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心理健康“三段体验式”教学改革探析

2020-10-09黄勇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6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

[摘 要] 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需要分三段推进,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应该有一定的侧重点,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學改革

[基金项目] 2015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心理健康‘三段体验式教学改革的研究”(JXYJG-2015-096)

[作者简介] 黄勇明(1975—),男,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171-02    [收稿日期] 2020-02-16

近年来,伴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总量也在迅速扩大。[1]为了增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多数高校都在研究生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并开设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下面将在分析部分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三段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思路,为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一是许多高校在课程教学设计上都基于研究生是一个同质群体的假设。其实,在不同的生活学习阶段,研究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困惑、心理需求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研究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大致可以分为入学迷茫与探索阶段、心理适应与稳定阶段、论文压力与就业焦虑阶段三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需要分三段推进。二是内容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比较普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不是单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而是在于提高研究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该课程内容应该以问题为主线,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三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技能培训课,要注重学生内心体验和实践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情绪的唤起和情感的共鸣,最终达到“助人自助”。

二、“三段体验式”差异化教学目标

目前,许多高校只是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研二和研三没有设置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然而,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是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入学适应,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更多的是情绪情感调节、恋爱心理调适、学习心理指导,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更多的是求职心理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挫折应对和就业压力调适等。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需要分三段推进,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有一定的侧重点,教学中要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入学迷茫与探索阶段(研究生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研究生掌握心理健康、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定位等理论知识,帮助研究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提升自信,尽快摆脱刚入学的心理迷茫与困惑,学会适应研究生阶段生活的新变化,并对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生活有个初步规划。心理适应与稳定阶段(研究生第二、三学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研究生掌握人际吸引、情绪情感、首因效应等理论知识,帮助研究生能顺利参与到人际互动中去,感悟人际交往中合作、信任、倾听的重要性,提高交往能力;学习调控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了解两性差异,提升处理恋爱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论文压力与就业焦虑阶段(研究生第四五六学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研究生掌握挫折心理、心理压力、职业规划等知识,帮助研究生体验挫折,感悟挫折的正面意义,学会正确应对挫折,从而能从容应对毕业论文和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摆脱焦虑心理,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三、“三段体验式”差异化教学内容

入学迷茫与探索阶段(研究生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掌握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研究生自我意识偏差的调适、认识自我和调控自我的基本方法、入学适应等方面知识。这些教学内容应该与体验性活动结合起来,尽量避免枯燥的课堂讲授,在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的能力素质。具体来说,可以开展以下体验性活动:新的起航(新生适应)、与自信同行、有缘来相聚、相识接龙、解开千千结、我的鹅卵石、我的自画像、优点轰炸、自我价值提升训练、我的生命树,等等。

心理适应与稳定阶段(研究生第二三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让研究生掌握研究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研究生常见的人际困扰、良好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研究生学习心理的偏差与调适方法、研究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教学内容应该与体验性活动结合起来,尽量避免枯燥的课堂讲授,在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的能力素质。具体来说,可以开展以下体验性活动:人际你我他、我的情绪我做主、同舟共济、你说我听、信任之旅、情景剧《谁偷走了我的快乐》、挑战非理性、快乐大本营、我心中的他(她)、角色扮演,等等。[4]

论文压力与就业焦虑阶段(研究生第四五六学期)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掌握研究生常见的挫折反应、正确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研究生生涯规划的策略等知识。这些教学内容应该与体验性活动结合起来,尽量避免枯燥的课堂讲授,在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的能力素质。具体来说,可以开展以下体验性活动:阳光总在风雨后、成长三部曲、应聘情景模拟、难堪时刻、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人、我想对你说、手语操《感恩的心》等等。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