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澄江成教“核、和、合”文化的探寻与建设

2020-10-09华暖王奕炯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合力和谐

华暖 王奕炯

[摘 要] 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内驱力[1]。澄江成教人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从多年的教育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举社区教育旗,走终身学习路,建学习型街道”的社区教育之路,打造“核、和、合”学校文化,来引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和社区教育实践。“核”是核心领导,“和”是和而不同,“合”是合而相融。

[关键词] 学校文化;核心;和谐;合力

[作者简介] 华 暖(1967—),女,江苏无锡人,学士,澄江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党员教育、社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121-03    [收稿日期] 2020-04-03

谢朓诗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沿着7000年的足迹,澄江,穿越吴风楚韵一路走来,是闻名遐迩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总面积82.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万、外来人口20万,下辖26个社区,9个行政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历来居全市之首,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交融的古镇中,澄江成教人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与时代发展相承接,关注每个居民的生活状态,努力探寻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深入解析内核中富含的“文化基因”和“幸福基因”,凝练出了“核、和、合”的学校文化,来引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和社区教育实践。“核”指党的核心领导,因为澄江成教是基层党校;“和”指和谐共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合”指齐心合力、合而相融,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依托政府给力,自身努力,社会助力,齐心协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历经十多年的努力,澄江成教进入了收获期,先后获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首批“全国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道”“全国首批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省级社区教育中心”“无锡市十佳基层党校”等。开展社区教育,深入推进学习型澄江建设,打造“核、和、合”澄江校园文化品牌,成了澄江成教人的共同愿景。

一、“和”的坚守:政通人和,澄江如练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生活境界[3],构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老子也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可见,“和”是中国人哲学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更是澄江成教人的不懈追求和美好憧憬。

(一)和如琴瑟的机制

1.在组织机制上保障。我们坚持政府领导、政府决策、政府统筹、政府推动,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开展社区教育夯实基础。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成立起,就建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三级领导机构[4]。

一级机构: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组织指挥、统筹协调全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由街道副主任挂帅,整合街道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科技、民政等部门领导任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例会,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二级机构:社区教育中心即成教中心。主要起龙头作用,发挥了对全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培训、服务四大功能。具体负责社区教育建设规划的拟订、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具体工作的指导及考核评比。

三级机构:即市民学校。各社区、村和骨干企业都成立了市民学校,我们主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到组织机构落实、领导落实、师资落实、设施设备落实、岗位职责及教学任务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35所市民(村民)学校100%通过了无锡市级标准化验收。全街道社区教育建设网络就此构筑和完善,并形成了政府统筹的保障体系,保证了社区教育的“政通”。

2.在管理机制上保障。其一是民主决策制[5]。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召开例会,研究社区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其二是目标责任制。街道每年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总结部署上年度工作,以文件形式给社区、村、企業下发下年度社区教育目标任务书。其三是考核评估制。街道制定了社区教育评估细则,年终开展“百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年度报酬挂钩。其四是成果奖励制。街道每年评比社区教育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

3.在运行机制上保障。我们构建并不断完善街道社区教育的工作网络,建立了六个体系: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党员干部教育体系,劳动力培训教育体系,成人闲暇文化教育体系,新市民技能教育体系,老年教育体系。

(二)意和同悦的队伍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了“人和”,才有万物生。社区教育中心有十多名专职教师,各社区、村及规模企业分别明确专人负责社区教育工作,街道上下共四十多人组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澄江人始终把打造好这支队伍作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现了社区教育的“人和”。学校主要开展以下四大行动:

1.重引导,铸师魂,演好“开场戏”。学校每年的“开场戏”即举办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班,旨在不断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水平,努力成为“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型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这一系列培训,引导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看向远处,在培训学习中拓展思路、提高自我、破解难题。

2.小讲堂,促师风,念好“道德经”。学校结合道德讲堂建设,开设了“核和合澄江道德讲堂”。讲堂旨在挖掘并利用本街道优质资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打造努力学习、拓展才华、加强交流、促进成长的多样化平台,进一步建设专业型、研究型、学习型教育团队。每位社区教育工作者都是主讲人,讲座的方式内容全部由主讲者自行决定。迄今共开设了四十多期,成了全体教师、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道德自省,净化心灵,理顺情绪,健康身心,幸福生活的互动交流场所。

3.品书香,润师德,建好“书友会”。最是书香能致远。学校成立了“核和合书友会”,以“读书为精神和畅,为人生奠基”为主题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沙龙,读后感比赛,好书互荐,原创读书格言等。通过读书,书友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激情体验和心灵顿悟。在我校书友们的引领下,各社区读书活动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

4.学师规,修师为,签订《责任书》。队伍建设的第四大行动就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并签订《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全体教师从“守为师之规,重依法执教”“修师德之道、崇为人师表”“尽师智之能,树敬业精神”“惜师誉之名,尚廉洁从教”“怀爱校之心,行合作之为”“倡终身学习,树笃学之魂”六个方面立下承诺,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落到实处,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二、“合”的践行:融合共生,众志成“澄”

