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
2020-09-30张永和
中外文摘 2020年18期
□ 张永和
从1840 年到同治初年(1862)这二十多年,初期的京剧经过进一步的提升改造,更趋于完善成熟,风格鲜明,独树旗帜,这是京剧的定型期。可以这样说,从京剧诞生至今,约有一百七八十年历史,但是早时还不称为京剧,而称为皮黄或京调皮黄,也称黄腔、二黄等。
据现有资料,京剧这一称谓的出现,首见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 年3 月2 日)上海出版的《申报》。此后“京剧”方作为剧种名称逐渐通行全国。
在京剧初兴的历史中,有许许多多杰出的徽、汉艺术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其中尤数三庆班掌班、有“京剧鼻祖”美誉的程长庚功高盖世。他和他同时代的12 位艺术精湛超群的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在一幅叫作《同光十三绝》的戏装写真画中同时显客,他们是京剧得以问世的铮铮功臣。
当然,还有许多在他们前后出现的、同属为京剧的诞生高举火炬的杰出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绘就了京剧初起时璀璨的人物画廊。
郝兰田(后排左一)扮演《行路训子》之康氏。
梅巧玲(后排左二)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
余紫云(后排左三)扮演《彩楼配》之王宝钏。
徐小香(后排左四)扮演《群英会》之周瑜。
杨鸣玉(后排左五)扮演《思志诚》之闵天亮。
朱莲芬(后排左六)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
杨月楼(后排左七)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张胜奎(前排左一)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刘赶三(前排左二)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
程长庚(前排左三)扮演《群英会》之鲁肃。
时小福(前排左四)扮演《桑园会》之罗敷。
卢胜奎(前排左五)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
谭鑫培(前排左六)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