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一性”金课时代《金属切削机床》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0-10-09朱红萍金捷
朱红萍 金捷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和个性化学习的普及与推广。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着力进行“金课”建设这一契机,依托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金属切削机床》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建设与运用,以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共享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国家资源库《金属切削机床》课程建设与创新教学模式的双赢。
[关键词] 金课;创新教学模式;资源库建设;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两性一度金课时代《金属切削机床》国家资源库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2019JSJG471);2019年沙洲职业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金属切削机床》国家资源库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JG2019G04)
[作者简介] 朱红萍(1978—),女,江苏张家港人,硕士,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金 捷(1962—),男,湖北鄂州人,本科,沙洲职业工学院机电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263-02 [收稿日期] 2019-12-03
一、引言
建设中国“金课”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重要主题。自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以来,各高校近两年一直致力于开展五大类“金课”的建设工作[1-3]。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续开展常态化的国家资源库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应用,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打造一批“金课”,灵活巧妙地将慕课中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课堂中借鉴,实现轻量化智慧教学,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转变,也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课题。
二、《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以介绍机械加工中常用到的普通加工机床的通识性内容为主。目前,教师授课主要借助于智慧职教平台以及边建边完善的国家资源库平台进行。尽管课堂教学方式能将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突显出不少问题。教学现状如下:
1.教学平台及其课程资源使用率不高。经过初步统计调查,平台的应用基本依靠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在课下使用。教师利用职教云课堂授课、互动频率不高,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PPT+黑板的教学模式,偶尔穿插学生分组讨论展示环节,而学生往往自制能力比较弱,最终导致应用量较小,资源库平台形同虚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
2.课程教学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由于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课程的过程考核没能有机地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协同探究相结合,做到有问必答,学生线上学习质量和效果,在课堂上无法很好地检测、考评。考核学生没能建立多元化、过程性、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考核评价模式,重点考核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生使用平台学习难以抓住课程的难点、重点。由于课程知识的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时间碎片化,教学过程中仅凭借课堂有限的学时,很难让学生把平台资源上的碎片化与学科专业完整性一一对应起来,很多同学都是为了“刷课”而去学习课程资源。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的教学改革应着重放在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上。学生线上主要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视频资源、教学文本,通过在线讨论及在线测试巩固自主学习的知识点。线下通过教师推荐书籍的研读、个人作业及自学补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课内教学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重点、难点,小组讨论答疑及汇报展示等方式,进一步透彻理解相关知识点。课外学习主要通过实践调查、小组作业及小组交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把教师推送的导学、督学,进行在线检测、巩固,深度拓展个性化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只有把这几个环节有機的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优化《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都知道,将信息化技术有效地融入高职课堂,需要构建“教师—学生”双评价主体的OTSOI五维评价模型,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自评、自诊、自改提供参考依据[4-7]。作为一名专业课的一线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结合《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重视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重视课程资源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合理安排、调整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资源学习的侧重点,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的线下活动,主要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学习成果展示等,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二是建立完善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传统的教学评价和在线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课程成绩不单纯地以单次考试、测试评价为主,而是更加侧重多元化、过程性、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考核评价模式,重点考核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是丰富课程资源,完善课程国家资源库资源建设。依托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金属切削机床》课程建设平台(图1所示),整合原有教学资源、扩展素材、融入新技术,不断完善、补充课程资源库,将课程知识点碎片化。国家资源库平台建设要从学生的兴趣习惯入手,将平台与教学,平台与兴趣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平台利用率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将手机融入课程,将资源库平台与微信平台和课堂平台等多平台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库的使用率,使平台有效促进教学。
四、结语
信息技术给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8-9]。高校课程的“金课”建设道路曲折而漫长,我们需要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多维度改革,有机地融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之中。人人接收信息化、参与信息化、使用信息化,让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发挥最大的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2]路爽,顾韵华,王琴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7):106-108.
[3]张红梅.大数据环境下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24-225.
[4]杨臻.建设“金课”视域下高职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培训,2019(9):33-35.
[5]振博,陆轶.基于“职教云”的可持续性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法的研究——以《飞机构造基础》为例[J].科技视野,2019(7):165-167.
[6]张芬香.“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7(8):63-66.
[7]金楠等.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9):13-15.
[8]马骏杰.基于“互联网+”的DSP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7):26-28.
[9]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