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地固化技术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2020-09-29

中国公路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试验段固化剂土样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31)

本文以广东省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第9标金浦互通A匝道AK0+400~AK0+565为试验段,原设计处理方案为素混凝土桩,处理长度195m,平均处理宽度134.1m,处理面积25620m2,处理平均深度9.1m。项目进场后经地质补勘及现场挖探调查发现,该处无深层软基。因此,取消该互通立交范围内所有深层软基处理方案,根据钻探及静力触探结果采用浅层换填处理方案。

一、工程难点和试验段选取

由于金浦互通位于汕头市潮阳市区街道附近,附近无可用的弃土场,弃土非常困难,同时市区附近回填材料非常匮乏,取土回填困难,且地下水位高,如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片石回填成本也是相当的高,而且软土淤泥的弃运须经过市区,运输过程会对城区造成严重污染。为彻底解决金浦互通内的软土及淤泥问题,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原变更方案采用换填法拟变更为软基就地固化处理。

为控制施工质量,选取金浦互通AK0+505~AK0+565段作为试验段,该试验段长60m,宽112m,面积6729m2,平均处理深度2m。试验段地质情况:0m~0.6m为松软的种植土,0.6m~1.7m为是褐黄色中砂层,1.7m~3.2m为软塑性淤泥质土,之后为砂质性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及微风化花岗岩。

二、试验过程

试验分为两部分: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

(一)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判定选取固化剂,工程选用水泥、粉煤灰及矿渣微粉作为固化剂对试验段淤泥质土进行配比结果研究,土样平均含水量52.6%,容重为1.2t/m3。对6种固化剂配比:3%水泥+1%粉煤灰、3%水泥+1%矿粉、4%水泥+2%粉煤灰、4%水泥+2%矿渣微粉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有配比均基于土样的湿密度加入土样中,搅拌充分。

(二)现场试验

根据前期的室内试验,选取固化剂配比,开展施工。

1.清表

试验段施工区域位于稻田段,首先清理区域内的表面杂质,整平场地。

2.划分区块

对就地固化试验段进行测量放样,将试验段划分为单个尺寸为6m×5m区域,然后再将该小块区域另划分为小区块,如图1所示,将5m×6m左右的处理区域分为24个区域,施工时逐个区域搅拌施工。放样时,测量人员根据基线控制点和高程点,放线应确保准确无误,区块长宽测量精度为5cm。

图1 划分区块

图2 固化结束后场地平整

3.就地搅拌施工

准备好后台设备供料控制系统后开始试拌。试拌结束后正式搅拌,搅拌设备直插式搅拌原位土;搅拌设备正向运行逐渐深入搅拌并喷射固化剂,直至达到设计深度2m~3m。

搅拌设备反向运行缓慢提升搅拌并喷固化剂,搅拌提升或下降的速率控制在10s/m~20s/m,固化剂的喷料速率控制在100kg/min~250kg/min,施工过程应均匀喷撒搅拌。就地固化处理采用边固化边推进的形式,施工时按5m×6m区块控制细部,搅拌过程应保证均匀喷搅。在每个区块搅拌数量施工完成后,需再整体性翻搅,从而避免喷搅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相邻区块之间应有不小于5cm的搭接宽度,避免漏搅,最终固化形成整体均匀性硬壳层。每个小区域搅拌步骤具体为:单点打设→小块搅拌→初步整平预压。

4.预压与养护

区域搅拌完毕后,可在搅拌完毕的区域顶面铺设铁板,作为搅拌下一区域挖机的支撑平台,同时也可预压该区域,保证搅拌完的施工顶面平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于淤泥层比较深的地方处理后,半天到一天铺设铁板后即可上去作业;对于淤泥层比较浅的地方处理后,铺设铁板即可上去作业。

5.固化平整及试验检测

整个场地区域固化完毕后,如图2所示,浅层土强度初步提高后,平整施工区域场地顶部,整个施工结束后可设置排水沟及铺设塑料薄膜,固化后养护。

就地固化施工结束后,需及时检测固化后场地的质量,包括深度及均匀性检测;强度检测;荷载板试验。

三、固化剂掺量的确定

为确定现场施工的固化剂配比,使用室内试验得出的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成本两参数作为分析指标。研究发现由于粉煤灰单价最低,使用粉煤灰部分替换水泥掺量的做法能够最有效降低成本。

同时增加水泥及辅助固化剂(粉煤灰、矿渣微粉)的掺量,28d强度均有明显提高。但水泥+粉煤灰配比下的增量较水泥+矿渣微粉大,即低掺量下,添加矿渣微粉后的土样强度大于粉煤灰,但随着配比增大,水泥+粉煤灰土样的强度达到最大值214.16kPa,满足地基填筑要求。

表1 荷载板试验检测结果

四、现场质量检测

现场以室内试验挑选出的配比4%水泥+2%粉煤灰,对试验段土样进行就地固化处理,处理后的土样碾平压实后进行深度及均匀性检测、强度检测及荷载板试验。

(一)深度及均匀性检测

经现场挖探检测,固化深度为2.1m,宽度经测量大于设计值,厚度及宽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在固化场地内随机抽取三处进行抽芯检测,芯样显示固化深度为1.5m、2.3m、2.6m,存在固化厚度不均匀现象。

(二)强度检测

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在7d、14d和28d均对随机选取点进行了轻型动力触探,结果显示7d轻型动力触探结果已达200kPa,14d及28d均已大于300kPa,承载力满足要求。

第三方检测中心亦随机选取点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显示固化段1.6m层厚范围内强度均能达到150kPa,而1.6m~2.0m重型动力触探结果不理想。

(三)荷载板试验

表1为荷载板试验检测结果。试验过程中,随着荷载的逐级增加,压板的沉降量逐渐递减。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速率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在最大试验荷载300kPa下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压板的总沉降量为4.25mm,承压板周围的土体没有出现挤出或隆起现象。全部卸载后,测得承压板的残余沉降量为2.65mm。且设计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沉降量为2.00mm,远小于规范规定的特征值对应的相对变形值10.00mm,满足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试验段固化剂土样
灌区渠道基土工程水敏性试验研究
柠檬酸对改良紫色土中老化铜的淋洗研究
自乳化水性环氧(E-51)固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Ⅰ标基坑监测及结果分析研究
膨胀土干湿交替作用下残余强度试验方案分析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
CQGH-1复合固化剂在长庆钻井清洁化生产中的应用
液粉固化剂在道路中的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