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渗入
2020-10-09余万桂钱锋
余万桂 钱锋
[摘 要]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起着衔接人体结构与功能、基础与临床的重要作用。在生理学教学中渗入思政元素,讲好科学家和身边的故事,能有效促进医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开展了思政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是开展课堂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生理学;故事;思政元素
[基金项目]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协同教学模式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方案中的研究与实践”(2015269);2019年长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西医综合试题库的建设研究”(201911)
[作者简介] 余万桂(1970—),女,湖北荆州人,医学硕士,长江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理学教学及研究;钱 锋(1978—),男,湖北荆门人,医学博士,长江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理学教学及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93-02 [收稿日期] 2019-12-28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1]。本着这一教学指导思想,通过讲好科学家和身边的故事,将思政元素渗入到生理学教学中,使我们在新时期培养的医学生不仅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聚焦疾病的本质和治疗的分子靶点,更具有“求善求美”的医学人文精神,聚焦病人的身心和对生命的敬畏。本文就“课程思政”内涵及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渗入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渗入生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的内涵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指以思政课以外的专业课程为载体,提炼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将政治观点、理想信念及道德规范等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也要注重思政教育中的知识底蕴,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将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希望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具备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能,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所以在医学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以提高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在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讲故事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使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二、讲好故事,将思政元素渗入到生理学教学
1.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如讲授消化生理时,将林可胜教授和王志均院士的研究成果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林可胜教授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因发现“肠抑胃素”而著称于国际医学界,另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著名的组织胺刺激胃分泌的实验,为胃液分泌的调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王志均院士证明了迷走-胃泌素机制(神经-体液调节)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定量观察了各种食物成分刺激胰液量和酶分泌的强度从而推测出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释放量[4]。讲授神经生理时将蔡翘院士、张香桐院士、冯德培院士、张锡钧院士的故事渗入到教学中,时时体现思政元素。蔡翘院士是第一个在国际上以研究者姓氏命名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家——中脑腹侧被盖核部位称为“蔡氏区”;冯德培院士为神经肌肉接头的先驱者之一,发现钙离子对神经肌接头信号传递的重要作用,提出“钙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发现强直后增强效应(PTP),这是突触可塑性的第一次发现;张香桐院士为树突生理功能特性研究的先驱者,发现“轴突-胞体突触”的传递兴奋和“轴突-树突突触”,即通过引起树突的电紧张变化而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对神经元兴奋性的精细调节起重要作用;张锡钧院士采用蛙腹直肌创立了灵敏的Ach生物学测定法,首先发现动物神经组织中含有大量Ach,并提出Ach可能是脑内神经递质的假说,为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学说的创立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讲授这些科学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2.结合中国近代史,讲好科学家爱国的故事。在讲授林可胜教授在消化生理研究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特别强调其在抗战期间奔赴前线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建立起全国性的战地医疗救护体系;沈其震院士曾筹建新四军军医处,历任新四军首任军医处处长、卫生部部长[5];易见龙教授1944年在昆明成立建立我国第一个血库,使得在战地急救中,接受过血浆输注的士兵“只有百分之一不治而死,凡得到血浆救治的伤兵无一不颂血浆之伟大”[6]。通过讲好科学家爱国奉献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
3.結合诺贝尔奖获得者,讲好科学家的故事。在讲授循环生理时介绍诺奖获得者福斯曼向自己心脏插管证明心导管的安全性,发明心导管技术推进了血流动力学在心血管疾病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诺奖获得者屠呦呦以身试药证明青蒿素的安全性,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通过讲述中外科学家们的故事激发同学们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
4.结合医学人文,讲好有温度的科学家故事。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利用动物实验来探讨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及其产生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向学生强调,进行动物实验时要敬畏生命,加强了3R原则和动物五大福利的介绍以规范使用实验动物的研究行为,实验操作要有效地麻醉和规范细心操作,将手术对动物的伤害降到最小;人体实验时强调要介绍人体研究的正当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不伤害原则等基本伦理原则。通过敬畏生命,让医学知识不再“冰冷”,而是充满温度,让医学人文教育从医学教学中的关爱生命开始。
5.结合教学内容,讲好基础医学知识的拓展故事。在讲授新陈代谢这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时,拓展到机体在临床死亡之后与生物学死亡之前,器官仍然具有新陈代谢,可用于器官移植,鼓励学生在遭遇不测之后大爱无疆捐献器官。讲授大脑的语言功能时,不仅要介绍语言生理学基础及在人类交流中的作用,还要注意说明医护人员美好的语言对患者疾病恢复的正性影响。
6.结合不良事件,讲好科研和临床底线故事。在講授生理学知识的创新过程时,结合曝光的学术不端案例宣讲《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强调学术底线;结合因为生理学知识缺失所引起的临床医疗责任事故,强化生理学知识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的认识;结合EPO、雄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还可介绍其作为运动兴奋剂滥用对身体危害和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7.讲好教师本人的故事。教师本人生活的真实感悟是最让学生信服的故事,也是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有效途径。结合教师本人学习、工作和成长的经历,以及自身遇到的重要的人和感人的事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教师自身的人生体验引导和激励学生去实现人生梦想。
通过讲好科学家和身边的故事将思政元素渗入到生理学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临床、科研能力,还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爱国情怀,引发了对医学人文、对生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了大医精诚的职业理想,培养了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以及英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周怡,应振华,金丽琴,等.临床后期教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索[J].现代医院,2018,18(4):494-497.
[2]刘欣.“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76-81.
[3]郭清.抗战时期林可胜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88-92.
[4]徐璐.王志均 一代生理学大师的家国情怀[J].中国卫生人才,2020(01):58-61.
[5]刘静,黄付敏.追忆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开拓这沈其震[J].中国卫生人才,2019(07)54-57.
[6]孙秀泓.缅怀恩师易见龙先生[J].胜利科学进展,2003,34(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