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垃圾围村”到美丽乡村的嬗变研究
——以信阳市郝堂村为例

2020-09-28刘惠洁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村民

刘惠洁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 行政管理教研部,河南 信阳 464000)

一、我国农村垃圾总体现状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垃圾年产量约为1.5亿吨,但处理率仅有50%左右,相比之下,城市垃圾处理率可达90%以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村垃圾总量的增加,但当前在农村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还是依靠风吹和日晒,人们形象地说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复杂工程。由于农村垃圾数量大,分布广泛,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混合,给集中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外,农民对垃圾处理的认识普遍相对较低,加之管理滞后,卫生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目前“无法处理”的困境。

(一)农村“垃圾围村”现象的特点

1.产量大且增速快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农业生产的活力得到了发展和发掘,从2012年到2017年,农村垃圾产生总量也在稳步增加。(见图1)

农村面临的垃圾处理压力非常大,各种垃圾不断增加,而且除了农村垃圾之外还有很大部分是由城市转移而来,垃圾总量逐年递增。所以当前不仅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农村垃圾处理更是缓慢,“垃圾围村”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并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很好解决。调研组走访信阳各地县区,通过跟当地百姓交谈了解到他们经常看到漂浮在水沟、河道的农药瓶,悬挂在树枝上的各色塑料袋等。

图1 2012—2017年农村垃圾总量

2.垃圾种类复杂

农村垃圾总量在突飞猛进地增加,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见表1)

(二)“垃圾围村”现象的危害

1.污染空气

垃圾对空气的污染毋庸置疑,尤其是生活垃圾,比如剩菜烂叶、牲畜粪便等,农民在房前屋后、路边河旁采取堆肥掩埋的简易处理方式,加上高温日晒发酵,散发阵阵恶臭,污染空气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村容村貌整洁。

表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2.危害土壤

“垃圾围村”侵占了大量的土地,本来可以耕作的土地却被垃圾占领,尤其是有害垃圾和白色垃圾,即使堆放若干年以后也难以降解,极大地损害了土壤的结构和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加剧,会对土地造成永久性破坏,从而威胁我们“蔬菜筐”和“米袋”的安全。

3.污染水源

垃圾中有害成分产生的酸度和碱度会溶解重金属,随着沉淀进入河流,从而增加了地下水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和细菌。我国农村现在自来水的普及率还有待提高。此外,在农村地区,固体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也会造成河流或湖泊淤堵,甚至威胁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

4.制约可持续发展

虽然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而这些都是人类难以弥补的,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信阳郝堂村垃圾治理现状分析

(一)郝堂村垃圾治理过程

1.郝堂村总体概况

郝堂村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一个普通的山区村,位于信阳市城区东南17公里处。该村毗邻北部的浉河,三面环山,村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1900亩,640户,2385人。长期以来,当地人民自给自足,豫南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得到了很好保护。郝堂村辖18个村民组,其中红星组是村委会所在地,也是郝堂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区域。全村居民主要从事种植农业(小麦、水稻)、畜牧业、经济作物(茶叶、板栗)种植等。长久以来,郝堂村都是一片远离外界喧嚣的清净之地。

2.郝堂村垃圾治理发展阶段

(1)群众自发的传统治理模式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村民,我们了解到,与许多村庄一样,在新农村建设之前,郝堂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后,全村青年劳动力基本上都是去其他地方打工谋生;学校教师经常变动,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维持;老人生病了,没有钱可以治疗,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村庄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个阶段的垃圾治理主要是依靠群众自身力量。当时农村经济状况较差,垃圾总量也不多,种类也比较简单,以有机物为主,所以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在这一阶段,村庄没有统一规划,布局比较分散,整体环境较差,没有排水、污水净化装置,污水直接排到田间地头。这个阶段仅仅依靠村民自己来进行垃圾处理,政府并没有对此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治理效果不佳。

(2)乡村环境整治建设

2011年,郝堂村开始了系统的环境改善和建设。几年的整治建设,使郝堂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2013年郝堂村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垃圾围村”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通过改善,郝堂村成了一个山清、水秀、天蓝、云白的美好家园。

