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法语地区汉语学习者学习焦虑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
——以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2020-09-30王子莉
漆 亿, 王子莉, 莱 昂
(1.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2.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一、 引言
当今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掌握一门外语十分必要。然而,我们期望学生通过外语课来掌握一门语言,这往往会使学生压力倍增。外语学习者常常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遭遇困境,学生因为害怕在课堂上犯错,变得焦虑,缺乏自信。对外语学习而言,词汇的积累十分重要,但通常的情况是: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总会遇到“过目而忘”的词汇,再加上本身词汇储备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思维表达,以至于情绪焦躁忧虑,学习和理解能力变差,注意力下降,学习效果不佳。
汉语被认为是未来的语言。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见到说汉语的人群,并且汉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汉语被认为是最难学的语言,尤其表现在拼音声调、汉字书写、动词变位的缺失等方面。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这种语言学习焦虑尤为明显。
贝宁位于西非几内亚湾,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趋频繁,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贝宁的汉语教学日益快速发展。但是贝宁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加之本土方言众多,与汉语的差异较大,贝宁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语言学习焦虑。其学习焦虑的具体情形究竟如何?焦虑情绪对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哪些因素导致了学习焦虑?应该如何有效防范和解决学习焦虑?这些问题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二、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焦虑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是人在遭遇巨大压力时出现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常态表现。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害怕、担心或者恐惧。这是一种心理震颤的状态,不安、担心及忧虑等情感行为特征凸显。王银泉、万玉书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惧怕感的情绪状态[1]。语言焦虑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与自我感知、学习自信、情感以及行为存在联系的一种复杂现象。出现语言焦虑时,语言学习者会产生害怕或者胆怯等十分不友好的情感体验,这种害怕或者胆怯又会影响焦虑者将来的生活[2]。语言焦虑主要表现在外语口语表达、笔头写作以及实践运用等教学活动中[3],也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焦虑[4]。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焦虑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根据作用,Scovel将其分为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5];根据根源,Spielberger等将其分为特质焦虑、心态焦虑和特定情境焦虑[6];根据焦虑产生的原因,Macintyre与Gardner认为有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特定情景焦虑[3]251-275;根据场景,Horwitz把焦虑分为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7];根据与习得语言能力的相关性,Bensmain把焦虑分为听力焦虑、口语焦虑、写作焦虑和阅读焦虑[8]。
西非法语地区汉语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且大多数来自在中国就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留学生,尚无对本土汉语学习者学习焦虑方面的研究。笔者拟以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学生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课堂教学观摩和个人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其学习汉语过程中的焦虑状况展开调查,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与方法,以期改进西非法语地区的汉语教学。
(二)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表征及其消极影响
学习者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害怕用外语交流,怕被别人消极评价,以及缺乏自信。有焦虑情绪的学生往往忧虑过度、烦躁不安、精神紧张及疲劳不堪[17]。
焦虑的原因包括个人表达和交流互动、学生对外语学习的信心、教师对外语教学的信心、师生互动、课程学习及期末考试等方面。
研究者发现焦虑与学生成绩之间存在负互作用[18],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自身的影响、对学生行为举止的影响、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任务的影响四个方面。出现焦虑的学生有可能在课堂上会需要帮助,却并不会提出,因为他觉得无论寻求何种帮助,都是软弱、不成熟或者无能的表现。同时,他也不想让老师发现自己正在拼命克服焦虑。此时语言焦虑就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患得患失和情绪激动。
三、研究对象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来获得信息,旨在发现存在学习焦虑的学生数量,寻找焦虑原因,分析焦虑导致的后果。我们调查了80名学生,他们分别是该校孔子学院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基本包括了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
(二) 数据统计与分析
参与调查学生情况。参与调查的80名学生,平均年龄约为23岁。贝宁国籍学生47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58.8%;尼日利亚国籍学生33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1.2%。女性学生4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6.3%;男性学生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3.7%。
学习焦虑表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有一半以上(62.5%)出现了学习焦虑的症状。汉语学习焦虑的症状表现为48.8%的学习者感到紧张,51.2%的人觉得心慌,25.6%的学生感觉疲惫。
学习焦虑原因分析。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被焦虑情绪困扰。出现语言焦虑的学生中,有75%的人是因为缺乏自信,61.3%的人因为不愿使用中文交流,还有36.3%的学生是担心被老师或其他同学负面评价,怕被别人否定。他们学习焦虑的原因主要是害怕用中文交流,怕被别人消极评价,缺乏自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担心被老师纠正。如果再有其他同学比自己表现得好,学生的内心想法、情绪就会变得十分复杂。此时,尽管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开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也会选择自我封闭。
