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美育资源开发途径的探索

2020-10-09陈丽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6期
关键词:开发途径

[摘 要] 美育是学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乡村教育中,美育可能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性的美育资源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挖掘和整合地方性美育资源,是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美育资源;开发;途径

[作者简介] 陈丽萍(1977—),女,福建惠安人,惠安县山霞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116-02    [收稿日期] 2019-12-30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美育也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短板。乡村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仍然处于落后和举步不前的状况。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美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结合我校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究,思考乡村美育资源开发的方法和路径,希望借此丰富乡村学校的美育资源,实现乡村学校的全面育人使命。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1]。因地制宜地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的美育校本课程,让学校教学活动突破教材束缚,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让教师有更大更广的教学空间,使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乡村学校美育,应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乐于学习也易于就地取材的内容,弥补美育课程的地域局限”[2]。为此,我们组织美育课程研究团队对本土美育资源进行了务实冷静的分析。我校地处惠安山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文人雅士层出不穷,能工巧匠众多,是著名的石雕之都,曾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这些丰富的雕艺文化为我校提供了充足的美育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努力打造了适合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惠安雕艺”。

我们认为,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学校自身特点,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并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了创建自己的校本课程,我们成立了专门机构,由校长直接负责,组织多名美术专业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研发团队,深入民间探访,收集雕艺文化的资料,同时寻求相关社会机构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大量的創造性劳动,力求保证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学校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设立了专项经费,更新教学设施,充足设备资源,添设专业教室,与校外石雕实习基地联合,尽可能为老师配置性能质量较高的教学设备和石雕专用工具,确保美育活动专用设施、场地的落实,为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鼓励教师积极创造、大胆实践,探索行之有效的校本教材的教法和学法。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不断修改与锤炼。在内容的安排上,雕艺美术教学内容既可以是理论课、欣赏课,也包含动手实践课,如参观考察、手工制作、实地体验雕刻等。老师们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整理出一套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同时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库。

二、美育课题的研究

山霞镇是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雕艺发源地,石雕文化氛围浓厚。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选择雕艺作为课题研究的点,敏锐地把握本土特色,挖掘这些丰富宝贵的美育资源,申请了“惠安雕刻技艺校园传承研究”省级课题。

我校课题组研究团队团结协作,做好各项研究工作,开设课题研讨课,以课促研,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求方法。由于石材难以操作,选用可塑性较强的泥塑材料或石膏进行体验,有时候在没有石膏材料的情况下,选用质地较硬、果实坚脆的果蔬也不失为一种绝妙的方法。如土豆、萝卜、苹果、西瓜、桃等购买容易,且易于雕刻成型。课堂上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参照。在讲解步骤方法时力求以身示范、口耳传授。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传统的雕艺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个性,撞击创意的火花,用作品去传递心声。

我校还通过课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如雕艺创作、摄影、泥塑、脸谱、果蔬雕刻等艺术活动。许多老师在美术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雕艺作品创作,老师们热情高涨,有多件作品出炉。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我们先让学生用易于操作的果蔬为材质进行雕刻创作,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作品琳琅满目、生动有趣,作品表现内容丰富,有花卉、动物、人物、生活器物等,种类繁多。课题开展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师生同雕同乐的艺术氛围。

山霞雕艺历史悠久,氛围深厚。我校与多家石雕厂建立了研学基地,为课题的实施搭建起校外教育实践平台。孩子们认真听取雕艺匠人的现场介绍、演示,观看石雕的生产过程,欣赏精美的石雕工艺品,认识石雕加工工具,进入石雕艺人的工作室,和这些雕艺大师一起体验石雕工艺加工过程。回来后,让学生试着以不同形式把看到的石雕工艺品画下来,或动手制作简单的石雕工艺品。

三、校园特色文化的开展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美育只有与校园特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

山霞镇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世界雕艺博物馆、惠安县雕艺文创园均坐落在这里,雕艺的文化传承与研究必然成为我们实施美育的最大特色;为此,我校把惠安雕艺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结合一年一度在山霞镇开展的“世界雕艺博览会”,充分利用家门口的世界雕艺盛会,与惠安雕艺文创园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把惠安雕艺文创园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大课堂,把每一届的世界雕艺博览会作为一个综合的课程来对接与实施,通过开展“世界来到家门口,我和世界握握手”为主题的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在更大的雕艺世界与现实课堂中对惠安雕艺的理解与感悟自然非同一般。

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乡土特色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家乡建筑写生作品展”“雕艺创作大比拼”“石雕艺术摄影作品展”“石雕作品创意设计展”等。这些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雕艺为基点的美育,还可以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结合世界雕艺博览会,我们开展了“我写石雕美”的写作比赛,“歌颂石雕”的演讲比赛,“书写雕艺”书画比赛,“小导游”比赛等,使雕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潜移默化扎根于学生心中,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真正实现校园文化育人的目的。

本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展校外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天地。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到惠安崇武古城、惠安科山公园的“百狮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写生,体验家乡古雕塑基石纹样及线条的美感。有的学生试着用纸蒙在影雕作品上描摹;有的用速写本描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还有的用手抚摸,感受石刻纹样的凹凸变化,体验古人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手法。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喜爱之情,产生保护它、传承它和宣扬它的使命感。

总之,乡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乡村学校要善于因地制宜,善于开发与利用、挖掘与整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的美育文化,努力实现全面育人的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郝振华.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导读与教学实施[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开发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