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0-10-09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导航系统星座北斗

阅读指津、命题及解析: 丽水中学 潘大伟

材料一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是为全球各类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截至2017年9月,系统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测速精度0.2米/秒,定位精度10米,授时精度10纳秒。

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統”)

材料二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北斗三号首创了星间链路和混合星座的架构体系。该架构涉及星座轨道、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信号处理等众多学科和专业,技术复杂,攻关难度极大。北斗系统创造性地在混合星座间设计了星间链路,星地测量、星间测量使每一颗卫星的轨道位置精度大幅度提高。目前国际上都在对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技术进行研究,但只有我国的北斗三号从规划之初就把星间链路纳入建设体系,直接将其作为系统整体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北斗三号星座共计30颗卫星,其中24颗地球中圆轨道(MEO)卫星在距离地球2万公里的中圆轨道上,以7天13圈的速度飞行,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固定在静止轨道上,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跳着“8”字舞步,连续稳定地为我国及周边区域提供信号。

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北斗系统独树一帜,提出并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从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到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特有的混合星座设计,为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从理论到工程实践上都凸显了中国智慧。三轨混合的思路符合未来空间发展方向,包括空间资源融合、通导融合、天地融合等,也显示了中国北斗的技术前瞻性。北斗系统不仅能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和位置报告服务,而且能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这是北斗系统特有的功能。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北斗三号全面建成后,北斗三号系统将实现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以及覆盖中国和周边地区的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服务能力。

(摘编自《中国的北斗,牛在哪儿》,2020年6月24日《中国航天报》第5版)

材料三

芯片作为卫星导航基础产品的核心,近年来正逐步摆脱过度依赖美国GPS芯片的困境,以航天华讯、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华大北斗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助力中国北斗行业走出“缺芯”之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售已突破30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的销量分别占据国内市场30%和90%的份额,并输出至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开放性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与GPS、GLONASS进行兼容性操作。要想实现不同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涉及频谱、轨道的协调、卫星间互相操作等问题。频谱、轨道的协调相对容易,而互操作却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北斗导航系统的大生态尚未形成,在国内,只有特定领域、海事领域由北斗导航主导,其他领域还大多依赖GPS系统,如在通信领域,现下中国绝大多数的通信基站都依靠GPS进行授时和定位。

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将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2035年,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将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摘编自2018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3.0版)》)

阅读指津

第一则材料介绍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发展理念。

第二则材料介绍了北斗三号首创的混合星座的架构体系、北斗三号星座的组成及其混合星座导航卫星系统的功能。

第三则材料从数据及事实出发,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的问题,并从我国探索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上展望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

三篇选文的内容都围绕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开,从定义、特色、功能、问题、前景等角度介绍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小试身手

1.下列对材料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我国自行研制建设,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已经初步具备测速精度为0.2米/秒的导航能力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系统。

B. 我国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合作,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C.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升空,意味着我国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了服务于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部署。

D. 北斗系统具备特有功能,不仅能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还能提供位置报告服务。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北斗混合星座导航卫星系统有别于欧美的卫星部署,不仅能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和位置报告服务,而且能提供特有的短报文通信服务。

B. 北斗系统特有的混合星座设计,凸显了中国智慧,其三轨混合的思路也显示了中国北斗的技术前瞻性。

C. 北斗三号星座中,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固定在静止轨道上,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及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一起,连续稳定地为我国及周边区域提供信号。

D. 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根据材料,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A项,“测速精度0.2米/秒”是截至2017年9月的数据,且仅是该系统在区域导航方面的能力。C项,表述不准确,原文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D项,北斗系统的特有功能是“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

2. D

根据原文,北斗系统在“与新一代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后才有可能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 ①“缺芯”问题: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核心技术;②“兼容”问题:制定卫星导航系统的各项兼容标准;③“生态”问题:加速与新一代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④“体系建设”问题:分步建设,逐步完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猜你喜欢

导航系统星座北斗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北斗时钟盘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星座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