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制的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20-10-09曾小明郑艳萍于舒婷
曾小明 郑艳萍 于舒婷
[摘 要] 近年来,福建省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各中职学校纷纷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增加了德育和语数英等公共基础课程课时。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专业课的课程数和课时量都在不断缩减。面对这样的职教改革环境,如何在目前专业课课时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专业课课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中职教育破题的关键。
[关键词] 计算机;工作室制;学业水平测试
[基金项目] 2018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工作室制的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ZB2018053)
[作者简介] 曾小明(1967—),男,福建松溪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研究;郑艳萍(1979—),女,福建福州人,软件工程本科双学位,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研究;于舒婷(1984—),女,福建福州人,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平面设计相关领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381-02 [收稿日期] 2020-02-22
2017年,福建省开始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施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考试包括公共课程考试和专业课程考试。考试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升学,为此各中职校为了保证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纷纷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公共基础课程课时量大大增加,相应的专业课程课时量却大幅减少。
由于专业课时的大幅缩减,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企业和公司的模拟或真实项目,没来得及完成专业技能教育就匆匆进入职场,學校技能培养的缺失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那么,在专业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保持一致,以便更好地适应今后的职场。工作室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强调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生产中学,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多应用于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它是指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对学生分方向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参与计算机企业的真实项目,从项目的分析到任务的提出、任务的分解、任务的分工、任务的实施等环节全过程参与完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完成了从学习者到操作工人的转变,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并增加了对专业的兴趣;企业也可以完成对未来准员工的培训和挑选,缩短了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周期并降低了培养成本。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二、课程整合与课程设计
以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多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围绕不同的学科对每个班级进行授课讲解。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传授的虽然都是彼此连续并相对完整的课,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每门课都是单独开设的,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关联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沿用多年不变的陈旧案例,与现实生活不相关,学生无法提起兴趣,学习效率低。“填鸭式”教学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对技能综合应用的要求。而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承接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程建设是工作室制教学的内涵,教师要对现行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市场需求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注重整合相关课程并加以实践,设置具有实践应用、模拟仿真和实战项目的课程。教师编写适合学情和企业需求的校本教材或学案,掌控好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案例的比例,实践案例应尽可能采用企业真实案例。理论课程着重讲解完成项目必备的基本知识,教师也可以用微课或网络课堂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改善课堂生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企业案例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学生统筹和分工,把握项目进度和重大决策的纠错等大方向。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方案讨论法、现场教学法、模拟仿真法和项目实战法提升教学质量,选择与行业实践零距离的方式来实践。
比如在网站设计与开发工作室中,网页设计课程就是对Internet与应用、Flash动画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等课程的有机整合。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和工作室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带领学生建立网站并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制作网页和维护网站运营的全过程。
三、工作室现在多采用课内仿真案例教学
工作室制教学可采用课内运行和课外运行两种方式。课内运行主要以模拟企业工作真实项目教学为主,将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典型项目提取出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课外运行方式主要以生产性实训项目为主,在工作室运营期间,对外承接真实工作项目,主要在课外进行。许多学校原先创立了各种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多采用课外运行的方式教学。但在学业水平考试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重心发生变化,因此学校也调整了工作室教学,将原先的工作室开展的活动代入课堂,在课堂中形成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学校指导教师在课堂中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展示了创新创业能力。它的主旨是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把课程的教学活动和工作室的项目制作紧密结合起来,并采用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相应的互动教学模式,实现社会项目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对接。
四、创新工作室制的评价模式
学生在工作室中以小组团队完成相应的项目,对学生和综合评价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相结合:一是采用作品展示的方式,将学生完成的作品以网络或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技师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二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分享设计成果。
五、结语
中职计算机专业以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专业技能考证有机结合,用综合实践能力评判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工作室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将推动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如中职生素质不高、企业实际项目难获得、学业水平考试对专业课课时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倪婷婷.浅析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对计算机教学的影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
[2]黄彬,杨奎,吴怡昕.基于工作室式的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1(04).
[3]李俊佶.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J].电脑迷,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