课后的访谈还表明,学生一旦开始焦虑,就会变得紧张、心慌、疲惫,还会出现过度忧虑、理解力变差、精力不集中等情况。此时,学生本人往往希望有一些自选课或者其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贝宁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情况
我们调研发现,在贝宁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中,性别、年龄及学习时长与汉语学习焦虑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汉语学习焦虑主要表现在交际焦虑、测试焦虑和负评价焦虑三个方面。
第一类是交际焦虑。学习者在用汉语作为目的语交际时,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交际任务,因而紧张不安。这种类型的焦虑集中体现在课堂活动的问答环节,以及语言输出(说/写)环节。
问答环节的汉语学习焦虑。在贝宁孔子学院的汉语课堂中,问答环节使用频率很高,形式多样。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问答,学习者要想顺利回答问题,首先必须明白问题的意思。有些汉语水平不太好的学习者不能理解问题的意思,不知道要说什么,满脸通红或者低头不敢和老师对视。有一些学习者可能大概明白问题的意思,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出答案,常常是其他同学告诉他什么就说什么。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其他学生往往会哈哈大笑,被提问的学生会很尴尬。心理素质好的学习者一笑了之,爱面子的学习者在以后的汉语课上便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说话。
在讲完新的知识点之后,如果教师不给准备时间就提问,即使提问的内容仅限于课堂学过的新知识,大部分学生仍然会不知所措;即使给学生时间准备,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敢开口回答问题,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时,学生更为紧张与不安。学生回答问题时,非自然停顿很多,一般会用很多次“嗯”“哦”一类词。
此外,教师语速过快、问题过难、提问等待时间较短、站在学生旁边等待都会引起学习者不同程度的焦虑。
“说”与“写”的焦虑。汉语学习其实就是学习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语言四要素的学习中,“听”和“读”是语言的被动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主动输出。主动输出的表达能力比被动输入的理解能力显然更难, 学习者对不能达到目标的担忧就更强。所以学习者在“说”与“写”上体现出的焦虑明显高于“听”和“读”。“写”的时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比起即时表达的“说”,焦虑感有所减弱。
从学习进度和程度看,初级班(大约相当于HSK2级/3级)学生口语课主动开口的占少数;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中级班(大约相当于HSK4级)学生的主动开口率会提高;而高级班(大约相当于HSK5级/6级)学生会非常积极开口,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
从贝宁孔子学院学生课堂表现看,对自己汉语水平不自信的学生焦虑值高,在课堂上不会主动参与交际,害怕出现错误,口语不流利,非自然停顿多;反之,对自己汉语水平自信的学生焦虑值低,积极主动参与交际,不怕出现错误,口语较流利,非自然停顿少。
第二类是测试焦虑。测试焦虑指的是学生由于担心考试失利而产生的焦虑,害怕考试不及格,害怕考不过HSK,害怕学习没有进步等。
第三类是负评价焦虑,既包含自我评价焦虑,也包含对他人评价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面对教师纠误时产生的焦虑,以及和同伴有意无意竞争产生的焦虑。
2.贝宁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
汉语自身的特点。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表现在拼音声调、汉字书写、动词变位的缺失导致对时态和语态的表达困难等。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虽然主动开口的情况不一,但原因比较一致。有的担心“发音不准”,有的担心“语法出错”,也有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口语交际中,词汇的积累十分重要。但通常情况是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总会遇到“过目而忘”的词汇。再加上本身词汇储备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思维表达,以致学习时到处碰壁,最终导致情绪焦躁或者忧虑、学习和理解能力变差、注意力下降等。即使是知道很多词汇的高级阶段的学习者,有时候仍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进行准确有效的表达”。
缺乏目的语环境。学生在自己的国家学习汉语,缺乏目的语环境,学习汉语的时间基本局限于汉语课堂、俱乐部活动、汉语角活动等。学生期望通过汉语课来掌握汉语,往往会压力倍增。他们常常因为害怕在课堂上犯错而变得焦虑,导致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方面遭遇困境。
考试压力。学生的考试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压力。如果考试通过不了,需要重新注册缴费。贝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对于学生而言再次缴费有一定压力。一旦交不起学费,只能选择休学,很多人要花四五年时间来完成三年的课程。二是未来规划压力。很大一部分孔子学院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是为了得到奖学金,获得去中国留学的机会,学习成绩尤其是HSK成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条件,考试失败会让他们产生焦虑。三是学习压力。如果平时学到的内容没能在试卷上体现,导致发挥不好而考试失败,学习汉语认真的学生就会被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明显表现出对考试这个概念的焦虑反应远远大于对考试本身的焦虑反应。
课堂活动压力。汉语课堂有大量的师生互动活动。当学生被要求使用未掌握好的语言当众表达时,需要冒险挑战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期望得到老师以及同学的肯定。一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再加上教师苛刻而生硬的纠误,会引起学生的紧张和不安,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感。需要指出的是,师生互动焦虑并非由不断纠正错误产生,而是在何时纠正、以何种频率纠正以及如何纠正的过程中产生。
课堂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学生间的竞争。适度的竞争能够促进语言学习,但是当学习者过分把自己与他人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比较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事实上,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对老师和其他同学使用目的语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听力以及阅读等,由此导致焦虑情绪加深。
四、降低西非法语地区汉语学习者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应对学生学习焦虑的策略