(二)郝堂村垃圾治理模式构建

1.模式介绍

自2011年4月起,郝堂村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实施“郝堂、茶人家”项目,通过政府的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局项目、优化公共服务和让群众自己动手整治环境、改建民居、发展经济、规范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复兴村落文化,保护生态文化,提升绿色文化,培育民俗文化,使村庄变美、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农村升值,渐渐走出了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村发展之路。

2.主要工作思路和做法

郝堂村改造的第一步是从垃圾治理、环境卫生开始的。正是由于对于垃圾处理的重视,郝堂村才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整体的村容村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做法。

(1)提倡垃圾分类、干湿分离

调研组在与当地村干部座谈时,他们多次提到中国乡建院“三农”问题的专家李昌平,他是郝堂建设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是他为郝堂村打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扇窗。村干部记忆最深的就是,郝堂改造之初,他对村干部说,如果你们能一个月把垃圾分类搞好,我们就开始进行规划和建设。所以可以说,郝堂的建设是从垃圾分类开始的。

在郝堂村,每个家庭都有村里发的两个桶,对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分别放干垃圾和湿垃圾。在村里,每条街道都放置了一个竹制垃圾桶,并聘请六个全职清洁工作者作为村级环卫工人,每个人都有一辆三轮车,全天候负责垃圾清洁。这些措施落实一个月后,郝堂村的垃圾开始逐渐减少。村里还建造了垃圾处理站取代过去的农村垃圾池,村里产生的所有垃圾由村民们自己分类处理。除此之外,村里还建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大家的生活污水,保证了村民生活用水的健康。

(2)“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卫生评比

通过调研发现,为了把政策落实,改变村民们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郝堂村采取了一个办法——让小学生参加卫生检查和评比,小孩说谁家的好就谁家的好。孩子一丝不苟,不讲情面,这样一来得分高的有奖励,差的觉得丢脸,自然主动讲究起来。这个方法调动了村民改善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环境卫生意识,从而改变了村庄整体的村容村貌。

(3)建立家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随着郝堂村村容村貌的改观,游人逐渐增多,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村委会还邀请这方面的技术专家,到村民家中帮助他们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我们实地走访了郝堂的1、2、3号院发现,为了保护郝堂的美丽,所有的污水管都埋在地下。为了将美丽郝堂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村里邀请了台湾设计师为小学校设计了一个粪尿分离式的生态卫生间。这种生态厕所非常适合缺水、有土、需要有机肥料的农村使用。(厕所干湿分开。尿液被砾石过滤,然后流过塑料管进入下部封闭的尿液储存桶,粪便直接落在废物堆的下层。由如厕人自己拿小铲子用预备好的土壤将其适当覆盖,不需要用水清洗。下层高一米半,周围是百叶窗窗户,纱窗全封闭保持通风,也防止蚊子繁殖。)厕所管理人员将尿液和粪便及时归还到附近的农田,作为肥料重复使用。学生从小就被教育和培养这种循环生态意识,全校师生也在用实际行动参与支持郝堂村的发展。

(4)注重乡村肌理的保留

郝堂村独特的乡村肌理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得到了较好保护和优化。开发上百亩的荷塘和人工湿地,每年夏天百亩荷花不仅吸引大批游客,收获的莲蓬和藕也给村里带来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荷塘的水生物和塘泥可以分解消化生活污水,成为全村水系改造的重要环节。村里还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紫云英,并不全是为了观赏,还能修复土壤,为发展有机农业做准备。用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各家各户种植梅兰竹菊,增加自然景观,利用种植花草树木对院内的水循环和污水精心处理。

(5)开启民智

郝堂村从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到最后的实施管理,各个环节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开启民智,重视村民的参与,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向村民们介绍村庄建设的思路方向,转变村民长久以来的固化思想,从“让我做”转变成“我要做”,真正把自己当作村庄整治的主人,把改善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可以说郝堂的环境整治工作是从下而上的,村民主动融入各个项目,通过对走访、深度访谈、调查问卷、听证会、座谈会、定期专题讲座等,对村民进行村建的规划和展示、村庄历史文化的介绍,从而形成了村民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

