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扛起防汛责任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020-10-09石家庄市水利局局长谷维真
□石家庄市水利局局长 谷维真
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子牙河水系,境内自北向南有沙河、磁河(木刀沟)、滹沱河、冶河、洨河、槐河、泲河7条主要行洪河道,建有岗南、黄壁庄、横山岭、口头4座大型水库以及8座中型水库、227座小型水库。西部山区沟壑纵横交错、山高坡陡、源短流急,如遇强降雨极易引发山洪灾害。据国家气象中心汛前预测,海河流域极端天气可能多发,区域性洪水突发的可能性较大,我市防汛形势严峻。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救大灾,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超标准洪水不打乱仗,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能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的原则,紧紧围绕“四确保四到位”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四个坚持”的具体要求,科学有序开展防汛备汛工作。入汛以来,全市水利系统大力发扬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勇于担当,严阵以待,奋发有为,合力攻坚,有效应对了9次强降雨过程,拦蓄了主汛期1.95亿m3洪水。特别是在应对8月4日至7日强降雨过程中,面对井陉县绵河突如其来的洪峰,提前发布预警,24h不间断巡查,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转移沿河危险区95户270余人,关停受威胁区全部旅游景点,封堵行洪河道上12条漫水路,确保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责任落实到位,强化培训,做到守土尽责
一是大中型水库、主要河道等实行行政领导包防。理顺各类水工程安全度汛责任体系,逐级落实水库、河道堤防、南水北调等各级防汛责任人,确保职责落实无死角、无盲区,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各级责任人主动作为,多轮次的深入分包工程现场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协调各方及时解决,确保工程安全。接到重要天气预报和暴雨预报时,各级领导在岗在位,掌握动态,靠前指挥,做到决策果断、组织有力、抢险及时、确保安全。
二是小型水库落实“三个责任人”。227座小型水库落实908名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在水库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并在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以现场培训和网课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对“三个责任人”进行了业务培训,系统学习了值班值守、巡查检查、预警预报、避险转移、应急处置等知识。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责任人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做到从“有名”、“有实”向“有能”的转变。
三是山洪灾害易发区建立包防责任体系。我市印发了《石家庄市山洪灾害防御专项工作方案》,1029个山洪灾害易发村3087名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落实了“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党员干部包群众”的“五包”责任体系,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人。
2.预案完善到位,狠抓演练,做到有章可循
一是编制预案。继续修订完善水库、河道、南水北调工程、山洪灾害村等各类防汛预案,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反应、妥善应对、安全避险。按照《2020年河北省河系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提纲》《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科学编制河道、城市、水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确保应对措施务实、管用、好用。遇到险情,能够快速启动预案、执行预案,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
二是加强演练。入汛伊始,17个县(市、区)以及1029个山洪灾害村均组织了不同层级的防汛抢险避险演练,让百姓群众明白了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后续保障等流程,确保关键时刻险情能及时消除,灾情能有效应对,群众能安全撤出。7月7日,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在元氏县八一水库举行了联合防汛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三是启动预案。8月6日12时30分,受山西省降雨影响,绵河上游井陉地都水文站流量达到320m3/s,面对汛情,我市紧急发布了山洪灾害四级气象预警,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河道行洪安全的紧急通知》,井陉县迅速启动了防汛Ⅳ应急响应,按照预案提前转移95户群众避险转移,关停受威胁的陶瓷古镇景区,紧急封堵12条穿河漫水路(桥),加强河道沿线巡查,关键点位24h值守,有效应对了此次强降雨过程,无一人伤亡。
3.工程建设到位,夯实基础,做到防线筑牢
一是滹沱河治理。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滹沱河生态修复治理二期工程,总体工程建设投资22.7亿元,全长44.8km的主河槽已全部完成疏浚及岸坡防护,大大提升行洪能力。三期工程正在招标公示阶段,预计8月底开工建设,完工后,滹沱河自岗南水库至安平县界将形成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安全河、景观河。
