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0-10-09史志锋陈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双一流培养模式

史志锋 陈旭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新时代“双一流”背景下理工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培养模式;理工科研究生;“双一流”

[作者简介] 史志锋(1987—),男,河南商丘人,博士,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学教育研究;陈 旭(1991—),男,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物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物理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196-02    [收稿日期] 2020-05-07

一、引言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在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中研究生培养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我国已是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但研究生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培养质量不高、社会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始引起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的改革举措势在必行。笔者切合自身实际,以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为背景,对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前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研究生分配机制不合理。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导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很多高校在研究生招生阶段并没有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相反存在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一些年龄较大且已脱离科研一线的“资深”教授往往具有更多的招生名额,而资历尚浅、工作时间较短的青年教师,即使有精力、有时间、有科研项目任务,也得不到足够的招生名额,这使得部分研究生在选择了“资深”教授为导师后,后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验指导,科研工作开展困难,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一点对于理工科类专业尤为明显。

2.研究生培养方式比较单一。目前,对于大多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和以发表论文为主要导向的科研实践。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理工科类专业在课时安排上过于集中,基本上在研一一年时间内就将硕士阶段的课程授完。该授课方式使得研究生在知识消化和思维扩展方面大大受限。而且,学习阶段也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等问题。在科研方面,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度不足,很多高校均存在科研结果指标化和毕业论文形式化等问题。这种僵化的培养方式限制了对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适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探索欲[2]。

3.研究生管理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对高校研究生而言,在录取后对其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管理几乎都落在了指导老师的头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个导师的培养思路和管理风格是不一样的,而且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也有很大区别。对于自觉性和科研悟性相对比较弱的研究生,如果无法接受专业的科研素养训练和管理的话,很容易输在起跑线,对其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是不利的。当然,从学校和导师的角度考虑,也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把关,督促和鞭策研究生在学期间要踏实、认真地开展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研究生。然而,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方面并不健全,没有设立合理的研究生“末位淘汰”機制,几乎所有录取的研究生在三年后都能够拿到硕士学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提升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建立“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研究生培养的第一步即为研究生的分配问题。在该阶段,一定要杜绝“论资排辈”的现象,通过资源优化实现合理的师生搭配、名额合理化,对有能力、有精力、有科研项目的导师可以在名额分配上有针对性的增加,对于年龄较高、长期脱离科研一线的导师,可以适当地减少其招生名额。具体来讲,对研究生而言,可以在正式录取后,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2~3名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并通过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探讨拟开展的研究课题,在经过调研和对比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兴趣爱好,最终确定指导老师。对导师而言,招生名额的确定不能仅仅取决于学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应该结合学生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考研成绩、英语水平以及大学阶段的科研锻炼等综合方面出发。对于某些专业能力强、具有科研天赋、创新意识的学生,即使其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不够突出,也应因人而异、放低招生门槛,采用灵活的招生方式进行录取。此外,笔者认为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分配制度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具体如下:研究生在入学阶段不需要立马确定导师,而是直接进入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在半年的学习时间内,可以与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进行互相沟通和了解,最终进行双向选择。

2.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在课程学习方面,笔者认为,研究生的课程并不在多,而在于精,不在于课程的长短,而在于课程的形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必须革新,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应该具有主动性,教师的授课应该具有启发性。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多用讨论、交流和辩论的形式,这样才能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同时,针对不少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偏少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可有意识地增设少量人文教育类课程,在知识体系中平衡好技能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体现知识的均衡性。这不仅能开拓研究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育他们完善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职业素养。此外,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与实践脱节,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以交流的方式到相关企业、研发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在学习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帮助他们在学生阶段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健全研究生管理及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管理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要改变导师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就需要学校、学院和导师的共同参与,探索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这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还体现在其学习、科研实践方面。例如,在课程学习上,要细化其理论知识学习的各个环节,如日常作业、课程设计、课下讨论、考试成绩等,均要设置合理的考察要求。在科研实践方面,从研究课题的开题、中期考核、组内讨论、科技论文写作、答辩等各个环节均要设置考核标准,学院成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对学生各个阶段的科研水平能力进行评估、打分,使得对学生的管理、评价和奖励体系“有法可依”。此外,笔者认为,对研究生的管理还需要设立合理的“末位淘汰”制度,确保毕业研究生的质量。欧洲和美国的很多高校对在学研究生都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如果学生所修学分或者其科研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需要延期授予其学位。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国内的高校应该借鉴并学习。

四、结语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上均有长足发展,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以上研究,笔者以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为背景,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以上几个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研究生,从而为新时代“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红梅.“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15-20.

[2]梁传杰,毕姗姗.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11-15.

[3]瞿东海,陈慰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差异[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9-31.

猜你喜欢

双一流培养模式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