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2020-09-28李晓阳
李晓阳
摘 要:农村经济是农村地区整体建设及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尤其在现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有效途径及措施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合理有效。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乡村经济振兴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为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持续良好发展提供有利依据与支持。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
在实现全面脱贫以后,我国成立乡村振兴局,指导乡村建设工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内容。应完善农村基本经济体制,打造具备农业知识的专业队伍,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和农业繁荣。
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概念以及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是指根据市场经济和自然规律的实际需要,对当前农业生产力进行灵活的管理和组织,不断优化发展过程,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力,以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在建设新农村环境的背景下,灵活运用有效策略,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建立和完善有效机制,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经济管理能真正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应该合理计划管理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经济管理可以进一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价值
首先,農村经济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重要矛盾。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在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发现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运行中过度生产与经济危机的矛盾。对于一些稀缺资源,要进一步扩大配置范围,满足人们的资源需求。在当前农村经济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可以使农村各种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均衡,丰富农村资源,缩小城乡资源差距。这样,过去市场经济发展中因资源不平衡而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理想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经济自然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发展。
其次,农村经济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主要社会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城乡分化和农村发展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最明显的不平衡是城乡基本建设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三农发展不够,即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发展与农民综合素质不平衡,这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实施农村经济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可以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实现城乡协调统一发展。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社会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如社会就业矛盾,它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村经济振兴战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从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农业建设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各种农产品与粮食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居民收入也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扶贫攻坚也取得突破。这种大环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将不断增加,基层政府部门也可以有更多的资源投入来实现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3农村发展的现状
3.1农业发展脱节
目前农业发展状况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众消费观变化有所出入。农村农产品的结构性、阶段性过剩现象突出,且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动到城市,加之农业生产对科技利用程度不强,缺乏专业检测技术等,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及售价都有所增长,而农村中低阶层收入及消费都受农产品销售及生产成本影响较大,最终制约农业发展。
3.2劳动力匮乏
城乡经济差异过大,加之人们开始关注教育及医疗水平,农村劳动力更向往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向城市流动。但我国大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城市人群而言较低,在城市多出卖体力生存,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现象,农村留守人口缺乏对新农业技术的运用,导致生产的农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也缺乏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3.3农业经济管理者对政策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较低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易操作的指导性管理措施,提出了许多惠农经济政策。在基层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基层农业经济管理负责人重业务、轻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在现实工作推进中没有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甚至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3.4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人来具体操作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要求,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在农业经济收入指标中。地方政府和乡村直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太理想,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储备比较薄弱,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甚至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无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限制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限制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4.1强化管理意识
我们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益,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把最新的管理理念传授给农业管理者,使其正确地对待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态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完成管理任务,确保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对按照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用理论知识正确指导经营行为,从而帮助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新时期的“三农”管理者,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整体和发展理念的角度审视农业经济,实现新环境下的优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人员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应参与对“三农”的管理,并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意识提出建设性意见,既能拉近人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又能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4.2合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在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能够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更好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有效提升农业质量水平及经济效益。为能够真正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理念为指导,积极形成新思想及新观念,将农业经济水平提升及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关键任务。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出口也面临严峻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适当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对于农产品质量需要加强重视程度。其次,还要继续完善土地保障机制。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土地浪费情况仍旧存在,因而需要政府部门在土地保护方面选择及应用有效措施。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土地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并且对于农民需要定期开展关于土地保护的相关教育培训,对于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以期避免土地损坏情况产生,且需要在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合理进行造田,保证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更好实现,使农村经济水平实现有效平稳的提升,促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更有效实现。
4.3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业转型
首先,需构建完善的土地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加深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再者,可以“生态建设”为大目标,改造耕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村整体的现代化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公园形态与大美乡村空间有机融合,扎实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第三大幅提升农业竞争力。推动高效农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坚持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新时代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形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
要注重强化对农业专项人才的培养以及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将更多高等教育的专项人才引入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经营,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最后,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结合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中心等为农村经济扩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愿意入驻,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4.4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效结合,推进电子经济管理,可以利用电子平台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将旧的纸质金融工具转化为电子数据,使我们在传输和共享方面有更好的优势。然而,使用电子平台加密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应详细记录农村总体收支情况,并通过相关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更好地掌握农业经济相关信息。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农业经济信息的管理,确保农业经济信息更符合实际需要。
4.5加强物联网、电商平台应用
近年来,电子商务平台渠道化已成为主流趋势。随着互联网进入农村,农村电子商务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物联网的使用使得在智能决策的状态下,特别是从种植、灌溉、施肥、虫害控制到收获期望的整个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共享数据成为可能。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的业务流程,实现对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多个业务单位的精细控制。建立完善、规范、准确、协作的信息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营效率,还可以使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
4.6积极发展特色经济
在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要想使经济发展得到满意的成果,还需要注意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独特性,使农村经济发展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我国目前存在数量众多的农村区域,并且不同乡村的资源分布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与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还需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对新型经济发展体系进行合理构建。比如,对于比较偏远的一些山区,可以借助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及独特风土人情实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吸引游客可以带动当地民宿行业、餐饮行业及其它相关服务行业的有效发展,从而促使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对于当地特色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发力度,以获得更多的特色资源,为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资源支持及保障,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真正实现。
4.7采取规模化农业管理模式
集体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整合资源集聚农民的力量,实现了集体联合生产,是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扩大规模和提高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相比,农民集体集中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率。
同时,集体化生产方便在乡村中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实现集体富裕。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更能迎合市场需要,方便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大型企业将当地农产品作为基础原料,既解决了销路,又提高了农民靠农业生产致富的积极性。
4.8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科学决策需要人才支持。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盲目投资的问题,政府应鼓励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投身农业,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带头人。科学推荐农民投资项目,把握农村经济投资大方向,引导农村科学致富。为了提高优秀人才扎根农村的积极性,政府应该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对自愿参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
结论
在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合理管理农业经济,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高管理者素质、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要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必须实现这一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创造生产,增加收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军.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0(08):59+61.
[2]王立东.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4-5.
[3]张传利.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21):85-86.
[4]咸梦婷.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