营造汉语环境,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立足教材,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观念、新话题等融入教学,结合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对汉语环境有真实的体验。由于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语,贝宁学生听和说的机会相对较少。除了在汉语课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外,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说汉语。对于难以表达的句子,可用词语、短语等配合肢体语言不断练习,提高汉语听说能力。
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运用多种技巧。在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汉语学习焦虑状况和个体差异,根据任务性质和难度恰当选择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对汉语学习焦虑高的学生,要尽量减少单独提问或竞争性强的活动。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丰富多样的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成效性。“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他提出了i+1公式,“i”是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i+1”是学习者下一阶段应该达到的水平,稍微高于前一级[19]。语言学习往往在初级阶段进步比较明显,中级阶段速度开始放慢,进入汉语水平提升的“瓶颈期”。这时候,学生花了与先前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却看不到显著的效果。在这个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比如容易产生即时焦虑感的口语课堂教学,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最常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以教材为参考,设置情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情景编对话,简单操练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情景表演。设计活动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组,让水平高的学生帮助水平低的学生。这样能使水平高的同学不会因为任务没有挑战性而无聊,水平低的同学不会因为难度太大、无法开口而产生焦虑。
适当处理问答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提的问题。教师在为学生设置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和当前课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保证学生能明白问题。其次,语言应该准确、简洁、通俗,根据学生的接受效果和汉语水平适时调整自己的语速,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适应学生的惯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板书。再次,要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最后,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反馈对或错,错在哪儿。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以此达到积极评价和暗示其汉语学习效果。
减轻语言测试的压力。汉语测试要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难易适度,内容可以向HSK及HSKK考试题型靠拢;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梳理知识点;在考前指导学生模拟训练,熟悉考试流程,掌握考试相关题型和解题技巧,多鼓励学生。
讲究纠错策略。教师纠错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可以采取正确示范法、重复错误法、诱导法、提示法等,避免因为纠错不当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创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表扬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多样化、具体化,充分利用体态语等非语言交际行为;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活动和上课方式,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学习者自身应对焦虑的策略
克服对汉语的畏难情绪。语言能力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学习者来说,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完全能够学好汉语的。当然,学习者对自己的汉语水平要有客观评价,并据之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按照计划和目标一步步执行。学习者要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经常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向比自己汉语好的同学学习;积极参与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抓住每一次说汉语的机会,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培养汉语学习的自信。
认真对待教师的纠错。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系统性、有规律可循的偏误,是习得汉语的必由之路。不要因为一时的受挫就泄气,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也不能采取回避策略,能用简单的就不用复杂的语言技能。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和奖学金申请。学生要明白考试是为了检测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汉语的应用水平,利于查漏补缺,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起到反馈的作用。不要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不要对考试成绩有过高期望,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做好考前准备。知识的学习要循序渐进,而不是最后一周教学才去上课,只为了解考试内容和形式,甚至过于在意成绩而作弊。对待奖学金申请,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另一方面不要过分苛求,不要给自己施加精神压力。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本科学习者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受到语言学习焦虑的影响。产生语言学习焦虑的原因主要是害怕用中文交流、担心被别人消极评价以及缺乏自信,导致学生出现过度忧虑、理解力变差、精力不集中等情况。建议在缺乏母语语境的情况下,学校管理层和老师在汉语教学中应该更多采用让学生感觉压力较小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授课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语言焦虑产生初期调整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本研究发现了学生语言焦虑的问题,并将继续致力于深入研究,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进一步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语言焦虑相关研究可加上学生的汉语水平层次来观察;将研究对象按年龄重新分组,以便研究年龄对语言焦虑的影响;增加调查对象,如将在中国驻贝宁大使馆汉语文化中心学习的学生也纳入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