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离不开五四精神
2020-10-09耿浩
耿浩
摘要: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存在内容上的融通,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可以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认同,坚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信念,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选择。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模式,重视家庭引导,提升五四精神对责任感培育的渗透力;强化学校教育,增强五四精神与责任感培育的融合度;营造社会氛围,丰富五四精神与责任感培育的载体群。
關键词:五四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136-02
五四运动中孕育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体现了近代中国青年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重任。因此,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研究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
1.崇尚科学,不断完善自我
科学是五四运动中高举的一面大旗,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当前,我们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新时代的科学精神是对待事物的求真精神,是看待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实现发展的创新精神,是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责任意识。新时代的科学精神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用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不能盲目跟风;要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大胆创新,勇于创造;要善于学习,追求自我完善;这是个人对自身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
2.倡导民主,追求共同价值
民主是五四运动中高举的另一面大旗,民主制度以保障人的自由与平等、保障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为核心要义,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平等的发展。新时代的民主精神要求我们要认识到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生活离不开政治,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基于我国国情做出的制度安排;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追求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这是个人公民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3.热爱祖国,勇担时代重任
爱国不仅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要求我们要热爱祖国,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树立终生奋斗的思想,努力学习,勤于锻炼,不断奉献国家,奉献社会;要树立远大理想,将自身理想与目标同祖国发展需要统一起来;要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担当时代重任;要树立理性爱国的观念,杜绝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这也是衡量个人是否有国家责任感的基本标准。
4.追求进步,树立人类关怀
进步精神就是一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新时代的进步精神要求我们要将追求进步、勇于创新作为人生发展方向,不断解放思想,注重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提高;要坚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行与发展贡献力量;要树立人类关怀,将自身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统一起来,将为人类谋福祉、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与价值实现;这是个人对人类社会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价值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其是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的衡量标准,它的形成会经历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信念的主体内化过程,以及在内化基础上产生责任行为的主体外化过程。五四精神体现了当时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
1.五四精神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是人们对于一定社会中的责任关系,以及由于这种责任关系而产生的责任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以及“如何才能救中国”的积极思考,五四精神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随着历史与时代的发展,五四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与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人责任、公民责任、国家责任、人类责任的内容与要求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因此,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可以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
2.五四精神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认同
责任情感即主体对于责任行为的态度及感情,责任情感是产生责任行为的催化剂。主体对于社会责任的爱憎喜恶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主体的责任行为,如果主体对于一定的社会责任非常认同且乐于履行,那么责任主体便会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活动,并为之付出主观努力。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于教育同年龄阶段的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强大的感召力与影响力,能在潜移默化当中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情感认同。
3.五四精神坚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信念
责任意志表现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克服阻力的意志和努力程度,如果主体的责任意志较强,主体责任行为的产生便会有一定的持续性。责任信念表现为主体接受了社会责任,如果主体形成了责任信念,久而久之会养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其间会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能够使新时代大学生感受到在当时青年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感受到当时的青年大学生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进而坚定自身的责任意志与信念。
4.五四精神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责任行为是指主体在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信念达成统一的情况下而采取的相应的自觉行为。责任行为的出现是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志。主体只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责任信念,变他律为自律,形成一种习惯,进而自觉地承担起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才标志着主体社会责任感的最终形成。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于自身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思考,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三、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价值的实现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会对大学生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弘扬五四精神,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各方教育资源与优势,形成合力。
1.重视家庭引导,提升五四精神对责任感培育的渗透力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最先接受并伴随整个成长过程的教育,因此父母教育、家庭观念、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观念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父母首先要重视以五四精神为代表的革命优良传统在孩子社会责任感养成,以及成长成才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平时观看一些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要重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的培养,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身教大于言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和价值选择,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
2.强化学校教育,增强五四精神与责任感培育的融合度
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在大学生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创新教学方法与话语体系。其次,學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和学生党员骨干队伍的培养与先进典型的表彰,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最后,学校要充分重视“第二课堂”的教育意义,利用教学实践环节与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利用青年节、“一二·九”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五四主题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也可组织慰问革命老兵、爱心募捐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五四精神;学校也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功效,从教学楼命名、主题墙绘、格言标语入手,引导学生牢记五四历史,传承五四精神,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营造社会氛围,丰富五四精神与责任感培育的载体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实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全社会应当关心爱护大学生,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此,我们应当创新教育方法与载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介绍五四人物,宣传五四事迹,弘扬五四精神,对于一些诋毁、抹黑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的言论,主流媒体要及时发声,塑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除此之外,五四主题的革命纪念馆或教育基地,除了充分挖掘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做好实地教育外,也应当利用网站开通网上纪念馆,最大限度地做好五四精神的宣传教育,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17-10-28].http://politics.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8091.htm.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0-07-12].http://topics.gmw.cn/node_103479.htm.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4-30)[2020-07-12].http://www.vocy.cn/vocy/vocyArticle/509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程东峰.责任论:关于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思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