3.取得阶段性成就

郝堂项目始于2011年,2013年结束,同年在“中国美丽宜居乡村”综合排名中获第一名。2013年元旦《人民日报》刊登《画家画出的小山村》报道了郝堂——一个即将消亡的村庄,在政府、村委会、村民、专家的努力建设下一举成功,从此声名大噪。先后两次上了《新闻联播》(2015年8月和2017年2月),列入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2013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5年)、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2013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2014年)、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5年)、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2015年)、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2017年)、中国农业公园(2014年)、全国生态文化村(2014年)、美丽信阳十大名片(2014年)等荣誉。

除了获得的一系列奖项殊荣外,对郝堂村的村民来说,最在意的还是村容村貌的变化。他们见证了发生在这里的巨变,鸟类有所增加,白鹭或夜鹭不时飞过河边,和水中的鸭子一起捕食。这在过去是很难见到的和谐景象。90%的年轻人从外地回到家中,村庄从破败中醒来,村集体拥有了强大的资产,老人不再留守,孩子不再孤单。郝堂的成功治理充分证明了“农民是有尊严的,农村是有价值的,农业是有前途的”。

(三)郝堂村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治理基础薄弱

郝堂项目建设几年来虽然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农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陋习短时间内却难以得到彻底转变。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在郝堂村旅游淡季冬天时,郝堂村街道、河边的垃圾还是可以看见的;在旅游旺季夏天时,大批游客前来游览观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批的旅游垃圾,比如包装袋、塑料瓶等被随意丢弃在路边,甚至荷塘里。短短几年的时间可以建起基础设施,可以建起豫南风味民居,可以改变村容村貌,但是这里的治理基础还是很薄弱的,特别是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认识仍然需要时间来接受和改变。

2.法制体系不健全

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更具理论性和原则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尤其是关于农村环境问题,关于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立法仍是空白。这给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和环境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监管不足

垃圾分类仅仅靠村民的习惯和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监督没有监管,奖励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垃圾分类处理效果就不能持久。因此,在农村垃圾处理过程中,监管反馈环节有待继续加强。

三、“垃圾围村”现象治理的思考——多中心治理模式

调研组通过在不同季节多次对郝堂的实地调研,发现了郝堂好的值得推广的做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基于此,调研组也研究收集了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关于农村垃圾治理方面的成熟经验。在前期资料文献搜集整理基础上,针对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多中心治理模式,以期解决现存的农村垃圾难治理的困境。

通过调研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垃圾治理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不是简单的一个政策颁布实施就能有效解决的,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靠政府的行政职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政府、企业、村庄、村民等主体必须共同参与治理。

(一)政府——主导者

政府在农村垃圾治理当中的主导者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过去一元主体的治理模式过于单一,导致权力过于集中,所以,我们这里所倡导的多元治理模式中政府的主导者地位是要求政府简政放权。多元治理模式要求政府积极引导培育其他主体参与,完善各部门各主体间的协调与配合,完成紧密的合作,同时保证有效的资源配置与供给。

(二)企业——参与者

企业在治理当中是参与者,也有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打破政府一元主体治理模式就是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垃圾处理中,根据不同农村类型确定合适的经营范围和合作方式与内容,为农村量身打造多样性的服务和产品,达到参与各方共赢的局面。

(三)社区——协调者

多中心治理模式弥补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治理模式的弊端,尤其是作为第三种力量的社区自治组织在其中更是承担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社区自治组织具有自治性、民间性、公益性等特点,能更好地作为协调者反映各方的利益诉求,促进各方的良性沟通,更好地反映民意民心。

(四)村民——行动者

多中心治理模式倡导建立一个涉及多方共同参与治理“垃圾围村”现象的模式。村民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垃圾治理中,是决定治理能否持续有效的关键因素。要想真正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村民必须成为治理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垃圾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垃圾去哪了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倒垃圾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