《管子》载:“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十多年的社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必须政府给力,自身努力,社会助力,齐心协力,形成社区教育的强大合力。澄江古镇,合心合力、众志成“澄”,和合祥瑞、惠风和畅。

(一)和盘托出的资源

1.建强自身阵地资源。建好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做到硬件上建“强”,软件上建“优”,充分发挥对全街道社区教育的统领、管理、指导、培训、服务四大功能。

2.整合学校教育资源。街道辖区内有1所高校,9所中学和30所小学幼儿园,教育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由政府牵头协调,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组织社区、村、企业与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共建活动。例如:学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实现资源共享,让民众走进学校;教师义工进社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

3.挖掘社会物力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地处中心城区的优势,同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澄部队开展结对共建,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共建”“共创”“共享”的生动局面。

4.引进专业人才资源。我们着力引进“三支队伍”,用好各类社会人才资源,来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第一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如:农业科普专家、心理咨询师、医疗保健师、法律顾问等;第二支文艺骨干队伍;第三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二)和衷共济的载体

1.以灵活多样的培训为抓手。澄江成教人坚持大教育、大培训理念,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启了校政合作模式、校农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站合作模式、校校合作模式。培训不仅做到学有主题,学有重点,学有规章,学有载体,还做到四个“结合”。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街道各类教育培训达6556期、68.89万人次。社区居民参与的培训率达70%以上。

2.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我校树立大教育观,全方位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推进文化品牌的创建。主要活动如下:其一是全民读书活动。通过“一二三读书工程”促进全民读书。通过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助推学校文化建设。

三、“核”的升华:和而不同,构筑特色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对“和”最好的诠释。它表现出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孕育了澄江成教学校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澄江成教的“核、和、合”校园文化的核心正是“和而不同”。

(一)和而不同的校外教育

青少年校外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积极投身于总站建设,充分发挥总站规划、引领、指导、管理的功能,有序推进各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建设。全街道校外教育做到了常年辦学全覆盖,形成了组织网络健全、活动开展有序、教育内容丰富、特色品牌彰显、机制保障有力的澄江校外教育新特色,总站为江阴市一类辅导总站。到目前为止,全街道共有校外教育辅导站35个,家庭辅导站11个,实行校站共建26个。各社区新建立了一批特色教育站、点和教育场馆:北大街社区的“北门风情教育馆”、贯庄社区的“名人教育馆”、花北村的“五心教育馆”、君山社区的“三防教育馆”、天鹤社区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文定社区的“书香文定”等,创新了校外教育形式,丰厚了校外教育内容。各辅导站对这些特色场馆用足用好,丰富了澄江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基地,成了助力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利器,形成了澄江校外教育的特色和亮点。

(二)见和同解的课程建设

澄江成教人的课程建设中和位育,见和同解,以课题研究、项目实验、课程建设这三驾马车,推动学校文化品牌的锻造。澄江街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更有着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我校根据澄江的产业、文化、生态特色等[6],遵循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切实发挥课题研究的科研引领作用和项目实验的品牌示范作用。

学校坚持“教研结合”,把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作为课题进行思考、研究。学校每年拟定20个教育研究课题,在年初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下发,发动全体教育工作者开展研究,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组织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论文,汇编成集,表彰奖励优秀成果。

目前,我校的国家级立项课题“社区教育本土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省级规划课题“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已顺利结题;课程“走进二十四节气”获江苏省乡土课程比赛一等奖,“四喜团花剪纸”获江苏省微课程比赛一等奖,“江阴马蹄酥”“兵的吃法”等获无锡市课程比赛一、二等奖,《七彩早味道》等六个视频获江阴市微课程比赛一等奖;“澄江社区教育工作者智慧成长”获评江苏省2018“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无锡市社会教育成果特等奖,在江苏省品牌项目建设推进会上作大会交流,并结集出版——《春华秋实》;《“银色港湾”老年教育》等六个项目被评为江阴市特色品牌项目[6]。

多年来,澄江成教人积极打造“核、和、合”校园文化品牌,从自发走向自觉,无序步入有序,经验型转向研究型,常规型转向创新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后,我们将开拓创新,奋发作为,培育学校办学的新理念新特色,探索学校教学的新载体新路径,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新思想,进而升华为学校经久不衰的文化灵魂。

参考文献

[1]朱永新.用文化为学校立魂[N].中国教育报,2011-12-05.

[2]姜新杰.提升自觉,引领学校管理变革[J].上海教育,2012(19):35.

[3]左其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姜明房.农村成人(社区)教育优秀品牌项目[M].扬州:广陵书社,2015.

[5]黄健.社区教育我们这样做——上海终身教育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陆文勤.江阴市农村成人教育调研报告[J]无锡成人教育,2013(110):58.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合力和谐
“芪”心合力
合力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合力同行 创新共赢
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