突出的行业,直接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导致碳排放量较高的关键因素是行业规模较大。基于此,对此类行业进行减排管理时,可以从提升行业能源利用率和控制行业规模着手。第二,新疆地区的大多数行业直接碳排放量是低于间接排放量,如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制造、金属加工等,对能源需求和依赖性相对较低,生产加工中形成的直接碳排放量少,但受到产业特征和产业链的影响,行业间接碳排放量占总量的九成左右。因此,将间接碳排放量作为工作重点是较为必要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大力提升中间产品利用率,降低中间环节的能源消耗。在不同类型行业中,I类行业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均较高,需成为管控工作的重点对象;III类型企业尽管直接与间接排放量较低,但行业部门多,属于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在管控中也要予以关注。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间接碳排放量靠前的5个行业和直接排放相同,但总的来看,间接碳排放行业集中的程度更高。其中中间投入品间接形成的能源消耗较大,间接碳排放量随之增加,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减排工作中充分重视间接碳排放。

3.新疆碳排放的达峰路径分析

碳排放的总量和人均GDP间具有非常显著且稳健关系,呈现倒U型联系。根据结果新疆碳排放进行测算可知,当人均GDP达到20.84万元情况下,新疆各地州将会达到碳排放的峰值,也就是2495.85万吨,相应的新疆总的碳排放将会达到的峰值是37437.68万吨。根据2030年左右达峰的国家总体要求和2017年新疆碳排放现状,总碳排放为16650.00万吨,地州平均为1110.00万吨,以及新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综合分来看,初步提出达峰路径方案:控制碳排放总量增长率和人均碳排放增长率是新疆碳排放量按时达峰的关键,全国同步2030年达峰,碳排放总量增长率必须控制在9%以内,人均碳排放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4%以上的方案。

4.差异化的碳排放量管控建议

新疆地区的直接碳排放呈现行业集中特征,即少数的高耗能行业部门中,并且集中程度较高且持续增加。大多数行业间接碳排放量比直接碳排放量多,生产生活供应行业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间接排放量较多。从这种差异性的碳排放情况来看,针对不同行业实施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是十分必要与合理的。针对直接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要将提升能源利用率作为关键性途径,对行业和企业发展规模进行合理控制。针对间接碳排放高行业而言,自身就存在较长产业链以及产业关联效应,会导致相关行业碳排放量上升,其间接碳排放量明显高出直接排放量。基于此,在针对此类行业进行减排管控时,应当充分关注行业间接的碳排放量,促进中间产品利用率提升,并降低中间环节能耗。对于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均处于高水平的行业,作为新疆地区高碳行业,应当成为相关部门规划与管控的重点。另外,新疆地区还需要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中作出努力,促使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优化,对于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改进,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5.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疆地区的碳排放量逐渐增多,其中制造业属于直接碳排放主要行业。新疆地区的直接碳排放呈现行业集中特征,即少数的高耗能行业部门属于排放主体,并且集中程度较高且持续增加。全国同步2030年达峰,碳排放总量增长率必须控制在9%以内,人均碳排放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4%以上的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碳排放量和强度差异,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在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差异性的碳排放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马晨,陈前利,胡方芳,等.新疆碳排放核算研究特征[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03):233-240+267.

[2]孙郧峰,汪溪远,范经云,等.达峰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新疆碳减排的影响[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21):309-318.

[3]胡方芳,陈前利.新疆碳排放峰值预测[J].区域治理,2019(42):37-41.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碳排放
新疆地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研究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高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模式
济南市公共交通低碳发展路径探索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浅谈新疆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