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初探
2020-09-29彭红斌
◆摘 要:形象思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关键词:形象思维;历史课堂;教学
当前,武汉即将实行新中考政策,历史即将恢复中考,此前历史不在中考范围之列,许多学生虽对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文学作品兴趣浓厚,但对历史课本身的兴趣并不浓厚,再加上历史科目不属于考试科目,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究其原因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趣味性,使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课变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学习时感到索然无味。
经校内听课、交谈发现教师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本文就形象思维的运用作一些探讨。
一、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形象思维是指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真实性和生动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思维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但它又转瞬即逝,无法再现。学生们今天学习的是受到篇幅限制而高度浓缩的历史教科书。因此,教师的教学应努力弥补教材的不足,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这就必需借助丰富的史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充实教学内容,再现历史场景,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可感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
2.形象思维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
由于形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可以借助形象思维来表达历史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牢固地掌握。
3.形象思维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所学过的历史知识。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场好的电影,一部好的小说,其教育意义往往大于一些专门书籍,给人所受到的影响更深刻,更能长时间的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能对人的一生及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更在于它们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对人易产生更强烈的刺激,使人们更易于接受,认同、记忆。
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1.教师补充史料,充实教学内容
历史形象的再造,离不开生动的史实,学生掌握的史实越丰富、详实,越有利于在他们头脑中塑造一个鲜活的历史形象,因此,要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仅靠教材中有限的史实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补充相关的史料。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内容,枯燥的课本与简单的图片无法给孩子根植爱国情怀,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现有优秀影片与文史节目,从视觉上给予学生强烈的忍辱负重之情。现有文史节目《朗读者》《开讲啦》等优秀节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革命老前辈通过饱含深情的演讲、以身作则的坚守用一生的革命之情为稚嫩的孩子们讲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
2.教师加强语言修养,提高教学艺术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作为一个历史老师,即使满腹经纶,如果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优美感人的故事也会黯然失色。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入初之初,语文部编版教材要求的第一本必读课本便是《朝花夕拾》,鲁迅弃医从文,用一笔一画唤醒沉睡的国民。于历史课堂,语文必读课本是对历史科目的补充,尚未成熟的孩子无法理解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课堂上我们反复共读《藤野先生》去感受封建社会的落后与衰败;共感《父亲的病》中封建庸医的昏庸无道与草菅人命之态。甚至借助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儿》让学生真正走进封建社会的愚昧与男尊女卑的无知,学生能够在文字中切身感受积弱不正、贫穷落后的贫瘠农村的那份痛、哀、怒与无奈。
3.创设情境,感受历史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逆转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文学记载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本体,它只能被我们所认识却无法直接体验。创设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亲身”感受历史。例如在学习汉代历史一节中,让几名学生上台展示汉族服饰,为爱汉服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能够解决家长对于孩子“奇装异服”的偏见,让学生真正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触摸汉代历史,继承中华礼仪,从而加深了对传统历史的理解。
4.运用直观教具,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在历史教学中,可供利用的直观教具有实物、模型、图片、地图、各种音像设备及多媒体,这些直观教具可以从不同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这就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秦始皇统一货币这一内容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清光绪铜钱让学生现场观看、把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能让学生了解中国钱币的发展。
在当前历史教學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不容忽视,我们每个历史教师都应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探索。
作者简介
彭红斌(1973—),武汉市钢城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