二是治理水土流失。“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防治水土流失,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00余km2,治理区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林草保存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流域泥沙减少达到70%以上,治理区初步实现了小雨不下山,大雨缓出川的目标,成为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加固河道堤防。做好河道堤防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靠得住、不出事。今年,我市投资9.5亿元,对洨河栾城段、泲河高邑段、滹沱河无极深泽段河道堤防综合整治,河道防洪保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风险排查到位,消除隐患,做到整改不止
一是河湖库抓好“清四乱”。以河湖清四乱为抓手,强力推行河长制向有实转变,排查清理了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71条河道和227座水库,累计发现问题357处,完成垃圾清理1.21万m3,弃土弃渣清理9216m3,涉河违建拆除4229m2,砂坑回填平整5处,有效恢复河道行洪能力。
二是河道内村庄“搞搬迁”。强力推进河道内村庄搬迁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包村、科级干部包组,村两委包户的推进模式,全面动员部署,深入走访调研,通过耐心劝导、政策宣讲,最终将河道内3957户14905人全部搬出安置。
三是小水库运行“补短板”。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7月17日,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抗击洪水大检查活动誓师大会,对防汛工作准备情况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全局上下尽锐出动,组成88支突击队,对227座小型水库和60个重点山洪灾害村逐一实地踏查,累计发现140个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及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确保小水库安全度汛。
5.预测预报到位,关注雨情,做到预警及时
一是建立预警机制。入汛以来,市水利局、气象局、应急局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会商研判,建立完善监测预警发布机制,累计发布山洪气象灾害四级预警9次,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应急响应2次,提醒受威胁地区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8月6日,石家庄水文服务中心加强与山西省阳泉、泉口水文站联系,从凌晨开始,掌握上游降雨、河道来水情况,科学分析,及时预报冶河洪峰流量,为应对冶河洪水过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落实预警设备。我市山洪灾害村建有自动雨水情监测站点380处、简易雨量站点1224处、预警广播站点1452处,并配备了铜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预警设施,小型水库和重点受洪水威胁村庄配备了卫星电话。对预警设备进行检修维养、巡查测试,确保运行正常。
三是用好监测平台。为完善山洪灾害自动预报预警机制,我市建立了1个市级监测平台、8个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实时监测雨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自动控制、精准发布,实现避险转移信息适时播报。入汛以来,充分发挥网络通信三大运营商作用,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7万余条,做到群众早知道、早防范、早撤离。
6.物资队伍到位,未雨绸缪,做到抢早抢小
滹沱河无极段防洪整治工程开工仪式 张玉宣摄
一是物资储备。及时补充和储备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并全部登记造册。目前,全市水利系统共储备50余个品种的防汛物资,价值2319万元。主要有编织袋29.265万条、土工布2.5万m2、救生衣救生圈 860 套、铁丝 15t、铁锹7985把,木桩4650根、水泥100t等。汛前,物资代储单位对各类防汛物资进行了全方位的维护和保养,并对长期存放的易潮物资进行晾晒。所有防汛物资分类堆放,张贴标签,注明名称和数量,以备随时调运。
二是组建队伍。我市组建水旱灾害抢险队伍228支40293人,其中专属队伍40支1703人。各类抢险队伍均已完成培训演练,保证出现险情时,队伍能拉得出、物资能用得上、险情能早排除。
三是落实支撑。为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决策和指挥能力,建立了近400人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主要包含了水情测报、工程调度和水工程抢险等方面技术专家,为防御洪水、应急抢险提供技术支撑。
7.值班值守到位,科学调度,做到有效应对
一是实行日调度。7月1日以来,我市实行防汛日调度制度,对防范山洪灾害、小水库安全度汛、河道行洪安全、南水北调工程左岸排水、应对强降雨等工作进行持续调度,掌握防汛第一手情况,指导各县开展工作。
二是派出工作组。主汛期内,我市成立了8个由县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分包8个山区县,不间断指导督导地方做好防汛备汛工作,遇有强降雨过程24h驻守指导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当地防汛抢险技术力量。
三是值守全天候。入汛以来,我市各级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干部24h值班制度,加强关键部位的值守力度,抽查检查小水库和重点山洪灾害村的值班情况,保证汛情上传下达畅通。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我们将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思想上一丝不苟、责任上一环不漏、措施上一抓到底、指挥上一着不失,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确保全市度汛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做出水利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