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不忘,学者无涯

2020-10-09沈秀冰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9期
关键词:海岛书香语文

沈秀冰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从懵懂稚嫩的青葱岁月,走到渐成熟澄明的不惑之年,岁月留给我的依然是一腔热情和一颗青春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责任、爱心、热情,是我对师德的诠释,也是我二十一年一如既往的坚持,我庆幸,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以乐观向上的姿态行走在这座陪我成长的边陲海岛学校,面对流年匆匆。

热情与责任,筑起教学路

1998年,我中师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这学校——海山镇中心小学。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既兴奋又担忧,我如愿分配到了向往的学校,却不禁扪心自问:我所学的一点浅薄音乐知识是否符合学校的需要,我胜任得了工作吗?怀着几分憧憬和忐忑,我走进了这所崭新的学校,成为海山镇第一位音乐专业教师。那时,我任二至五年级的音乐教学,一周20节课,正当年轻气盛,一点都不觉得累,恨不得包下全校的音乐课,教会每一位学生唱歌。海岛的孩子淳朴可爱,对唱歌充满热情,却没有一点儿乐理知识,这给了我教学的信心和动力。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歌唱、做运动、学打节奏,耐心地教学生认识音符,简单识谱;课余,带领学生学跳舞、编排舞蹈节目、学习表演;夜晚,伴着窗外虫鸣、涛声阵阵,我认真备课,用心制作音符卡片、节奏卡片,一遍又一遍熟练地弹奏歌曲……时光温暖,日子充实,我满腔热情地带着学生们徜徉在欢乐的旋律中,他们在音乐的海洋里慢慢成长,看着他们眼神中流露出对我的依恋和喜欢,我知道我的付出值得。

然而,因为海岛经济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學校欠缺语文老师,三年后,领导要求我转岗为语文老师,我依依不舍地改变音乐专职老师的身份,服从安排。还好,由于自小钟爱文学,拿起语文课本倍感亲切。看着学生们求知的目光,我深知,不管我学的是什么专业,拿起语文课本,我就得有个语文老师的样子,我应该对我的学生负责。于是,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潜心钻研教材,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师道》《小学语文》等教育教学刊物,慢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此,校园里奏起另一曲咏叹调,我带着学生在诗词的平仄里“把酒话桑麻”,在散文的抑扬顿挫中《触摸春天》,感叹时光《匆匆》,在习作的方块字里书写年华的喜怒哀乐……语文课堂给了我华丽的转身,语文让我的教学生涯多了一份诗意和充实。

二十一载青春年华似宣纸晕墨般悄无声息地渗化于海岛中,我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语文老师也是音乐老师,参加县、镇的各项文艺比赛,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排练舞蹈、培养“小歌手”的重担,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而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未曾掉队,我所任教的班级在镇里质检成绩中总是名列前茅。学生在进步,给予了我前行的力量与鼓励,让我自如行走在语文与音乐之间。

爱心与耐心,架起师生情

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爱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十余年的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我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

宽容是一道亲切的目光,一朵示意性的微笑,一个温柔的手势。宽容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并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周一升旗仪式上,看见两个窃窃私语的小男生,我会望向他们,示意性地摇摇头,他们识趣地停下私语;学生的红领巾忘记戴上了,我会轻轻地拍一下他的肩膀,微笑地说:“怎么,红领巾今天放假?”第二天,他便会仪表整齐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学生发生争执,我会让他们先说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引导他们意识自己的过错,再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宽容,便是面对犯错的学生不要动辄斥责,而是耐心倾听,并适时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守望的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园丁的价值在于精心护理,耐心等待,让每一株植物都有生长、开花的可能。对于行为后进生,我愿意放慢脚步,静心等待花开的声音。十几年过去了,犹记得当时读五年级的学生小敏。他家境贫穷,父母离婚,家教缺失,因此无心向学,沉迷网吧,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是最令我头疼的学生。为了转化他,我刚柔并济,课堂上,我时刻关注他的学习状态,适时提问他、表扬他,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下课时,怕他惹是生非,总把他带到办公室,写作业或帮我翻作业本,其实是利用这空闲跟他对话,了解他的思想动态,相机引导,润物细无声地转化他。我跟他约定,制定“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目标,并做记录,进行阶段性奖励。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内心都是纯真柔软的,我坚信,爱能春风化雨。慢慢地,小敏跟同学们能友好相处了。教室里多了他发言的声音,网吧里少了他的身影……现在,每逢节日总能收到他从远方送来的祝福和感谢。

