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教育”视域下的课堂改革研究

2020-10-09陈艳允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学校

陈艳允

张槎中心小学立足校情和学情,乘改革东风,在对“‘12345(一个理念、两个原则、三个阶段、四个要素、五个维度)課程基本式”研究相对深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实施主题教学,将课堂改革研究重点放在课堂四个要素方面,构建了“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导学、多维探究、适时渗透、当堂反馈),打造了“适合”课堂。

一、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

1. 以点带面,完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在数学科组进行实践。数学科组教师在省级课题“基于前置学习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实践中,构建出“前置学习→导学交流→巩固提升→总结积累→检测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彻底改变了课堂上教与学的观念,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平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根据数学科组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其他各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经过不断调整和修正,不断丰富其内涵,学校最终将“预习导学、多维探究、适时渗透、当堂反馈”确定为“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预习导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新课内容学习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通过设计“前置学习导学案”,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尽力让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学情,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困惑点做好引导与点拨,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多维探究。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聚焦,并以此作为线索和切入点铺陈新课教学。通过生生合作探究和师生互动、落实新知的学习,学生以个体或小组整体的形式,在课堂上把学习成果及新生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表达、书面展示、表演、思维导图、实验操作等)展现出来。

适时渗透。教师在学生多维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梳理、提升;对新生成的问题、学生的质疑进行点拨和引导,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甚至产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当堂反馈。一般采取检测方式,检测内容根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新生质疑点等分为基本、提高、拓展这三个梯次设计。评价时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激励各层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跃层升级。

在“四环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优化一节课的时间分配,要求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5%,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约占65%,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试。强调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人文课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新知。

2. 主题教学,创建学科整合的综合课堂

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理念,坚持教育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积极探索整合学科课程,构建形成了“1+3+7”的主题教学体系,即每学期“1”项生活(或传统文化)教育主题课程,“3”项基础学力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的生活性拓展),“7”项体艺素养课程(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生活性拓展)。

主题教学用“物”串起了基础学科、文学、艺术、科学、生活方式等,这种以一物触发多感官认知的项目式学习方式,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学校首先在龙狮主题教学中取得突破,然后以科学植物园为实践基地,展开“科学植物园”主题教学,将植物生态元素融入各大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

语文课堂中巧用植物资源。例如,在教学宋词《渔歌子》时,在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词的含义后,引导学生以科学植物园为观察点,以园内的植物触发灵感,自行创作一首《渔歌子》。

数学实践课堂中利用植物资源。在数学课的综合实践单元中,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将数学学习与校园植物相结合,形成“校园植物与数学”单元,让学生通过亲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在了解校园植物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特性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美术课堂植物资源成模特儿。美术课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兴致勃勃地进行版画制作,雪白的纸上有的出现了百花争奇斗艳,有的是绿草如茵,有的是枝叶迎风招展,经过起稿后,大家娴熟地进行刻制、拓印,一系列的步骤完成后,铝塑板上便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版画作品。

通过学科融合进行主题教学的模式,贯彻了学校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工作绝不是单纯传授学科知识,更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学会学习,并逐步构建多元知识体系的网络,促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进一步拓展思维、拓宽视野。

二、全面提高育人效果的实践策略

1. 科培结合,提升教师素养

以校本培训促教师提升。每学期初,学校科研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让走在课堂改革前沿的教师分享心得体会。这种接力式策略分享,对教材的解析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结合教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和认识水平,为学校课堂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深入实施奠定了基础。

以集体研备促教师合作。学校着力加强教师集体研备的工作,各学科每周安排一次活动。在这个时间段,或以科组为单位,或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听课、磨课、反思等,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实现整体提升。另外,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的力量,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相互促进,不断优化教学行为;并借助QQ、微信等平台,交流教研的心得体会、路径与方法等,解决改革难题,实现教师的“自主”与“互助”,提升新课堂模式的研究能力。

以课堂实践促教师思考。学校实行“四课”并举——通过打磨精品课、组织专题联教、开展同课异构、举行全员赛课等,让教师立足课堂,观察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

2. 立足课堂,完善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导学案,完成教学预设。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落实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导学案是集前置习题、教学设计、习题于一体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智慧结晶。教师不断完善该设计,使学生在课前对照导学纲要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基础知识,标注疑问点,确定课堂需要探究解疑的方向,以便夯实基础,提高看课堂的学习效率。

结合班级特点,创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单位,合作的有效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课堂上,教师把学生按照性别、能力、个性等进行合理分配,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并进行任务分配,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职责,互帮互助,为新的课堂教学探究搭建平台。

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前进动力。在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建立了“三多一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建立了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教师自评与互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度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主发展。学校还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与学的“五个维度”:目标体现度、主导有效度、资源优化度、主体参与度以及效果达成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三、大力推进改革的实践成效

1. 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日渐彰显

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学校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通过自主、平等、开放、生成式的教学环节和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让学生处处彰显学习主人公的地位,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延伸的学习。

2. 教师观念明显改变,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随着课堂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轻负高效的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教师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体会到自己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角色定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成了学生彰显个性的场所,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3. 师生关系日益和谐,学生更加阳光自信

由于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师生人格平等,互动合作时关系融洽,学生可以尽情彰显个性。和谐平等的课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效益呈最优化。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学校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