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10-09林鹏胡东王舒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6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机械类专业改革研究

林鹏 胡东 王舒

[摘 要] 分析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在创新创业理念下对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突出实践特色、有效适用于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

[关键词] 学生为本;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械类专业;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 该文系2018年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应用型大学创新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机械类专业为例”(RKJGY1824)、202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以研促学-以研带用”科研育人模式强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2019年度湖南省教改项目“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双轮驱动机械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和2019年度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指导组制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林 鹏(1988—),男,湖南郴州人,工学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及高教改革研究;胡 东(通信作者)(1980—),男,湖南澧县人,工学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及高教改革研究;王 舒(1989—),男,陕西略阳人,工学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射流及高教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195-02    [收稿日期] 2019-10-25

一、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上课形式单一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中学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学习[1]。上课内容仅局限于课本或PPT,导致学生学了就忘,在头脑里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维框架和深刻的记忆。因此,要想培养高层次创新技术人才,必然要对上课形式做出改变。

(二)实验步骤固化

现阶段开设的实验课程大多数流程如下:指导老师下发实验指导书,讲解实验原理,老师先演示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原样测试接下来的数据。然而固化的实验流程会产生以下问题:①学生在做实验时难以产生创新性思维,只按照老师讲解的做;②不能真正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是重复老师的做法;③不能有效巩固课程内容,对上课内容的记忆只不过是做过实验而已;④学生对做实验产生厌倦感,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做实验、写实验报告。

(三)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院校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数情况下由专业课教师兼任,然而这部分教师多数没有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背景,难以实现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导致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四)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机械类课程最终得分一般为期末考试卷面分占50%,实验占35%,课堂考勤和课后作业占15%。机械类实践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实践动手能力,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因此传统评分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新工科和新时代的要求。

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上课形式多样化

1.利用微视平台,如抖音、腾讯微视等手机在线小视频。让同学们在看视频的同时,能够学习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业与快乐兼得。学校可以与相关的企业、制作人进行合作,达到让同学们在看视频的同时,能够快速了解、预习、学习、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创新能力,也可以让同学们对知识进行延伸学习。

2.利用VR等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可以让体验者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和认识[2]。如果将其运用到专业课程中去,让同学们在身临其境中学习,其学习印象将会非常深刻,真正做到过目不忘。

3.重视校企合作。理论归理论,对于机械专业而言,更注重的是运用。因此,可以改革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等合作模式,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师和企业科研项目当中,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和执行力。

4.采用分组式学习。现在的上课模式大部分是个人式学习,没有讨论小组,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有少数同学在认真听课,并与老师进行讨论。如果以组为单位学习,在上课的时候先进行组内的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与老师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上课效率,也提高了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

5.关注学科前沿。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长远眼光,关注学科前沿。老师在讲解专业课程内容时,可以对某个原理或某个材料零件进行现阶段最高层次的运用进行讲解延伸。例如:当讲到玻璃钢时,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可以对现阶段玻璃钢用于隐形飞机、火箭等高精尖领域做一个介绍,讲解前沿运用不仅可以让同学重视知识点的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分组探讨式实验教学

从老师指导“应该这样做”到学生探讨“应该怎样做”。做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学生具备理论基础的条件下,观察、研究现象及其规律,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做实验巩固上课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按照这个理念,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动起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实验教学效果。具体步骤如下:①老师指定一个实验课题,并不给予实验指导;②学生在课后自行成立实验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查找资料,與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在实验室测试数据;③各小组写一份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最后老师根据指导书和实验报告质量对学生进行评分和总结,并给出改进建议。

以上步骤不仅能够开发学生创造、创新意识,对提升实践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极大帮助,最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实验的整个过程,对上课内容和知识点会有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另外,实验仪器和器材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也很关键[3]。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需求引进一些先进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见识和对科研的向往是非常有利的。

(三)提升师资力量

以教师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为导向,组建或者引进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并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及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潜力,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高校的师资力量。

(四)完善考核方式

由于机械专业的考核方式改革侧重于过程性考核,其评分占比建议达到70%,期末考试占比30%,这样若不重视课程的过程学习,将很难达到课程的考核要求。因此,机械类专业要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课堂考勤(15%)、随堂测验(15%)、课后作业(20%)、实验成绩(50%)。这种考核方式将会促使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重新重视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培养,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总结

本文围绕创新创业理念,对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突出实践特色,有效适用于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潜能,达到新工科新时代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良花,刘晓亮.“工程生长”理念下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260.

[2]陈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53.

[3]王会.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西部,2019(32):164-165.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机械类专业改革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
浅谈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