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本质属性、构成要素与效果考评
2020-09-28沈和江高海生李志勇
沈和江 高海生 李志勇
研学旅行作为育人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近年国内教育、文化特别是旅游学界广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但从关注的视角、观点和方法看,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把研学旅行简单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春秋游”现象,忽略“学”与“游”的关系,从而造成研学旅行教育要素和育人体系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学旅行的实践走向。因此,明晰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探讨其要素构成与考核机制,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一、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
研学旅行是立足实践、体验与互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的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其本质是一种校外素质教育活动,即通过旅行游览的认知、体验、感悟过程,获取有益的知识。不可否认,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是以走出校园、走向户外、面向社会为前提的,无疑需要旅游要素的支持,但这些要素仅是实现研学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或保障,而非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众所周知,传统教科书是学生校内学习期间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而研学旅游是获取书本以外的知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教育和乡土情怀教育的有效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品德素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因此,研学旅行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有着本质区别,教育性是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
研学旅行是对传统游学的传承与发展。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以及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思想等,均体现了获取社会知识、学以致用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欧洲,16世纪中叶兴起的“大游学”活动,便是以社会考察和教育为目的的旅行求知活动。在日本,将“修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活动已有130多年历史,其目的是让学生走向户外,亲身接触社会,感受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并在旅行中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友爱精神。在我国台湾,一直将“食农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这种活动的基本方式便是让学生走出校园,积极推行面向人与自然、生存食物来源的教育活动,基本立意是鼓励引导学生广泛开展食物来源、种植、培育、收割、加工及食品加工的劳作活动,以期达到自食其力、尊重劳动、懂得劳作进而投身社会建设的目的。
“十三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行的研学旅行,是面向中小学教育现状而实施的一种素质教育改革模式,是校内课堂教育向校外社会教育延伸的创新体现,研学的主体是中小学生,研学的组织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研学的实施过程是有计划地组织研学课程,研学方式必须集体开展,研学的目的是教育,即走向社会、融入自然的研究性与体验性校外学习,是实践育人、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显然,只游不学的游览参观活动,并不符合研学旅行的教育本质。
二、研学旅行的要素构成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这一根本要求,准确把握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笔者认为,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如图1所示。
首先,制定科学可行的研学旅行教育方案。即围绕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在学期安排、课时与学分、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等方面,形成完备的研学旅行教育课程体系,以体现研学旅行教育的科学性、计划性和规范性。
其次,建立多类型的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即充分依托当地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围绕传统文化、历史建筑、人物事迹、乡土风情、地质风貌、生态环境等资源内容,组织文化、旅游、教育专家,通过系统考察,规划建设适合学生集体学习、体验、科普或互动的校外研学实践基地或营地。
第三,编制研学旅行教材。与学生常规学习使用的课堂教材不同,研学旅行教材当由研学基地组织专家编写,其体例、内容既能体现教育特有的规律和要求,还能摆脱纯粹书本的束缚,充分体现课本形态的现场体验、社会知识、历史知识和互动活动等内容,而并非简单的、一般知识性的景点概述,更不是常规的旅行线路和导游词等资料的罗列、堆积与编排。
第四,合理配置研学基地设施与服务。依据研学旅行教育的内在要求,围绕多类型研学旅游基地资源与人文地理环境特色,规划设置不同于一般游览线路的研学线路,配置研学教学活动的场地、标识、设施,培养高素质的研学基地导师,并配备符合学生特点的食宿条件与安全服务等设施。
第五,合理设计研学项目。研学项目不同于校内各科目的课程、课间活动、课外劳动等项目,必须依据研学基地教材内容,按照课程化的模式,进行按学段、分课时、差异化的合理设计。从研学旅行活动的形式看,知情类、体验类、科普类、互动类等项目,应作为研学旅行项目设计的主要类型;从研学旅行教育的方式看,参观、讲解、报告、讨论、心得总结等,是研学旅行项目设计的主要环节。
三、研学旅行效果考评
研学旅行教育效果的考核评估,既是推行研学教育的應有环节,也是决定研学旅行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研学教育活动具有非常规性和开放性,其效果考评,无论形式上的合理性,还是内涵上的科学性,都难以像校内课程的课堂考核那样易于把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研学旅行效果考评体系的开发,另一方面又不能期待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关注实践发展中不断完善。笔者认为,研学旅行效果考评,宜以研学活动中的学生表现为核心,围绕不同的标准,构建由研学基地导师、学校带队老师以及研学小组内部互评组成的考核体系,从而形成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兼备的评估机制。
研学基地导师对学生的考评,宜侧重学生在研学基地现场活动中的表现,其中,活动纪律、行为规范、环保意识、研学态度、参与程度等应作为重要指标。
学校带队老师对学生表现的考评,应涵盖行前、行中和结束的整个研学环节,其中,参与意识、主动意识、问题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是考核的核心内容。
研学班级小组间的互评,可作为研学教育效果考核的重要参考。学生小组互评,宜侧重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意能力。
各学段的考核形式和档次等级也应与常规的校内课程考核有别。其中,在考核的形式上,通过采取小学阶段提示方式、初中阶段交流方式、高中阶段研讨方式,进行区分考核。在考核的档次划分上,针对研学过程中不同学段的学生表现,可采取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级等次。需要说明的是,研学旅游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论哪个层面的考核,其标准重在研学过程中的学生行为规范和认知,特别是针对研学内容的考核,不宜因学生回答错误或不准确,作为不合格的判定标准。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研究员,第三作者系该院副教授;收稿日期:20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