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用解剖”教学方法探索
2020-09-29尹爱华刘冀
尹爱华 刘冀
◆摘 要:基于护理专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综合运用的能力,以适应护理职业需求。本文对护理应用解剖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护理应用解剖
护理应用解剖主要是应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基于护理专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综合运用的能力,以适应护理职业需求。本文对护理应用解剖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1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线上借助职教云、慕课或腾讯平台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化为深度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支撑。
2教学方法
2.1数字化教学
数字人解剖系统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十年来的发展得到诸多解剖学者的认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解剖教学实践中。直观性、立体层次感强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认识器官的形态结构;连续性、整体性使学生易于把握器官的毗邻、血管和神经的分布。运用系统的剥离、透明度和旋转等功能,多角度强化学生的认知;中英文名称对照可对双语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任意位置不同方向切面的断层浏览有助于学生熟悉相关护理操作的局部解剖学结构基础;系统微课板块提供了大量的解剖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微课制作以及教学过程中直观演示。数字人系统教学,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是对传统解剖教学的有力补充。
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促进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变化,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促进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常见护理技能操作案例如:导尿、胃和十二指肠插管、气管插管、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和阴道后穹穿刺等。课前通过教学平台线上发布案例指导、视频和课件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布置测试题,结合学生的线上测试结果,分析找出学生案例知识内容的薄弱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模型、技能操作演示标本、数字人系统立体图片和视频动画等,讲授案例的相关局部解剖学结构特点,临床护理应用的适应征、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模型人或标本模拟操作,操作过程中要同时说出操作要点,教师巡回指导,解难答疑。最后教师结合分组操作及讨论结果评判考核,找出共性问题重点纠正。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3翻转课堂法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颠倒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这种教学模式的逆序创新将知识传授提前,带来知识内化效果的提升。课前教师制作微课和视频,借助奥医慧学和数字人解剖系统平臺融入3D解剖,对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发布微课、视频及课件,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后将疑难问题线上反馈,教师归纳总结。课堂教学中首先对线上反馈问题进行解答,然后小组代表轮流依次汇报微课中教师提出问题的学习讨论结果,教师评价纠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积极、讨论热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总结
护理应用解剖在传统解剖教学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探索,注重其实践性和操作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团队合作以及探索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护理应用解剖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常春佳,于梅,张艺莹.基于视频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实习护生带教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01):136-138.
[2]邢雪松,吕威力,赵海.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0,32(06):452-454.
[3]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06):66-72.
作者简介
尹爱华(1971.10—),男,汉族,河北沧州人,学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