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铁骊:塑造正能量的雕塑家
2020-10-09陶晨受访者提供
文|陶晨 图|受访者提供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欣赏雕塑艺术品大部分都是在环境雅致舒适的展厅里进行的,可能大多数观众很少能参观雕塑艺术家的创作空间,而雕塑家在工作时既是创作者,又像工匠,用行内的话说就是艺术家中的“苦行僧”。他们不仅从事艺术创作,更多的是用想象力、洞察力和极强的动手能力,去塑造3D的各种形象。完成后的作品,会有少量摆放在室内展出,而更多的是去装点我们随处可见的城市空间和角落,让环境空间变得灵动和延展。
人物形象成为雕塑家大部分的创作对象,这类雕塑确实是有着“灵魂”,他们饱含着被塑造人物的个性和神韵,还有艺术家眼中的人性、世界,甚至艺术家的情绪也融入其中。
01 蒋铁骊
盛夏7月,我来到上海宝山的一个创意园区。所谓的园区其实是由一个破旧的厂房改造的空间,1楼的电梯坏了,我们走上2楼,乘着老旧的货运电梯来到5楼,迎面袭来一股热浪,让人恍惚还在室外。穿过走廊,来到一个百来平方米的艺术“工地”。是的,这就是雕塑作品的创作工作室,没有装修、没有空调、没有生活用品,就连仅有的电扇都不能对着正在塑造中的作品吹。工作室里最显眼的部分就是沿墙一周摆放的已完成的雕塑作品,和中间正在塑造的两件大型作品的泥胚。
雕塑艺术家蒋铁骊教授就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1966年生于苍茫北国;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1995年获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学位,其毕业创作和论文获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研究生作品奖项。25年后,他来到“浦江之滨”上海,现担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早期多年的学术熏陶和专业品位使得蒋铁骊有着扎实的雕塑艺术功底,谈起这段学术经历带给他的回忆和感悟,蒋铁骊表示,在那个年代的大环境下,中国大多数美术学院的艺术风格十分接近,有着相似的艺术发展框架,盛行具象化、现实主义的表达模式,与同时期国外概念类和抽象化的创作有着一定差别。但蒋铁骊认为这并非“落伍”,中国集社会资源之大成,扶持艺术家,这样的具象性创作给了艺术家很多表达创意的机会和平台,同时这样具象的艺术创作也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雕塑风格。
02 《肖像研究—周信芳》 高130厘米国家大剧院收藏 湖北美术馆收藏2009
也正是这样扎实的功底和浓厚的艺术底蕴才能造就蒋铁骊对具象化的人物雕塑独特的理解和实践。瞿秋白、宋庆龄、周信芳等正能量人物的塑像都曾成为蒋铁骊刻笔之下的得意之作。蒋铁骊先生通过传神的人物塑像,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他们所传递出的伟大情怀与正能量。当问起在雕塑具象人物时是如何揣摩人物心理并抓住其灵魂时,蒋老师分享了“演绎体验法”,即做任何一个角色时候都会想象自己是个演员,扮演这个角色,揣摩角色的动作、服饰和神态,定格在一个瞬间,充分接近人物本身。绝大多数的创作都是基于基本功,从照片和视频资料,从细微的角度捕捉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雕塑作品背后一定是艰苦的创造过程,“几易其稿”和“持久战”是常态。为中福会幼儿园陆家嘴分园雕塑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宋庆龄的创作经历,就令蒋铁骊印象尤为深刻。一稿的年轻、漂亮等特点不同于园方需要的传统印象中50多岁,温和、慈祥的“宋奶奶”形象,故他从去年开始陆陆续续修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慢慢接近观者眼中宋庆龄的形象。
蒋铁骊在3年前自己的展览“无观—蒋铁骊雕塑作品展”时曾说:“如果把美术界的各种艺术门类进行比较,雕塑可以用艰难来形容,而雕塑家更像是美术界的‘苦行僧’。”同时兼并脑力、创造力的艺术,又是体力劳动,又不同于书法、绘画等个人且短暂的艺术创作,雕塑更多需要的是团队协作和超长的时间跨度,极为考验艺术家的耐性和体力。蒋老师在这一点上深表认同,无论在圈外人看来艺术家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有多么幸运,这都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同样是一种艺术家的无奈—“雕塑如同一面镜子,真实而遥远。”蒋铁骊这样评价自己的雕塑事业和作品。
说到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不仅要有艺术创造,也不能丢失根基。这位成长于北方的新上海人,1995年来到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艺术事业,作品风格格外多元。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晓峰口中,“60后”蒋铁骊的近作中,依然保持了一种“青春感”:“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青春和自由的渴望。蒋铁骊的作品既有这种精神气质,也有30多年艺术探索所经历的历练和沧桑。”除了学院风的沉稳严谨,也不乏当代风的前卫创新;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有具象也有抽象,在当代风和学院风之间寻求平衡。
03 新近完成的雕塑作品泥稿
04 《肖像研究—瞿秋白》高200厘米 中国美术馆收藏 上海美术馆收藏 全国美展获奖提名 上海白玉兰美术奖 2005
05 《肖像研究—弘一法师》 高195厘米 青铜 首届中国佛教雕塑大展二等奖暨莲花奖 2006
06 《时光之旅》 高200厘米 青铜 2014
在象牙塔之外,他依然对社会心理和都市人性表现出持续而诚恳的关注,关心着雕塑和美术界的新鲜血液和行业前景。蒋铁骊谈到,中国美术类的考生是全世界最多的,随着艺术类院校门槛的提高,竞争也极为残酷,但这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水平。未来的艺术类学生会愈来愈多样,涉及到跨界、融合、交叉的艺术风格。雕塑专业同时设有公共艺术、建筑类、当代艺术以及材料的课程,但即便如此,蒋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新一代艺术家前途的担忧,雕塑专业的就业并不乐观,目前行业的棘手难题是招生的热烈程度如何反映在毕业就业上。目前较多的就业渠道是大量的少儿培训机构,但是工作却不稳定。
除了对行业前景的关心之外,蒋铁骊也从不忽视慈善对于艺术的推动力量,明白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相互发展,因此在从业经历中经常与公益性质的机构合作。对此蒋铁骊表示,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服务的项目,近年来越来越体现出公共艺术受到重视,同时观众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公益机构与艺术家的合作。在即将迎来的建党100周年之际,蒋铁骊接受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委托,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成立之初的毛泽东等13人群像塑像,可以想象,时间紧、任务重,这次雕塑任务也将使蒋铁骊充分感受到革命年代的热切激昂和建党之初的艰苦卓绝。
蒋铁骊虽是艺术家,事业繁忙,但他却是慈善事业背后默默的铁杆支持者。他的爱人晓露,原东方电影频道主持人,同时还作为一名主编,出版了《海上电影地图》等图书。晓露心系慈善事业,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长期为上海的困境儿童提供支持和服务。而蒋铁骊在专注于雕塑之余,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持爱人的志愿团队工作,经常为团队采购、置办志愿活动所需的物品。他认为,慈善事业和艺术事业同样崇高,艺术带来创作时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而慈善带来的是帮助他人而获得的满足感,这对他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感受,同样值得自己投入十二分精力去完成。
“行吟诗人”蒋铁骊在雕塑艺术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不断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正能量人物,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同时,又为社会艺术和都市公共艺术空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更多中国艺术家像蒋铁骊教授一样,将力量汇聚起来,把我国的艺术事业和慈善事业有机结合,继续发扬光大、臻于至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