教育植根于爱。爱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对待学生,让我获得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还记得学年结束的那天,班长小洁跑过来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你,但要请您配合。”我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好啊,我很期待哦。”刚说完,另一个小丫头就蒙上我的眼睛,牵着我慢慢地走进教室。这班孩子究竟出什么鬼主意呢?我开心地听他们安排。大概走到教室的中间,只听他们数:“一、二、三……”我睁开眼睛,只见几十个学生齐刷刷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没等我回过神,班长拿着一束他们自己编织的纸花送上来:“老师,我代表全班同学恳求您明年再教我们,好吗?”望着这群真诚可爱的孩子,我不禁泪光闪闪:“谢谢你们,老师争取明年再陪伴你们学习、成长。”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是啊,爱能给予力量,爱能传递温暖,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将爱播种在学生的心里,收获的将是一缕缕灿烂阳光。“我喜欢做您的学生。”“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学生稚嫩的声音,成为我最大的欣慰与动力。

初心与坚持,托起教育梦

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教育。”自2014年走上行政岗位后,我秉持“创建书香校园,追寻幸福教育”的办学目标,坚持以文化为基,让校园处处洋溢着幸福气息、书香气息。我细化德育工作,以“让我们在这里幸福地成长”为理念,给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底色。我们师生携手打造特色班级文化,为班级取名字,写班训、编班诗;开展“幸福班级”“幸福好人”的评比,颁发“好人证”,让“幸福好人”在国旗下演讲自己的先进事迹,传递榜样的力量。我和学生一起优化班级环境,让“植物角”四季春意盎然,“图书角”书籍文质兼美,“文化走廊”内容丰富,随处可见孩子们的“童心妙笔”、主题鲜明的手抄报、亲手共创的“读书卡”“读诗卡”……我们努力着,让幸福的校园文化,滋养良好的品行,润泽幼小的心灵。

六年来,我们坚持开展“读书节”和“诗歌节”两大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遨游浩瀚书海,品味浓郁书香,爱上阅读,以书为伴。我引领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读书卡”,制作诗文集,演讲“我喜爱的一本书”,开展“诗歌吟诵会”……让书香气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课余,我跟着学生手捧书本一起醉心阅读,任书香静静流淌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讲台上,我们一起读诗,背诗,做“读诗卡”;舞音室内,我们用优美的舞姿,和着歌声,赞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岛资源较少,教师素质参差,前行的步伐难免踉跄,但我深知阅读习惯的养成,将为孩子一生打下厚重的底色,唤醒孩子生命的意义感,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和认知世界。如今,“读书节”和“诗歌节”已成为学校享誉本地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读书节”涌现了一批批“阅读之星”,一个个“书香家庭”,阅读在影响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诗歌节”,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舞台的主角,展现自我,或独诵,或小组吟唱,或亦歌亦舞,看着舞台上一张张笑靥如花的小脸蛋,我深信我的坚持是对的。陪着孩子一起浸润书香,歌咏童年,将成为我和孩子们记忆中一阕流光溢彩的幸福画卷。

斗转星移,春去秋来,二十一载,我一路默默耕耘,用青春去丈量这座边陲海岛学校,把爱心、责任、热情深深地投入这份工作中。我无怨无悔,依然以饱满、向上、向善的精神陪伴更多的孩子出发,泛舟学海,我期待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那份美好。

猜你喜欢

海岛书香语文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在海岛度假
书香何来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