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探究
2020-10-09杨艳
杨艳
[摘 要] 文章在阐述学籍预警定义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学籍预警机制的主要研究内容,强调了建立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紧迫性,指出对学籍预警机制的研究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教学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学籍预警;机制;预警指标
[作者简介] 杨 艳(1981—),女,四川南充人,教育学硕士,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职员,研究方向为学籍和成绩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028-02 [收稿日期] 2020-03-08
一、什么是学籍管理预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深入,规模不断扩大,大学门槛降低,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入学知识储备各异,学籍不良异动在学籍管理中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挑战性日益彰显。
学籍管理预警则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模式[1],旨在以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监控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之间的多方沟通与协作,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面向每一位学生,构建日常考勤、选课、成绩、学籍异动、纪律处分、毕业审核、学位授予等多元一体的学生學籍管理预先警示工作系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质量进行信息反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即将发生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紧急提示或预先告知,向学生本人和家长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及时劝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籍管理预警几乎参与了在校学生的全面管理。全面的预警范畴、合理的预警标准、有效的组织机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学籍预警顺利实施主要研究的内容。
二、学籍预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的学籍管理条例,制定并实行了适应本校校情的“学籍预警”制度,对被警示的学生从各方面进行帮助,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朝好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为高校顺利完成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而在理论层面,关于学籍预警机制建设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韩凤霞(2015)《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探索与研究》[3],何强(201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建设与实践》[4],刘玉萍等(2015)《高校本科生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孟晓(2010)《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探讨》[5]等等。上述的成果不仅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开拓了本文的研究视野。
在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表示敬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有关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籍预警范畴尚未明确。第二,学籍预警机制有待完善。第三,学籍预警手段需要更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籍预警首先要明确学籍预警的目标和详细内容,充分了解学籍预警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二是要认识到高校在预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注意把握预警标准的“度”三是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学籍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全面预警范畴、合理的预警标准、有效的组织机构、现代化管理手段等是学籍预警顺利实施主要研究的内容。
1.全面的预警范畴。学籍管理范围较广泛,涵盖一个学生入校到毕业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包括入学与注册、纪录与考勤、留降级、休学与复学、转学与退学、毕业结业与学位等活动。为此,在学籍管理全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全面预警。目前各高校以形成了新生入学警示教育、课堂考勤、网上选课与培养方案相结合、学籍成绩查询、学期学籍审查、毕业资格审核等一系列学籍管理过程,另外还有学生心理、日常行为等,这些都应该纳入预警范畴,分别设立预警标准,即新生入学预警、课堂考勤预警、学生选课预警、学生选课预警、期末成绩预警、学业学绩预警等。
2.合理的预警标准。预警指标的制定必须以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为基础进行认真审定,可以由专家、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共同制定指标和标准,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以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照抄或“一刀切”。既要考虑学籍管理各个环节的预警,又要考虑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既要考虑整个学校的共性,也要考虑各个学院各个学科专业的个性,在学校制定宏观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各个学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标准。
3.有效的组织机构。选定学籍预警点之后,必须制定有效地机制,把散落的“点”连接成“面”,才能够更好发挥学籍预警的功效。因此需将教务、学工、学院、家长密切配合,教、学、管全面参与。而现有学籍管理仅仅局限在教务处和学院两级管理上,与辅导员、任课老师、学生、家长脱节。将管理部门与学院、教务和学工部门、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有机联系在一起。
教务、学工整体监控全校学生学籍状况,从宏观层面制定指导性学籍预警意见,教学秘书将预警信息分类汇总;各学院结合学院实际,落实学院学籍预警工作;教学秘书和辅导员,具体执行,辅导员负责通知到具体的学生和相关的家长或班导师;班导师和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学生进行教育警示;学院定期及时通知家长,共同督促教育。
学生则通过校园网等途径,依照标准,如学生手册、培养方案等,自我检测是否达到预警级别,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形成全面参与、密切配合、职责明确的组织结构。在教务、学工、学院、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之间产生教育合力,齐抓共管,很好的帮助被预警的学生树立足够的信心来改变目前的现状,达到预警效果。
4.现代化管理手段。一个大学在校生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学生基本信息、选课信息、成绩信息等信息量更是人数的几何倍数,要管理利用好这些信息,必须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
高校的学籍管理网络平台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模块:第一,学籍管理制度模块,使学生了解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第二,专业课程执行计划模块,即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在这个模块中国列出学生所在专业毕业所需完成的各类课程,并能将学生已学课程与培养方案进行比对,便于学生查漏补缺;第三,成绩学分查询模块,学生可以查询自己详细的各门课程成绩、已获学分、重修学分、学分绩点、专业课程成绩排名以及综合成绩排名等信息,充分了解自己阶段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第四,教师管理模块,为主管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提供班级或个人学籍信息、学籍状态及学籍成绩的查询和打印功能;第五,管理员模块,提供给学籍管理员维护学籍信息功功能,便于及时更新学籍管理规则制度、专业培养方案、学籍异动信息等数据[6]。
总之,学籍预警机制的建立是在新形势下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新型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及应用,高效的学籍预警机制对于树立良好的学风,建立风清气正的校风,构建和谐的高等教育环境,有着强有力的保障及促进作用[1]。我们应不断地吸取经验,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学籍预警机制,优化育人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玉萍,刘海玲,黄蕾.高校本科生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
[2]郑秀水.建立预警机制促进学校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8).
[3]韩凤霞.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
[4]何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建设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3(5).
[5]孟晓.高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6]陈春华.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J].教研教改,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