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CPCI模式教育生态圈优化研究与实践
2020-10-09周谨平
周谨平
摘要:当前,由于对政策、市场信息的了解不够,知识能力的欠缺、实践经验的不足等因素,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面临许多困惑和阻碍,迫切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本文基于“CPCI模式”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优化研究,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创业教育;CPCI生态模式;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时代性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变化的不只是政策导向、产业布局和官员心态,还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 文件, 指出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國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要求“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可见,在我国经济转型为创新型驱动发展模式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俨然成为高校的历史使命。据悉,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具有高等教育全局意义的赛事,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自2015年创办以来,前五届累计有逾950多万大学生、229万个项目团队参赛,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问题
面向未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必须走出“就业教育”的初级阶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而言,在纵向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而不是变成大学生毕业前的“临门一脚”教育;在横向上加强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急需系统性思考和设计,亟待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系统,培养模式不明确,知识技能培养碎片化;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缺乏持续环境支持孵化、学科专业优势互补不足等诸多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急需系统性思考和设计。不少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具备创新创业的条件和时机,大学期间的重中之重还是学习及考试分数。若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既出不了成效,又耽误了学业,得不偿失。这种观念使得不少的大学生在面对创新创业时,犹豫不决,甚至错失良机。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系统和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部分高校缺乏较为合理的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课程建设、学生科技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等合理措施,有些学校甚至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看成是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同时,高校教师师资培育上还未做到加大力度实现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尤其是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等内容。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有待进一步加强。
(3)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不明确,知识技能培养碎片化。不少高校在改革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面向学生开发开设了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未能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对于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还鲜有问世。
(4)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缺乏持续环境支持孵化、学科专业优势互补不足。部分高校组建的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存在独立运行状态,无法真正实现实验教学平台共享。部分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增量上仅仅做好升级存量,忽视了优化增量和学科专业特色凝练上品牌建设。
3推进大学生创新CPCI模式生态优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是某一个个体或某个组织单独参与其中的过程, 也不是多个主体和组织参与其中的浅层次合作、指导或服务行为, 而是由围绕大学生创业这一核心而结成的多组织、多部门、多个体协同合作的“生态圈”协同进化的过程。 “生态圈”创业模式包括大学生个体、辅导员等教师队伍、高校职能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生态圈”强调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 既要发挥自身作用, 也要发挥协同作用。通过建立课程体系 (C) -训练项目 (P) -学科竞赛 (C) -创新创业活动 (I) 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力图从顶层设计出发, 优化现有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立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理论实践教育相关联,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从而基于系统视角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