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2020-09-30郭文正
郭文正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郑州450015)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且反复发作,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剧烈头痛,多为偏侧头痛,且伴有畏光、恶心、呕吐、畏声等症状,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1~2]。偏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引发无症状性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针对偏头痛患者,临床多采用可缓解头痛症状的药物治疗,氟桂利嗪最为常用,可有效缓解头痛症状,但部分患者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偏头痛治疗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神经衰弱、眩晕等疾病均有较好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144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6 月~2020 年1月收治的144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 例。观察组女34 例,男 38 例;年龄 26~74 岁,平均(49.37±8.14)岁;病程 2~12 年,平均(6.68±1.35)年;30 例有先兆性,42 例无先兆性。对照组女33 例,男39 例;年龄27~73 岁,平均(50.15±8.36)岁;病程 1~13 年,平均(6.16±1.54)年;31 例有先兆性,41 例无先兆性。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表现确诊为偏头痛;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功能障碍;脑外伤、颅内器质性疾病引发的头痛;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哺乳或妊娠期。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氟桂利嗪(国药准字H20003255)治疗,10 mg/次,1 次 /d,口服。连续用药14 d。
1.3.2 观察组 采用天麻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2401)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氟桂利嗪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天麻素注射液600 mg 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次/d。连续用药14 d。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80%为显效;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50%~79%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酶(CG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ET-1、NO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NO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NO(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ET-1(ng/L)治疗前 治疗后72 72 t P 15.21±2.61 15.17±2.57 0.093 0.926 4.14±0.83*7.35±1.02*20.713<0.001 157.91±16.47 159.26±16.51 0.491 0.624 90.16±9.20*113.92±11.88*13.418<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GRP、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RP、B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水平比较(n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水平比较(n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BDNF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CGRP治疗前 治疗后72 72 t P 16.85±4.13 17.08±4.33 0.926 0.745 10.89±3.07*13.64±3.26*5.211<0.001 8.84±2.48 9.03±2.56 0.452 0.652 0.97±0.14*1.43±0.25*13.622<0.001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一种常见的周期性发作神经障碍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内分泌、精神状态及遗传有关,在我国发病率约9.3%,治愈难度较大,患者发病前常出现眼前闪光、视野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随着病程延长发病频率也随之增加,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3~4]。
氟桂利嗪为治疗偏头痛常用药物,是一种高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血-脑屏障和脑血管平滑肌通道上的高特异位点结合,降低静脉收缩,减少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进而松弛平滑肌,缓解血管痉挛,还可抑制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改善脑循环,提高氧分压,起到止痛作用[5]。在中医学中,偏头痛属“头痛、偏头风”范畴,六淫邪气外侵,上犯清窍,内伤诸疾导致气机逆乱引发头痛,瘀阻经络、气血逆行、脑失所养与偏头痛发生有关,因此治疗应以熄火平肝、通络活血、缓急止痛为主。天麻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天麻素,从中药天麻中提取,天麻素可调节神经功能抑制血管致痛物质及活性物质的产生,收缩脑血管,提高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以达到镇痛、解痉作用;同时还可抑制5-羟色胺释放及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过多氧自由基及保护神经细胞,缓解颅内血管扩张;天麻素在进入人体后可快速分解为天麻苷元,可透过血-脑屏障,竞争性结合脑内苯二氮受体,进而抑制脑部神经元兴奋,改善患者紧张情绪导致的血管痉挛[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可见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效果显著。
BDNF 可参与中枢神经疼痛、发展过程,在正常机体中表达较低,当偏头痛发生时可促使其过量表达;CGRP 是改善心血管活动的一种神经肽,可扩张血管,当偏头痛发生时,CGRP 过度释放[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GRP、BDNF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通过调节血清BDNF、CGRP 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偏头痛发生时NO 可刺激三叉神经纤维释放CGRP 等血管活性物质,诱发神经源性炎症反应;ET-1 是一种活性多肽,其含量增高,可促使脑血管痉挛[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T-1、NO 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水平,调节血管收缩、舒张。综上所述,天麻素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