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研究
2020-10-09温成韬
温成韬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1368-1968年我国农具技术一般都处于停滞状态,并未带来生产力大幅提高,600年间真正带动产量提高的其实是耕畜数目的增加,贫苦农民靠人力代替畜力,在20世纪50年代牛耕或人力种地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在经过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以后才真正认识到动力机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上的贡献之大,并开始不断加强对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建设[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逐渐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农业机械化突破了传统农具的限制,在农业生产中释放出自己的能量,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表1 全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
2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2.1 保障和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
农民一直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其生产积极性的刺激,还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其所起到的激励作用,都要建立在农民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而且,农业机械化机器可以实现精准农业,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当其它提高单产的方法(施用化肥、喷洒农药等)与农业机械化相配合后,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化肥为例,化肥使用的关键是定量,农民很难准确把握最佳生产的化肥投入量;但是土壤养分测量传感器、测土配方技术、同步播种施肥技术等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农产品质量。
2.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农村“老龄化”“女性化”现象,出于老年人和女性生理等因素的限制,此现象逐渐演变为“荒地化”现象,不利于农业生产。机器作业相比人力来讲要更为轻松,农忙的时间大大缩短,减轻农村老年人、女性农业生产压力和劳动强度的同时,也给在外打工的劳动力一份心理保障。1991年,我国农业劳动者数量达到高峰的34186.3万人,1992年开始了农业劳动者投入从增加到减少的历史性转变[3]。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 1970年前都在 80.0%以上、1978年为70.5%、1990年为60.1%、2000年降至 50%、2008年为39.6%;同时农业机械化也在快速增长,我国农机总动力由1970年的2165.3万kW发展到2008年的82190.4万kW[4]。国内许多学者分析并证实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周振等(2016)以1998-201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方法,测算得出1998-2012年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度为21.59%[5]。
2.3 提高农民收入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6]。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代替了传统农具,改善劳动条件缓解了劳动力的人力负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单产,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为农户分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节省了人力,缩短了下地时间,农业生产不再将人牢牢锁在土地上,农村劳动力可以有余力兼业,进行其它的生产活动,获得其它收入来源。对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来说,由此产生的收入利益高于雇佣农业机械作业的费用时,他们一定会选择用农业机械替代自己的人力劳动。1985年开始我国乡村从业人员分布于农林牧渔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而从事第二、产业的其它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机械化为农民选择其它行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随着农户的不断分化,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家庭经营纯收入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农业机械化在保障农业生产获取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同时,为农民获取工资性收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2.4 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在没有农业机械以前的传统农具时期,在农民的思想观念中,农业生产其实就是“靠天吃饭”,当时的农民并不具备运用自然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农业生产方式的理念。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民的观念随之逐步改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扩散-推广-应用的过程,要求劳动力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机械的使用、维修以及相关农业机械化技术。相应开展的农机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等活动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这不仅提高了小农户的劳动力水平,同时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储备了人才。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与小农户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对于每个农户来说,单独购买农业机械是非常不必要的,而且绝大多数农户也无法支撑起单独购买农业机械的费用的。然而,农业机械化的带动作用是很强的,一个机器可以服务很多人甚至很多地区。基于此,农机社会化服务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农民思想上的转变,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
3.1 农机供需矛盾紧张
不仅体现在农机产品品种少等数量上的缺乏,更体现在农机产品水平低、性能差等质量上的不足以及农机结构的不合理。必须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保障农机“量”的充足、“质”的优越、结构的协调,提升农业机械化整体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化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农业机械化相关法律不健全
尽管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要加快农业机械化法制建设,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保障。
3.3 农机培训形式化
农业机械化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养。但是,当前的农机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等存在“走形式”“走流程”的问题。一些农机技术培训的目的并不是教授农民农业机械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而是为了推销产品,阻碍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学习和使用,挫伤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带动作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肩负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4 农机推广困难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速度慢不仅仅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等特性决定的,还受农民采纳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还要求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出自己的带动作用,针对某一设备进行推广,可以采取示范使用设备或者展示使用成效的方法,将新型农业机械技术更好地推广给农民,提高他们的接受度和采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